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漱溟
          /
        
                [美]
            艾恺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者: [美] 艾恺
出版年: 2010-9
页数: 295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ISBN: 9787513500845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译者: [美] 艾恺
出版年: 2010-9
页数: 295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ISBN: 9787513500845
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美国汉学家艾恺与“最后的儒家”梁漱溟1980年访谈的双语精选本,1980年8月,艾恺来京对梁漱溟先生进行了连续14天的采访。这次访谈内容由北京“一耽学堂图书室”根据录音资料整理,随后由艾恺教授将之翻译成英文,以Has Man a Future? –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为题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本书以上述资料为底本,精选最能体现梁漱溟先生思想与经历的谈话内容,将原来按时间顺序整理的访谈文本按主题与逻辑顺序重新调整结构,划分为梁漱溟的“思想”、“历史经历与社会交往”以及“品评当年人事”三大部分,以期重现山河破碎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持守与担当,品评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风流人物,回顾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创作者
       · · · · · ·
  
- 
              
                  
              
              梁漱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漱溟,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北京大学任教;他成长于京城,却长期致力于乡村建设;他一生研究儒家学说,然而内心向往佛家生活……他一生始终追问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艾恺,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等。
目录 · · · · · ·
        目录
序
第一章 我不是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佛家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
大乘佛教——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最高的解放就是成佛
儒家
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生活之学
我算是陆王派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佛家与儒家:高明的人通达无碍
佛跟孔子的异同
我在思想上倾向佛家,生活上走儒家的路
我不够一个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第二章 现实问题和人生问题占据着我的头脑
从同盟会到北大
从参加同盟会到任教北大
与陈独秀、李大钊共事
介绍熊十力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有见识,但思想主张很偏
我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我与乡村建设
我在山东办学的经历
我做阎锡山顾问的时候
韩复榘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我的乡村建设主张
我的二儿子是陶行知的弟子
奔走国事
冯玉祥让士兵又爱又怕
我的学生徐名鸿与福建人民政府
我与李宗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
我与蒋介石的来往
我对胡宗南和陈诚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周恩来是一个完人
与毛泽东相交:对中国前途的认识
我和其他政治活动家的不同
1949 年以后的岁月
我想保留一个中间人的地位
哲学教授张东荪
1953 年9 月,自己心太盛、气太高
动乱岁月里的坚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我一生最重要的大事
第三章 我对他人、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当年人事
晏阳初对乡村问题缺乏哲学的头脑
胡适的头脑是粗浅的
康有为的价值是在他比较早的时候
点评“新儒家”代表人物
同代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我所佩服的人
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恐怕还是毛泽东
我对世界的看法
我赞成白话文运动•我不保守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我为什么反对当年的佛教
中国的道德: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
中国是散漫而容易和平的社会
中西社会分歧的开始
理性、理智与灵性
习俗与真理: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发展总是好的
现代化的危机不会很大
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见解
我对美苏的看法
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
对青年的希望:在这个有希望的时候要各尽所能
对思想界的劝告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嗜好
我如何养生
我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
我不是个圣人
我的宇宙观
我怎么看待死亡
回顾一生:越平淡越好
· · · · · · (收起)
  
序
第一章 我不是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我的思想的根本就是儒家跟佛家
佛家
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小乘佛教主要是出世
大乘佛教——我为什么既是一个佛教徒,又是一个儒教徒
“戒、定、慧”与禅宗故事中的“棒喝”
最高的解放就是成佛
儒家
孔子的学问是生命、生活之学
我算是陆王派
王阳明的“明心见性”
佛家与儒家:高明的人通达无碍
佛跟孔子的异同
我在思想上倾向佛家,生活上走儒家的路
我不够一个学问家,而是一个思想家
第二章 现实问题和人生问题占据着我的头脑
从同盟会到北大
从参加同盟会到任教北大
与陈独秀、李大钊共事
介绍熊十力到北大任教
辜鸿铭有见识,但思想主张很偏
我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我与乡村建设
我在山东办学的经历
我做阎锡山顾问的时候
韩复榘与乡村建设研究院
我的乡村建设主张
我的二儿子是陶行知的弟子
奔走国事
冯玉祥让士兵又爱又怕
我的学生徐名鸿与福建人民政府
我与李宗仁的“战地党政委员会”
我与蒋介石的来往
我对胡宗南和陈诚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周恩来是一个完人
与毛泽东相交:对中国前途的认识
我和其他政治活动家的不同
1949 年以后的岁月
我想保留一个中间人的地位
哲学教授张东荪
1953 年9 月,自己心太盛、气太高
动乱岁月里的坚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我一生最重要的大事
第三章 我对他人、世界和自身的看法
当年人事
晏阳初对乡村问题缺乏哲学的头脑
胡适的头脑是粗浅的
康有为的价值是在他比较早的时候
点评“新儒家”代表人物
同代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我所佩服的人
最伟大的中国人物恐怕还是毛泽东
我对世界的看法
我赞成白话文运动•我不保守
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我为什么反对当年的佛教
中国的道德:是非的标准不要向外找
中国是散漫而容易和平的社会
中西社会分歧的开始
理性、理智与灵性
习俗与真理:极高明而道中庸
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
发展总是好的
现代化的危机不会很大
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见解
我对美苏的看法
中国的前途、世界的前途
对青年的希望:在这个有希望的时候要各尽所能
对思想界的劝告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嗜好
我如何养生
我为什么对中医感兴趣
我不是个圣人
我的宇宙观
我怎么看待死亡
回顾一生:越平淡越好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儒家讲相似相续,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但也不是常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梁:就是,完全离不开,完全离不开。说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一句话,我刚才提到过了,从小的时候就想出家当和尚,所以我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徒。 佛教徒得从两面看,也可以说从两层上来看。佛教,原始佛教普通管它叫小乘教,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世间,怎么样叫世间呢?就是生生灭灭,生灭不已。那么在佛家,他就说是轮回。轮回,它是说生命是“相似相续”。“相似”就是相通、差不多的意思,相似而相续,生命是这个样。就是说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是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因为续嘛,接续嘛,相似相续,所以不是断的,没有断的,生命没有断。有人认为好像死了就完了,在佛教上没有这个事。非断,不能断;但也非常,常是常恒,就是刚才说的话,以为今天的我就是昨天的我,没有那个事情,早已变了。那个变是一息也不停止的。总在那儿变,刹那变,这个就叫做“非断非常”。这个是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上面提到,佛家有原始佛教,一般管它叫小乘,这个小乘自己规定下来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诸行无常”——常恒的常,没有常恒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流行中,这是头一个。第二点是“诸法无我”。头一句话是“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跟诸行不一样了,头一句是“诸行”,第二句换作“诸法”。因为诸行是流行,就是说生灭,生灭不已。生灭不已好像是水流一样,流行变化。第一点是讲流行变化,所以叫“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无我”说有两种法,所以加一个“诸”,“诸法”不是一种法。“诸法”是哪两种呢?一种叫做“有为法”,一种叫做“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那么有人问:这个世间还有不生不灭的吗?佛家回答: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生灭、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儒家跟佛家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博雅双语名家名作(共34册),
这套丛书还有
《佛教常识答问》《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为生活而教育》《中国文明的开始》《四十自述》
等
。
喜欢读"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人也喜欢 · · · · · ·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4 条 )
梁漱溟晚年论同代儒家人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钞记】 书中内容是美国汉学家艾恺所存录音磁带整理而成。标明乃“逐字逐句,未作任何修饰及增删,完全以录音为准”。所以语言不眠拖沓。人到暮年,又是随口说来,这也是极自然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说,倒是可以给读者有身临其... (展开)在魔鬼的世界里做天使?
                        这个世界会好吗?!911啦、伊拉克战争啦、朝核问题啦,这些个世界上的事情就不论了,就我们的生活而言,电影能拍成那样~电视无聊成那样~写书能抄成那样~小孩儿都师洋那样~~~~就我的工作接触而言,咳~所以,这样一个书名,便是足够理由,让我心为之一颤。   而这句话的...
                         (展开)
                    
                论坛 · · · · · ·
| 这个版本是不是有删节? | 来自尼 这 | 2022-07-29 13:30:2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东方出版中心 (2006)7.9分 6028人读过
 - 
        Springer (201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8.1分 217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0分 146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人文丛-梁漱溟 (白露@思勉)
 - 外研社人文社科系列 (燕学思)
 - 【電子版收藏 No.3】 (Woland)
 - From 2010 onward (一滴水的重量)
 - 大学四年 (Chris Don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洛洛 2012-03-02 11:11:45
算是艾恺对晚年梁的采访录了,能够直接了解梁对那时一些人一些事的描述和回忆。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真是令人向往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 有用 德川家狸嘻嘻嘻 2020-04-06 00:03:23
如果艾恺采访的是20岁的梁漱溟,建国后的梁漱溟,和文革期间的梁漱溟,被访者的答案会有不同吗?一定会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这一个看过了大风大浪,也经历了大风大浪,又归于平静的中国倔老头,坐下来和一个崇拜自己的外国人,聊起自己一生的故事。他是旧时代的大儒,你也不必同意他说的所有话,他有脾气,他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也正是因为他经历过一切,他才没有其他的恐慌,因为再可怕的场面他都见过,再沦陷的道德... 如果艾恺采访的是20岁的梁漱溟,建国后的梁漱溟,和文革期间的梁漱溟,被访者的答案会有不同吗?一定会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这一个看过了大风大浪,也经历了大风大浪,又归于平静的中国倔老头,坐下来和一个崇拜自己的外国人,聊起自己一生的故事。他是旧时代的大儒,你也不必同意他说的所有话,他有脾气,他不喜欢这个人,不喜欢那个人;也正是因为他经历过一切,他才没有其他的恐慌,因为再可怕的场面他都见过,再沦陷的道德对他来说都不是新鲜事:所以你问起他怕不怕不确定的未来,他只是平静的说,要是不好的话,从很久之前就开始不好了。 (展开)
0 有用 jadytang 2012-11-24 23:54:12
这个版本的好处在于可以把中文与地道的英文对照着看。
0 有用 元溥 2012-02-17 20:59:53
米国的翻译有时能让内容更确定,有时粗浅。梁老早说了,阶级矛盾不是中国的矛盾啊。。。浮动的阶级与松散的社会结构
0 有用 跑跑 2014-12-06 11:00:42
最近他忽然变得好红,大儒我是不太懂的,连边儿都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