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齐格蒙特·鲍曼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44 Letters from the Liquid Modern World
译者: 章艳
出版年: 2025-7
页数: 328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2624681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44 Letters from the Liquid Modern World
译者: 章艳
出版年: 2025-7
页数: 328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7262468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个流动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变化,不论是我们的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也没有什么变化是有迹可循的。每个人都身处时代的孤岛,渴望逃离却无所适从。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以“将熟悉变为陌生”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些日常事务与我们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系:有关无法独处的现代人,有关教育危机、知识焦虑,有关经济萧条、消费降级,有关安全感的丧失……这是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也是写给每个人的生活指南。他以独特的视角洞察了这个时代的真相,也让我们窥见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齐格蒙特·鲍曼
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曾任华沙大学社会系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之一”“后现代性预言家”。代表作有《现代性与大屠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流动的现代性》等。
章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理论研究方向为文化翻译和翻译美学。译有《应得的权利》《如何抑止女性写作》《娱乐至死》《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重访美丽新世界》等作品。
目录 · · · · · ·
1.来自流动的现代世界
2.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3.代际沟通
4.线下线上
5.像鸟儿那样“推特”
6.虚拟性爱
7.隐私奇遇记(一)
8.隐私奇遇记(二)
9.隐私奇遇记(三)
10.父母与孩子
11.青少年消费
12.走近“Y 世代”
13.虚假的财务自由
14.童妇的到来
15.眼睫毛闪亮登场
16.时尚永动机
17.消费主义不仅仅是消费
18.文化精英们怎么啦?
19.药物与疾病
20.猪流感和其他令人恐慌的原因
21.健康和不平等现象
22.听听这些警告
23.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一)
24.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二)
25.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三)
26.辞旧迎新送祝福
27.预测不可预测的未来
28.预测不可预测的风险
29.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症
30.权力空位期
31.超人力量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32.男人们,该你们回家了吧?
33.逃离危机
34.经济萧条会结束吗?
35.谁说你必须按规则生活?
36.贝拉克· 奥巴马现象
37.全球化城市里的文化
38.罗尔娜的沉默之声
39.陌生人很危险……真的吗?
40.部落和天空
41.划定边界
42.好人如何变成恶魔
43.命运与性格
44.阿尔贝·加缪: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 · · · · · (收起)
2.无法独处的现代人
3.代际沟通
4.线下线上
5.像鸟儿那样“推特”
6.虚拟性爱
7.隐私奇遇记(一)
8.隐私奇遇记(二)
9.隐私奇遇记(三)
10.父母与孩子
11.青少年消费
12.走近“Y 世代”
13.虚假的财务自由
14.童妇的到来
15.眼睫毛闪亮登场
16.时尚永动机
17.消费主义不仅仅是消费
18.文化精英们怎么啦?
19.药物与疾病
20.猪流感和其他令人恐慌的原因
21.健康和不平等现象
22.听听这些警告
23.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一)
24.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二)
25.这个世界对教育不友好?(三)
26.辞旧迎新送祝福
27.预测不可预测的未来
28.预测不可预测的风险
29.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症
30.权力空位期
31.超人力量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32.男人们,该你们回家了吧?
33.逃离危机
34.经济萧条会结束吗?
35.谁说你必须按规则生活?
36.贝拉克· 奥巴马现象
37.全球化城市里的文化
38.罗尔娜的沉默之声
39.陌生人很危险……真的吗?
40.部落和天空
41.划定边界
42.好人如何变成恶魔
43.命运与性格
44.阿尔贝·加缪:我反抗,故我们存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位少女在1个月里发送了3000条文本信息。这意味着她平均每天发送100条信息,或者每10分钟的谈话时间里就发1条信息——“早晨、中午和夜晚,工作日和周末,上课时间,午餐时间,家庭作业时间,刷牙时间,一刻不停”。因此,自然而然地,她很难有超过10分钟的独处时间:这意味着她从未独处过——也就是只与她的思想、她的梦想、她的担忧与期望做伴过。到如今,她可能已忘记在没有他人陪伴,而只有自己独自一人的情况下,该如何生活——思考、行事、欢笑或痛哭。 3/4的美国青少年都把自己每一分钟可用的时间,泡在“脸谱网”或“我的空间”之类的网站上:聊天。齐玛曼认为,对这些上网成瘾的青少年而言,聊天网站就是新型的致命毒品。你听说过人们戒毒过程中的那种痛苦吧,年轻人以及不那么年轻的人都一样,沉溺于其他的毒品而不能自拔;因此你能想象这些青少年将会承受的痛苦——如果病毒(或其父母或老师)断开他们的网络链接,或者使得他们的手机不能使用。 在这个无法预测、惊奇不断和极为陌生的世界里,日后会孑然一身的可能性真的会让人感到恐惧;一个人能够找到很多理由把独居视为一个极度不安、危机四伏又不寒而栗的情形。 一旦你“永远在线”,你就可能不会完全和真正地孤独。此外,如果你从不孤独,那么(再次引用齐默曼教授的话),“你不太可能拥有读一本书、画一幅画、窗边远眺或者想象其他人而不是你自己的世界的乐趣……你不太可能与周围的真实人物进行沟通。” 逃避孤独,你就放弃了在旅途中独处的机会:只有在这个高级条件中,一个人才可以“集中思考”、沉思、反思、创新——因而在最后赋予交流以意义和实际内容。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 人多也孤独 -
在谈到其精彩的短篇小说《阿维洛依的探索》(Averroes’ Search)的源起时,伟大的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说,自己当时想在书中叙述“失败的过程”和“挫败”......但其后他认定,“设立一个对于他人并非难事但是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完成的目标”将会“更有诗意”。他选择了阿维洛依这位伟大的穆斯林哲学家的例子,后者打算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诗论》,但由于“囿于伊斯兰教世界,他从来不知道悲剧和喜剧这两个词的意义”。的确,“由于从未想过什么是戏剧”,当试图“想象剧本是什么时”,阿维洛依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老一辈和年轻一代之间对彼此都心存误解和疑虑。老一辈会担心年轻一代会破坏或摧残世界熟悉的、安逸的、体面的“规则”,而这个世界是他们这些老一代人辛苦建立的,他们满怀关爱之情想尽力保护;相反,年轻一代感到亟须矫正被老年人搞得一团糟的世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 代际交流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无法独处的现代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水手故事和农夫故事,流动性社会和固态社会。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生活而已。 2、无法独处的现代人。在逃离孤独的路上,丧失了独处的机会,反而变得更孤独。 3、父母放松管教,消费主义趁虚而入。于是,给孩子买东西就代替了父母的管理。 4、消费主义对青少年的影... (展开)Post-essencialism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作初版於2010年,迄今有時,故起手幾篇SNS與Y世代行為特徵,多少有些layback,讀來哈欠連連,目迷神倦,後隨44封信逐步深入,漸至佳境,蓋後全球化時代結構尚未大易動,作者解釋力依舊強悍,淹然爛漫,或甚於刻下Zizek、韓秉哲諸公也。 後小段尤可側目,祛除Trickle-down eff... (展开)我们仿佛都成了时代的囚徒
我们这代人,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批"无法独处"的人类 不是因为我们不想独处,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独处的能力。 鲍曼在这44封信里,用他一贯的"液态现代性"理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流动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包括我们自己。 想想...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Polity Press (2010)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漓江出版社 (2013)7.7分 276人读过
-
Polity Press (2010)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无需保卫社会 (romeobleu)
- 书单|202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橡皮選書 (烏普西侖巴)
- ╚2025阅读明细╗ (深夜球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35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法独处的现代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鼻涕牛儿 2025-07-28 19:26:19 四川
不是专著,而是应杂志之邀写给读者的44封“信”,可以视作是鲍曼针对诸多现代“病症”的问诊单,描述症状,但不提供解药,因为解药在每个人自己手里。 时隔近二十年,鲍曼在信中所描述的各类现代病症非但没有痊愈,反而愈演愈烈,甚至还演化出了并发症和变异毒株,让人不得不在佩服鲍曼洞见的同时替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病入膏肓的现代人们发出一声长叹。
40 有用 Stardust 2025-06-19 16:44:10 上海
老书再版,原书名《来自液态现代世界的44封信》,算是鲍曼思想大杂烩吧
2 有用 爱尔兰咖啡屋 2025-07-29 00:50:47 北京
即使离开手机,离开社交媒体,我也无法做到独处,香烟成了我的伴侣,没有它,我就十分寂寞。下着雨,读着书,烟却已抽完了,现在也不能出去买。烟酒超市都已关门了,我也该睡了。明天再买新的吧。
12 有用 渡边 2025-07-21 15:56:26 上海
老书新版新译,鲍曼的专栏文章合集,是他针对“流动的现代性”各种症状所开出的44封处方,丰富,也驳杂,大部分内容都是他其他著作的转述和重复,但这种重复自有其价值,鲍曼理应成为现代人的精神闹钟。
4 有用 布拉格西 2025-07-16 11:09:34 上海
“如何在一个信息过度饱和的世界里生活,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生活艺术。”这本书说的就是这件事。另,最后一篇写加缪,鲍曼和加缪神奇地链接上了:“这世上有美好,也受侮辱者。无论这个任务有多么艰难,我既不会抛弃后者也不会抛弃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