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漱溟
        
           /
            
            艾恺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副标题: 梁漱溟晚年口述
译者: 艾恺
出版年: 2010-4
页数: 375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0084404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副标题: 梁漱溟晚年口述
译者: 艾恺
出版年: 2010-4
页数: 375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0084404
内容简介 · · · · · ·
Has Man a Future?—Dialogues with the Last Confucian根据梁漱溟先生1980年与美国艾恺教授对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由艾恺教授亲自翻译成英文。谈话中,梁漱溟先生论述了儒释道各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涉及诸多政治文化名人(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等),回顾了先生一生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内容丰富,因此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先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创作者
       · · · · · ·
  
- 
              
                  
              
              梁漱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梁漱溟(1893年10月18日-1988年6月23日),原名焕鼎,字寿铭。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代表作有《乡村建设理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等。
艾恺(Guy Salvatore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费正清、史华慈,是当代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在梁漱溟研究上堪称第一人,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这个世界会好吗?》、《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思潮》等。
目录 · · · · · ·
        Preface
Introduction
Chapter 1: August 12, 1980
Chapter 2: August 13, 1980
Chapter 3: August 14, 1980
Chapter 4: August 15, 1980
· · · · · · (更多)
Introduction
Chapter 1: August 12, 1980
Chapter 2: August 13, 1980
Chapter 3: August 14, 1980
Chapter 4: August 15, 1980
· · · · · · (更多)
        Preface
Introduction
Chapter 1: August 12, 1980
Chapter 2: August 13, 1980
Chapter 3: August 14, 1980
Chapter 4: August 15, 1980
Chapter 5: August 16, 1980
Chapter 6: August 17, 1980
Chapter 7: August 18, 1980
Chapter 8: August 19, 1980
Chapter 9: August 20, 1980
Chapter 10: August 21, 1980
Chapter 11: August 22, 1980
Chapter 12: August 24, 1980
Chapter 13: August 25, 1980
· · · · · · (收起)
  
Introduction
Chapter 1: August 12, 1980
Chapter 2: August 13, 1980
Chapter 3: August 14, 1980
Chapter 4: August 15, 1980
Chapter 5: August 16, 1980
Chapter 6: August 17, 1980
Chapter 7: August 18, 1980
Chapter 8: August 19, 1980
Chapter 9: August 20, 1980
Chapter 10: August 21, 1980
Chapter 11: August 22, 1980
Chapter 12: August 24, 1980
Chapter 13: August 25, 198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儒家讲相似相续,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但也不是常恒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8页  - 
          
梁:就是,完全离不开,完全离不开。说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一句话,我刚才提到过了,从小的时候就想出家当和尚,所以我可以说是一个佛教徒。 佛教徒得从两面看,也可以说从两层上来看。佛教,原始佛教普通管它叫小乘教,小乘教主要是出世。什么叫做出世呢?出世就是要出生灭。世间,怎么样叫世间呢?就是生生灭灭,生灭不已。那么在佛家,他就说是轮回。轮回,它是说生命是“相似相续”。“相似”就是相通、差不多的意思,相似而相续,生命是这个样。就是说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昨天的我,还连续到今天,今天的我,还是昨天的那个我,没有这个事情。仅仅是相似就是了,差不多,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差不多,相似,相似而相续,连续下来,非断非常,不是断,断不了,因为续嘛,接续嘛,相似相续,所以不是断的,没有断的,生命没有断。有人认为好像死了就完了,在佛教上没有这个事。非断,不能断;但也非常,常是常恒,就是刚才说的话,以为今天的我就是昨天的我,没有那个事情,早已变了。那个变是一息也不停止的。总在那儿变,刹那变,这个就叫做“非断非常”。这个是佛家对生命的一个看法。 上面提到,佛家有原始佛教,一般管它叫小乘,这个小乘自己规定下来三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诸行无常”——常恒的常,没有常恒的东西,都是在变化流行中,这是头一个。第二点是“诸法无我”。头一句话是“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跟诸行不一样了,头一句是“诸行”,第二句换作“诸法”。因为诸行是流行,就是说生灭,生灭不已。生灭不已好像是水流一样,流行变化。第一点是讲流行变化,所以叫“诸行无常”。第二句话是“诸法无我”。“诸法无我”说有两种法,所以加一个“诸”,“诸法”不是一种法。“诸法”是哪两种呢?一种叫做“有为法”,一种叫做“无为法”。“有为法”就是生灭法,“无为法”就是不生不灭。那么有人问:这个世间还有不生不灭的吗?佛家回答:有生灭,就有不生不灭。生灭、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儒家跟佛家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人也喜欢 · · · · · ·
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4 条 )
梁漱溟晚年论同代儒家人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钞记】 书中内容是美国汉学家艾恺所存录音磁带整理而成。标明乃“逐字逐句,未作任何修饰及增删,完全以录音为准”。所以语言不眠拖沓。人到暮年,又是随口说来,这也是极自然的事情。从另一个方面说,倒是可以给读者有身临其... (展开)在魔鬼的世界里做天使?
                        这个世界会好吗?!911啦、伊拉克战争啦、朝核问题啦,这些个世界上的事情就不论了,就我们的生活而言,电影能拍成那样~电视无聊成那样~写书能抄成那样~小孩儿都师洋那样~~~~就我的工作接触而言,咳~所以,这样一个书名,便是足够理由,让我心为之一颤。   而这句话的...
                         (展开)
                    
                论坛 · · · · · ·
| 11月1日,北京单向空间,梁培恕谈“我的父亲梁漱溟” | 来自文景 | 2014-10-29 12:05:52 | |
| 先做沙发,再慢慢看~ | 来自燕学思 | 2010-04-27 08:48: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东方出版中心 (2006)7.9分 6028人读过
 - 
        Springer (201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8.1分 217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0分 1465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学人文丛-梁漱溟 (白露@思勉)
 - 外研社人文社科系列 (燕学思)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0年哲学类新书采购 (龙泉寺图书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这个世界会好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山山三 2015-01-12 12:14:00
梁老的智慧是后人都值得学习的。
2 有用 蓝色雪糕妹妹 2017-07-20 10:10:42
有时候我想,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与上一代人的思想差距真是好大,有时候两代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当看到梁先生的书时,就感觉,我们这代人,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有用 荒漠猫 2018-09-23 07:57:43
80年时,老爷子过于乐观了
0 有用 格雷斯金 2011-09-10 20:10:45
想不到阴差阳错借到了英文版,又不晓得猴年马月看完了。看完了大部分,只能说老爷爷很狡猾,艾大叔挺无奈。读这类书应该做点笔记的,否则很容易迷失。
2 有用 喜欢书多过人 2020-06-14 23:57:21
可惜梁漱溟对于女性的态度是陈旧的。他相信老天给女性生育的能力是说责任在身,而男性的责任/天命在脑。艾恺问他有没有听说欧美的女权运动。梁漱溟的解释是他认为那是因为欧美的女性是man-like的,她们挤破脑袋想要成为男人。这太可惜了,他没能理解equality的意义是男性和女性的平等,而不是大家争相去做男人。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是儒家思想的无形禁锢,这是一个女性缺位的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