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識日 (美丽新世界)
- 重点研究之日本文化 (月亮)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东亚文化 (王荣欣)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本的佛教与神祇信仰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艾弗砷 2014-12-10 21:50:08
在作者看来,日本的神佛习合史,是中央与地方豪族之间对权力和民间舆论进行争夺的历史。佛教的传布与地方私权力的扩张同步,两者同时在室町幕府时达到顶峰。律令制中央通过神祇官对民间信仰的控制 和它征税的合理性依据(祝圣的“初穗”)均被佛教的传入打破。奈良时代,神社旁边开始建有神宫寺,地方豪族的私有制观念觉醒,屡有把土地捐入寺院以逃避租税的事例,庙产成为私产的庇护所,在豪族的鼓动和杜撰下,地方神灵脱离神身,... 在作者看来,日本的神佛习合史,是中央与地方豪族之间对权力和民间舆论进行争夺的历史。佛教的传布与地方私权力的扩张同步,两者同时在室町幕府时达到顶峰。律令制中央通过神祇官对民间信仰的控制 和它征税的合理性依据(祝圣的“初穗”)均被佛教的传入打破。奈良时代,神社旁边开始建有神宫寺,地方豪族的私有制观念觉醒,屡有把土地捐入寺院以逃避租税的事例,庙产成为私产的庇护所,在豪族的鼓动和杜撰下,地方神灵脱离神身,归入佛门,班田制崩溃,中央被迫允许土地买卖,行负名制,按所有权征土地税。大乘佛教主张苦修的只限于出家人,在家俗人只要供养僧侣即可赎罪获救,因此获得豪族支持。到平安前期,日本寺院大多数被杂密的大乘佛教所覆盖。镰仓到室町时代,各地神灵通过本地垂迹成为各种菩萨的化身,对自身的神话也进行了佛教化的重新诠释。 (展开)
2 有用 江寒 2018-11-18 19:54:01
作者分析神佛习合和政治史、经济史的互动关系,几乎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写得极其精彩。可所有思想史的嬗变的原因若是都在政治、经济的维度求索,虽然可以避免被诟病“附会”之嫌,但是却忽略了人的感性的力量也是在真实地塑造思想。例如作者在第一章分析神道思想和律令国家是如何借助神祇官制度互相支持,将物质与精神的因素都有所考虑,让人感到折服。但是在分析到净土信仰时只从物质的角度,就不那么让人感到有说服力了。
0 有用 一曲微茫 2010-06-03 15:13:48
同样是因为背景知识的缺乏影响了阅读,相关的知识大都来自于漫画(《孔雀王》《宗像教授异考录》等),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日本有过神道和佛教融合,一直以为他们都是各玩儿各的。作者的分析有些地方显得单薄或者牵强。
0 有用 Rhinover 2013-07-26 19:49:52
于是日本的“神道”就被简化成了基础信仰(日本本土朴素的“八百万神众”)+外来信仰(佛教),而且后来神众们都纷纷托梦要求皈依我佛……
1 有用 巨米雨 2019-12-25 07:43:40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圣诞节的要读这么一本书。不过可读性不是很强,可能是对阅读者的要求比较高吧,所以对我这种连初学者都算不上的路人,读着就觉得很没有逻辑,更不要说有趣了,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收获。跟预期中的内容不太一样,一直以为是偏向神道或佛教故事的,没想到是偏向世俗的统治以及人为影响的结合,附章比正文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