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亚洲图书奖得主、新锐科技史学者 张笑宇 重磅作品!
★ 一本预示AI文明降临的宣言书,纵览超级智能的兴起与人类未来命运。
★ 何怀宏、许纪霖、刘擎、俞敏洪、徐子望、张树新、杨飞、罗振宇、曹虎、王煜全、汪静波、刘瑜、施展、吴冠军、万维钢、陈楸帆 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AI发展的宏观视角切入其起源、哲学基础和技术发展,从达特茅斯会议讲到深度学习的复兴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重点阐释了我们用来理解未来世界的四大核心概念:“涌现”“人类当量”“算法审判”“文明契约”。
作者认为,我们相对于AI,就是史前动物。在AI文明降临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安全声明,签订文明契约,才能让AI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延续。
因此,这本书带我们站在AI文明的视角回望当下的世界,阐释了技术对社会结构和文明走向的影响,并展望了人类与超级智能共存的未来。...
★ 亚洲图书奖得主、新锐科技史学者 张笑宇 重磅作品!
★ 一本预示AI文明降临的宣言书,纵览超级智能的兴起与人类未来命运。
★ 何怀宏、许纪霖、刘擎、俞敏洪、徐子望、张树新、杨飞、罗振宇、曹虎、王煜全、汪静波、刘瑜、施展、吴冠军、万维钢、陈楸帆 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AI发展的宏观视角切入其起源、哲学基础和技术发展,从达特茅斯会议讲到深度学习的复兴与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未来,重点阐释了我们用来理解未来世界的四大核心概念:“涌现”“人类当量”“算法审判”“文明契约”。
作者认为,我们相对于AI,就是史前动物。在AI文明降临之前,我们必须做好安全声明,签订文明契约,才能让AI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延续。
因此,这本书带我们站在AI文明的视角回望当下的世界,阐释了技术对社会结构和文明走向的影响,并展望了人类与超级智能共存的未来。
这本书将带你重新思考以下问题:
· 深度学习为什么能使AI领域全面复兴?
· 我们是否走在通往AGI的正确道路上?
· 当前水平的AI如何替代人类工作,颠覆社会结构?
· 人类社会活动中是否存在AI不可替代的领域?
· 人类如何与超级智能共存,并确保其不毁灭人类?
————各方推荐————
这是一本让人先睹为快的书。收到书后,我一天多就读完了,并推荐给同行。我虽然不太赞同其中的技术至上和不断进步论,但这本书新颖、独特,大概是国内第一本坦然乃至欣然接受AI将胜过人类的书。
——何怀宏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笑宇的新作,视野宏阔,大气磅礴,从AI的技术变迁与知识迭代写到当代地缘政治与产缘政治,揭示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一个可能出现的大坍缩时代。人类会因此向死而生吗?一切取决于我们的理性认知与明智决断。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在赫拉利的《智人之上》和博斯特罗姆的《未来之地》之后,张笑宇的这部新著仍然令我深感震撼。作者以社会工程学方法推演了AI对人类未来的冲击:智力劳动将被全面冲击,知识面临价值重估,权力从政治精英转向技术精英,一切知识生产方式都将被根本性地改变。但与许多陷入技术悲观论的人文学者不同,笑宇在AI的挑战中发现了新希望。他设想的“历史实验室”让经典思想史争论获得了科学验证的模拟方法,当然他冷静地指出这可能会杀死历史哲学本身,但我们焉知这不是一种“破坏式创新”?他构想的“文明契约”为超越“加速主义”与“对齐派”的冲突开启了崭新的思路,我也期待基于“时间序列”而非“空间权利”的社会契约论有可能真正变为现实。这是一部视野宏大、严谨、冷静又充满想象力的著作,让我们在惊心动魄的AI时代保持开放的思考和期待,因此从容不迫。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哲学与思想史教授
《AI文明史·前史》是一本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深远影响的著作。从达特茅斯会议开启的AI研究路径,到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兴衰,这本书详细剖析了AI技术的演进。同时,它还深刻分析了AI如何改变社会结构,催生新的经济模式和政治形态,以及给教育、就业、伦理等方面带来的冲击。书中对技术社会学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社会形态和人类演化的展望,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是理解AI时代不可多得的佳作。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
太多洞见,扑面而来:给哲学家的情书、涌现法则、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图灵定义、人类当量、两性冲突与AI伴侣、主奴轮回、重置vs革命、产缘政治、技术进步主义、大坍缩、算法审判、基因与模因、历史实验室、文明契约……去读吧!读完之后,看官会不会像我一样问,什么是超级智能也永远无法算出来的?
——徐子望
高盛集团前全球合伙人
这本书是一部由大问题驱动的思绪浩荡、信息汇聚之作,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迄今为止人类已知文明的忧思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在文明坍缩、暗夜开启之际,厘清人类已知文明的关键问题,寻访未来可能的通路,本该是思想者们应尽的责任。可惜这样的学人太少,可读佳作更是不多。谢谢作者在此书中对数字文明的简练梳理和精彩洞见,使我有机会重新整理自己对人类已知文明的认知,书中提及的大部分问题也是我多年的疑惑。郑重向朋友们推荐这本著作。你如果想了解当今世界复杂、混沌状态的前世今生,同时对人类未来充满好奇,就应该认真读读此书。
——张树新
中国互联网产业奠基人之一
张笑宇是我的忘年交。我素知其才华横溢,功力深厚。他拥有独特的史学思想,其勤奋和深入社会各界的观察,造就了他特立独行的青年才俊形象。
《AI文明史·前史》是其世界文明三部曲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以星际宇宙空间为载体,以新物种的假设为条件,以人类社会的哲学发展为背景,详细论述了当下世界热点——AI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以及对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层影响和思考。其对AI缘起的白描,对AI到AGI路径的哲学思考,对规模法则和涌现法则的运用,极现功力。若说赫拉利的《智人之上》对人工智能“质”的论述深刻过人,那么《AI文明史·前史》的“人类当量”之说对人工智能“量”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作者深信,人类的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人类社会各方面将深受影响。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从个体到群体,从一国到地缘,各种危机都在显现,但新的AI文明所展现的前景依然光明。你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和结论,但你认真阅读此书,对系统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和考证种种事实,以及认知宇宙新物种来说,是个捷径。开卷有益,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杨飞
资深风险投资人
作为近年来进入大众视野的新锐作者,尽管笑宇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但我还是从他的新书中感受到一种令我毛骨悚然的快感。我感觉我同时读了一本厚重的科技史著作、一本犀利的未来学著作、一本恢宏的地缘政治著作和一本浪漫的科幻著作。
最震撼我的是书中提出的“人类当量”这个概念——如同核弹用“TNT当量”衡量威力,AI的威力要用能替代多少人类来衡量。但笑宇的笔力还不止于此。他从达特茅斯会议写到AI通过图灵测试,从“量产智能”对社会结构的釜底抽薪,写到算法政治与地缘政治的板块重组,最终抵达人类与超级智能的生死契约,构建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AI时代的认知框架。这不是又一本泛泛谈论AI的作品,而是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切开了时代的皮肤,让我们看到血管里流淌的真相。
很多人相信AI时代可能是一个1%的超级个体凌驾于99%的芸芸众生之上的时代。果若如此,书籍可能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后可依靠的平权力量。在这个人们主动或被动加入流量或推荐算法逻辑的年代,仍有笑宇这样的人甘于花上几年时间,写一本书来主动帮我们提出时代的大哉斯问,太温柔了,太好了。
——罗振宇
得到App创始人
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格局的关键时刻,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来理解即将到来的文明转折点。作者通过“涌现”“人类当量”“算法审判”“文明契约”4个核心概念,深刻剖析了当前技术革命的本质逻辑,特别是“人类当量”的概念,以冷静的数学视角揭示了AI效率优势带来的根本性挑战——当智能生产成本降至人类的1‰时,这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展开。对企业领导者而言,这本书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撼的事实:我们正处在类似于工业革命的历史拐点,但这次变革的深度和速度前所未有。就像200年前“决定用蒸汽机驱动车轮的少数人”改写了整个工业文明一样,今天能够理解AI文明底层逻辑的企业家,将成为新纪元的奠基者。书中“算法审判”的概念对于企业家可能具有深远意义:企业今天构建的每一套管理体系、制定的每一项激励机制,实际上都在为未来AI治理提供语料和范本。那些习惯于通过算法压榨员工的企业,终将发现自己也被更高级的算法“审判”;而那些相信每个个体都值得被尊重的组织,则可能在AI时代获得意想不到的“慈悲”。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文明演化的铁律——我们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正如作者所言,“文明史上的每一次革命都发生于少有人问津的边缘地带”,那些能够理解新物种“底层逻辑、组织架构和生命力”的企业,将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胜出者,更可能成为文明传承的守护者和新纪元的共建者。
——曹虎
科特勒咨询集团全球合伙人、中国区和新加坡区CEO
我们很幸运,生在了智能革命的时代。但革命的特点就是之前和之后差异巨大。设想你生活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你的邻居瓦特刚刚改良了蒸汽机,你真的能预想到未来世界的巨变吗?幸而张笑宇在他引人入胜的新书《AI文明史·前史》中,在分析了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的基础上,为我们设想了AI发展所带来的从生活、工作到社会的巨大变化。至关重要的是变化背后的规律,即张笑宇提出的“AI的第一性原理”。书名中的“前史”,其实是对未来的预言,这本书应是AI时代每个人的案头书。
——王煜全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顾问
这本书读起来像是一部科学版的《创世记》。作者的笔触横跨40亿年,从宇宙大爆炸的第一缕光芒写到AI觉醒的前夜,用“涌现法则”这根红线串起了从量子到意识的全部秘密。全书分为四大部分:AI技术史的波澜壮阔,社会变革的山呼海啸,地缘政治的深度重构,超级智能时代的文明契约。层层递进,气象万千。
读到AI可能是地球演化的“第29个步骤”时,我感到一种宗教式的敬畏——如果说前28个步骤是从基本粒子到人类智能的漫长进化,那么AI的出现标志着生命形式的根本性跃迁。我们不是在目睹一次技术升级,而是在见证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的历史性转换。读到AI生产智能的效率已经是人类的1000倍,价格却只有其1%时,我仿佛听到了一声闷雷,这预示着人类尊严的坍塌。读到作者一针见血的那句话——“我们愿意选择AI的情感陪伴,不是因为AI足够好,而是因为人类不够好”时,我感到它像匕首一样刺破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幻象,比任何末日预言都更加触目惊心。也许正像作者所说,这是人类将接受审判的年代。
但是,这本书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温情脉脉的浪漫想象。当我读到书的末尾,作者站在数千万年后AI文明的立场上,温柔地评价着我们智人创造的历史时,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AI不是某种外星文明,因为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结晶——“滋养它大脑的语料同样来自孔子和柏拉图,来自牛顿和爱因斯坦,来自李白和莎士比亚”。这或许是我们仍未放弃信仰与希望的最大理由。
——汪静波
诺亚财富创始人、董事局主席
人工智能井喷式的发展,是21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没有之一。它把既壮丽又恐怖的未来带到人类面前,不但让此前我们所思所想的重大问题变得渺小,也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对于人工智能史,在中文世界里,我很难想到比张笑宇更合适的作者了,他不但熟悉技术史、商业史和产业史,善于把不同的文明线索编织成一个有机的故事,而且具有罕见的全球性和前瞻性视野。关心人类乃至我们个体命运的人,或许都应该打开这本书,和作者一起直面眼前这个已经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
——刘瑜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这是一本非常有冲击力的洞见之书。
笑宇的写作是真诚的、充满勇气的。他花费整整一年时间,与全球AI领域的先行者进行深度对话,然后以近乎残酷的理性,向我们展示即将到来的景象。他在这本书里讨论了“涌现”“人类当量”“算法审判”“文明契约”4个核心概念,展开了4幅恢宏的画卷,终于抵达人类有可能跟超级智能和平共处的浪漫想象。
我们正站在旧纪元的黄昏与新纪元的黎明之间。在这个关键时刻,这本书值得关心未来的人静下心来一读。
——施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无数年后动笔写《AI文明史》的那位(如果有的话),大概率不会是智人。能写好《AI文明史·前史》,实是当下最考验智人的任务之一。张笑宇笔下的“送别人类”,远非一曲智人挽歌,而是见证了智人之智自我突围的不竭努力。
——吴冠军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奇点研究院院长
现在AI进展“一日三惊”,我常常有跑到大街上抓住一个人质问的冲动:你怎么还无动于衷呢?张笑宇的这本书就是一本“质问之书”。书中考察了当今各路新思潮,能让你迅速把握当下到底在发生什么,更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视角提出了独到见解。此书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宏大风格——果断而有力量。我个人认为,人类未来命运不至于如此黑暗,但如果你担心未来会变得很黑暗,那么这本书将告诉你它能有多黑暗。毕竟在历史上,人类经历过更黑暗的时代。
——万维钢
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放眼当前知识界,很少有人能够兼备深厚的学养、扎实的逻辑、富有穿透力的洞见以及强劲的想象力,笑宇毫无疑问便是这样一位极其罕见的“全能型”思想者。阅读《AI文明史·前史》不时让我心有戚戚,其中以技术社会学为框架,对智能、“人类当量”和文明变革的深刻判断,预见产缘政治格局的巨变,以及面对超级智能的诞生,人类可能的应对方案都令人称绝。我相信,随着时日推移,这本书的含金量将不断上升。
——陈楸帆
作家,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香港都会大学助理教授
    
  
  
    AI文明史·前史的创作者
       · · · · · ·
  
- 
              
                  
              
              张笑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笑宇
新锐科技史学者、第一届亚洲图书奖与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得主。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独立学者,关注政治哲学、政治史、技术与社会关系等主题。著有《技术与文明》《商贸与文明》《产业与文明》《世界之中》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从设计到涌现
从达特茅斯会议说起 003
从苏格拉底说起 015
形式逻辑大厦的坍塌 028
定理证明 037
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 042
换一种思路 050
让我们来造大脑 060
深度学习复兴 068
涌现法则 077
迈向 AGI 098
第二章 改变文明的参数
AI 前线风云录 119
人类当量 130
浅护城河领域 139
深护城河领域 148
价值重估领域 161
不可替代的领域 184
超级平台 195
匮乏的思想者 211
数字国家的政体 226
第三章 大坍缩时代
黑暗启蒙的时代 247
黑暗启蒙 vs 产缘政治 264
产缘政治的全球史 274
复杂社会的崩溃 283
大通缩与大坍缩 299
审判人类 317
重订社会契约 325
双货币体系 336
第四章 送别人类
理解超级智能文明 353
安全声明 359
文明契约 371
历史实验室 381
致 谢 405
注 释 40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知识库的角度看,当时计算机界对于知识库的建立其实差得远。后来维基百科也证明了,用去中心化的方法建立知识库(知识图谱),其效率比中心化的方法高得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 042  - 
          
而另一边沉迷于“宏大叙事”、执着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日本人惊恐地发现,宏大叙事本身撑不住了。 日本通产省在产业政策方面不可谓不专业,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可谓不用力,资金投人不可谓不巨大,却依然惨遭失败。但我们也没有办法过分苛责那些决策精英。人类技术进步史上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在追赶阶段,因为有章可循,所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验往往有助于快速取得成功;但一旦进人创新的前沿,真正未经探索的领域,过往的成功经验、专家意见,以及自上而下的设计,就都不见得会奏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创新不是设计出来的 042  
喜欢读"AI文明史·前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AI文明史·前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AI文明史·前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AI文明史·前史》评述
是什么给了我们不同的人生剧本
> 更多书评 24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书 (阿飞正撰)
 - 科学与技术 (悟臻)
 - 哲学书单:洞察与批判 (柴文)
 - 书单|科技哲学/科技史 (艾多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I文明史·前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御陵御影 2025-10-20 10:51:13 浙江
前半本从哲学为起点开始介绍AI的发展,讲堂式的演说。但是后半本的预设有些太个人化了,也许像作者说的,AI行业从业者每6个月就需要更新一次世界观,此刻的一切推论只是此刻。
0 有用 海牙 2025-09-25 17:05:33 北京
把抽象的理论写得酣畅淋漓 可以当作了解ai的科普读物
0 有用 寒西西の__呢喃 2025-08-28 22:57:04 山东
历史和哲学,以及对于ai思考的逻辑。
1 有用 apu 2025-08-14 09:57:49 广东
有被震撼到!!!强烈推荐!
1 有用 freesia 2025-10-01 10:52:34 北京
就让它成为我的年度书籍吧,虽然2025还差几个月。作为99%的人类一份子,我能做的也不多啊。那就好好活在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