内容简介 · · · · · ·
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以同性恋为题材,全书共分为四章,依次是“放逐”、“在我们的王国里”、“安乐乡”、“那些青春鸟的行旅”,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为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白先勇题记:“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其中父子冲突的主题,亦令人印象深刻。
孽子的创作者
· · · · · ·
-
白先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他的小说被译成英、法、德、意、日、韩等多种语言文字,在海内外拥有读者无数。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树犹如此》,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及家族传记。
目录 · · · · · ·
第一部 放逐
第二部 在我们的王国里
第三部 安乐乡
第四部 那些青春鸟的行旅
附 录
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 尹玲
第二部 在我们的王国里
第三部 安乐乡
第四部 那些青春鸟的行旅
附 录
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 尹玲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要离开他了,我再不离开他,我要活活地给他烧死了。我问他,你到底要我什么?他说,我要你那颗心。我说我生下来就没有那颗东西。他说:你没有,我这颗给你。真的,我真的害怕有一天他把他那颗东西挖出来,硬塞进我的胸口里。郭公公,你是知道的,从小我就会逃,从灵光育幼院翻墙逃出来,到公园里来浪荡。他在松江路替我租的那间小公寓,再舒服没有了。他从家里偷偷搬来好多东西,电扇、电锅、沙发,连他自己那架电视也搬了来,给我晚上解闷。可是——可是不知怎的,我就是耐不住,一股劲想往公园里跑,郭公公,你记得么?我十五岁那年在公园里出道,头一次跟别人睡觉,就染上了一身的毒,还是你带我到市立医院去打盘尼西林的。我对他说:我一身的毒,一身的肮脏,你要来做什么?他说:你一身的肮脏我替你舔干净,一身的毒我用眼泪替你洗掉。他说的是不是疯话?我说:这世不行了,等我来世投胎,投到好好的一家人家,再来报答你吧。郭公公,我又要溜掉了,飞走了,开始逃亡了!” 阿凤失踪了两个多月,龙子找遍了全台北,找得红了眼,发了狂。在一个深夜,那还是一个除夕夜,龙子终于在公园的莲花池畔找到了阿凤。阿凤靠在石栏杆上,大寒夜穿着一件单衣,抖瑟瑟的,正在跟一个又肥又丑、满口酒臭的老头子,在讲价钱。那个酒鬼老头他出五十块,他立刻就要跟了去。龙子追上前拼命拦阻,央求他跟他回家,阿凤却一直摇头,望着龙子满脸无奈。龙子一把揪住他的手说:“那么你把我的心还给我!”阿凤指着他的胸口:“在这里,拿去吧。”龙子一柄匕首,正正地便刺进了阿凤的胸膛。阿凤倒卧在台阶的正中央,滚烫的鲜血喷得一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4页 -
常常在午夜里,在幽冥中,在一间隐蔽的旅栈阁楼,一铺破旧的床上,我们赤裸着身子,两个互相隐瞒着姓名的陌生人,肩并肩躺卧在一起,陡然间,一阵告悔的冲动,我们会把心底最隐秘最不可告人的事情,相互吐露出来。我们看不见彼此的面目,不知道对方的来历,我们会暂时忘却了羞耻顾忌,将我们那颗赤裸裸的心挖出来,捧在手上互相观看片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4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白先勇作品(共2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台北人》《孽子》《台北人》《寂寞的十七岁》《树犹如此》
等
。
喜欢读"孽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孽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9007 条 )
孽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69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9 )
-
Gay Sunshine Press (1989)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9.2分 16723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00)8.8分 11672人读过
-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9.0分 223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理想国 书香2012 (理想国imaginist)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2010-2013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 (嗯呐嗯呐)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孽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82 有用 锐利修蕊 2011-10-20 20:43:02
白先勇先生深受尊敬。也是依了他剧作的写本,唯一的这本长篇小说字字句句堆砌后耳有画面流动。框架充满外国小说虚实之色,整体叙事一气呵成。鲜少有不耐人寻味之处,但很少利用创作技巧,算是全篇“白描”。敢用这样的方式作出磅礴的剪影,极具大家风范。人物繁重,但个个鲜明特性,活动在读者的脑海里,念念不忘。其实也可以算作“纪事”类的小说,不用吸引人的话语透着暧昧的氛围。冲突和亲情相持,通读潸然泪下。国外译者评价这... 白先勇先生深受尊敬。也是依了他剧作的写本,唯一的这本长篇小说字字句句堆砌后耳有画面流动。框架充满外国小说虚实之色,整体叙事一气呵成。鲜少有不耐人寻味之处,但很少利用创作技巧,算是全篇“白描”。敢用这样的方式作出磅礴的剪影,极具大家风范。人物繁重,但个个鲜明特性,活动在读者的脑海里,念念不忘。其实也可以算作“纪事”类的小说,不用吸引人的话语透着暧昧的氛围。冲突和亲情相持,通读潸然泪下。国外译者评价这部书,所用夸赞之词毫不吝惜,又称颂到几乎容纳了所有可融汇的小说里所用体裁。改编成的电视剧和电影也造成轰动。难怪法文版曾用大幅版面予以介绍。不光是故事里敏感的处境或是身受感同的时代情怀,先生都留下了可供讨论的范本。不只是盲目崇拜,而确实存在的,是游移不定的情愫和飘摇盲目的旅者追随格律。我们都背叛了命。 (展开)
241 有用 夏易安 2011-06-01 20:08:20
这大概算不上一部同性恋小说,因为在这本厚厚的小说中,性只是台北“新公园”的男孩子们谋生的工具,而爱似乎只是一种奢望。性只是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前者在饥渴的人世间随处可觅,而后者,则真是弥足可贵。白先勇自己即为同性恋者,又极力推崇昆曲这种多少与男同有关的传统艺术,一时间来简直要被国内一帮“耽美”少女们奉为大师。我不反感同性恋,但对耽美实在提不起兴趣来。耽美只能是恶俗的快餐文化中的一员,满足一些无聊的... 这大概算不上一部同性恋小说,因为在这本厚厚的小说中,性只是台北“新公园”的男孩子们谋生的工具,而爱似乎只是一种奢望。性只是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前者在饥渴的人世间随处可觅,而后者,则真是弥足可贵。白先勇自己即为同性恋者,又极力推崇昆曲这种多少与男同有关的传统艺术,一时间来简直要被国内一帮“耽美”少女们奉为大师。我不反感同性恋,但对耽美实在提不起兴趣来。耽美只能是恶俗的快餐文化中的一员,满足一些无聊的恶趣味。我对腐女向来没什么好感,但也懒得去批判,那些人其实大多也只是跟风闲得无聊。回到小说文本上,有人说《孽子》是中国现代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我不大赞同。小说分为四部,长而无当,情节显得相当松散,在写法上也没什么突破。而在思想内涵上呢,则是趋于宿命论的保守,全靠小说优秀的文笔才不至于令我全然厌恶。 (展开)
2024 有用 飞行官小北 2012-09-06 11:12:16
看这本书,两天耗了我快一礼拜的心跳。不是触目惊心,而是沉,压得人将近窒息。这不是一本书,是一方碾压人性的石磨,将魂魄磨成一堆风暴也扬不起的沉沙。
152 有用 羽揚 2018-12-01 02:17:42
「那天晚上,我記得我坐在台階上狂叫:火!火!火!我看見滿天的星火都紛紛掉了下來,落在蓮花池裡,在熊熊地燃燒」
5161 有用 安也闲 2011-12-29 22:29:29
评语: 如果所有小说都这样好看 我就再也不上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