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魏玛宪法的漏洞如何铺就通往第三帝国之路?
★纳粹 “合法确立独裁体制”的神话如何造就?
★用于保护国民的紧急措施权,为何屡屡变成执政者架空宪法的工具?
★从“例外状态”到“主权者决断论”,现代立宪主义理论的漏洞何在?
长久以来,大众中一直有种模糊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在二战前的德国,纳粹是得到国民的压倒性支持上台,希特勒也是通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国家领袖。这-认知甚至成为某些人的“历史常识”。但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当时仅获得三分之一选票的纳粹党是通过暴力、欺诈的手法扭曲了组阁程序,并利用《魏玛宪法》中“紧急状态条款”剥夺公民基本自由,才掌握了超越宪法的绝对权力。
紧急措施权一旦确立,执政者就必然会被滥用它的诱惑所驱使。从历史教训出发,战后各国都对“紧急状态条款”做了重重限制,以防其被滥用。然而近年,日本自民党政府出现了企图通过修宪增加“紧急状态条款”的动...
★魏玛宪法的漏洞如何铺就通往第三帝国之路?
★纳粹 “合法确立独裁体制”的神话如何造就?
★用于保护国民的紧急措施权,为何屡屡变成执政者架空宪法的工具?
★从“例外状态”到“主权者决断论”,现代立宪主义理论的漏洞何在?
长久以来,大众中一直有种模糊错误的印象,那就是在二战前的德国,纳粹是得到国民的压倒性支持上台,希特勒也是通过合法的程序成为国家领袖。这-认知甚至成为某些人的“历史常识”。但真相并非如此。事实上,当时仅获得三分之一选票的纳粹党是通过暴力、欺诈的手法扭曲了组阁程序,并利用《魏玛宪法》中“紧急状态条款”剥夺公民基本自由,才掌握了超越宪法的绝对权力。
紧急措施权一旦确立,执政者就必然会被滥用它的诱惑所驱使。从历史教训出发,战后各国都对“紧急状态条款”做了重重限制,以防其被滥用。然而近年,日本自民党政府出现了企图通过修宪增加“紧急状态条款”的动向,这也引发了日本知识界的高度警惕。本书中,日本宪法学权威长谷部恭男与纳粹德国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石田勇治通过对谈的形式,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这一“历史常识”进行剖析,厘清了历史演变的真实脉络,从比较法角度说明了战后德国及其他欧美国家对“紧急状态条款”的限制,共同深入探讨了这一条款背后的危险性。《魏玛宪法》消亡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保持对权力的警惕,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才不会在某一日突然消失不见。
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长谷部恭男
早稻田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后,自2014年起担任现职。日本公法学会理事长,国家宪法研究会代表。主要著作有《何谓宪法》(岩波新书)、《宪法的逻辑》(有斐阁)等。
石田勇治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德国近现代。德国马堡大学博士。曾任柏林工业大学访问研究员和哈雷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包括《希特勒与纳粹德国》(讲谈社现代新书)、《过去的克服:希特勒之后的德国》(白水社)等。
译者
毕梦静
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日语译者、自由译员。已出版译著《思考力:受用一生的 49 个智慧》《高效阅读:掌控知识的魔法》《丰田语录:丰田模式的精髓》《新下层:日本的贫困阶层与社会遗传》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紧急状态条款是“纳粹骗局”——知晓总统紧急令与《授权法》
第二章 德国国民为何被纳粹吸引
第三章 战后德国如何筑起防波堤——似是而非的《波恩基本法》“紧急状态条款”
第四章 为何日本的紧急状态条款比德国危险——“统治行为论”这一圈套
第五章 “对于过去的克服”强化了德国宪法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紧急状态条款是“纳粹骗局”——知晓总统紧急令与《授权法》
第二章 德国国民为何被纳粹吸引
第三章 战后德国如何筑起防波堤——似是而非的《波恩基本法》“紧急状态条款”
第四章 为何日本的紧急状态条款比德国危险——“统治行为论”这一圈套
第五章 “对于过去的克服”强化了德国宪法
结语 学习宪法历史的意义 长谷部恭男
解说 李雪涛
参考资料 《波恩基本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及相关条款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英国历史学家刘易斯·纳米尔指出,路易·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煽动政治家,正因为如此,政治家和官僚们都觉得“这种人容易被控制”。然而,最终结果却是没能控制住他们。如果对方不是能用常理来理解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很难被控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紧急状态条款是“纳粹骗局”——知晓总统紧急令与《授权 -
即使是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被称为“破产国家”的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政府并没有采取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但这些国家的人民仍然在这种状态下继续生活着。 但是,最终这些国家的法律秩序会演变成由暴力支撑。不是警察或法院,而是暴力帮派在支撑着国家的法律秩序。因此,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这个国家有类似于法律的东西存在着。但如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种状态已经是霍布斯所提出的自然状态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紧急状态条款是“纳粹骗局”——知晓总统紧急令与《授权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的人也喜欢 · · · · · ·
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合法性的幻象与历史记忆的裂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首先感谢译文本出版社赠书 本书是一部通过历史事实与制度分析交织而成的对谈文本,由日本宪法学者长谷部恭男与德国近现代史专家石田勇治合作完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合法性的幻觉”为切入点,通过对魏玛共和国中紧急状态条款的深入剖析,揭示了民主制度在制度空隙中被侵蚀... (展开)>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納粹德國相關書籍 1000 部 (二狗蛋施坦因)
- 译文人文社科 (上海译文)
- 比较研究 (🦉的瓦涅密)
- 书单|202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上海译文社科编辑室2025年新书 (上海译文社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4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纳粹“骗局”与紧急状态条款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Agilulfo 2025-08-09 22:23:18 四川
就事论事没有扯思想史。一些有趣的点:1/p82 nation-state翻译成国民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编者说是为了避免引起单一种族组成一个国家这种误解。2/p96引了EJung那个著名的“保守革命”定义。Nazi只是这个运动的mechanism。3/施米特一开始很反感Nazi,但意识到无可挽回的时候,他就火速投身Nazi。这是一种很德意志风格的实践理性——对理想性的东西有憧憬,但意识到无法实现理... 就事论事没有扯思想史。一些有趣的点:1/p82 nation-state翻译成国民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编者说是为了避免引起单一种族组成一个国家这种误解。2/p96引了EJung那个著名的“保守革命”定义。Nazi只是这个运动的mechanism。3/施米特一开始很反感Nazi,但意识到无可挽回的时候,他就火速投身Nazi。这是一种很德意志风格的实践理性——对理想性的东西有憧憬,但意识到无法实现理想的那一刻,就会绝对服从现实的东西=理性的东西=the positive (保守革命的代表)。4/p118“抵抗权”居然是《波恩基本法》明文欸。“针对企图打破上述秩序者如无其他救济方法所有德国人都拥有抵抗权”5/p193历史学家写了多少论文都没人读也没有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一部电视剧就改变了大家的意识 (展开)
4 有用 如水圆清 2025-07-18 11:39:50 浙江
围绕日本自民党改宪草案中紧急状态条款的危险性,治德国近代史的石田勇治与宪法学者长谷部恭男两位学者贡献了一场精彩的对谈,高手过招,旁涉众多紧密关联的主题,但是思路清晰令人大呼过瘾。两人的对谈从《魏玛宪法》紧急状态条款中隐含的“主权独裁”漏洞开始,展示纳粹上台的政治、社会与思想背景,讨论战后《波恩基本法》的紧急状态条款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并对日、德、法、美的紧急状态条款展开比较法研究,最终落到传承历史记... 围绕日本自民党改宪草案中紧急状态条款的危险性,治德国近代史的石田勇治与宪法学者长谷部恭男两位学者贡献了一场精彩的对谈,高手过招,旁涉众多紧密关联的主题,但是思路清晰令人大呼过瘾。两人的对谈从《魏玛宪法》紧急状态条款中隐含的“主权独裁”漏洞开始,展示纳粹上台的政治、社会与思想背景,讨论战后《波恩基本法》的紧急状态条款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并对日、德、法、美的紧急状态条款展开比较法研究,最终落到传承历史记忆与理解宪法原理相互渗透的关系。 (展开)
8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5-08-18 20:14:49 浙江
纳粹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通常被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通常被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但是,这样的译法会使人们误解纳粹的本质。Nationalsozialismus的National在这里的含义不是国家的,而是国民的,或者说民族的。纳粹主义的思想不是以国家为先,而是以国民、民族为... 纳粹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通常被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通常被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但是,这样的译法会使人们误解纳粹的本质。Nationalsozialismus的National在这里的含义不是国家的,而是国民的,或者说民族的。纳粹主义的思想不是以国家为先,而是以国民、民族为先。因为对于希特勒来说,国家只是服务于国民、民族的工具。因此,将纳粹主义和纳粹党分别翻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并没有正确地表达出其原本的含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其党名中社会主义和工人党的含义。虽然名字里带有社会主义,但它其实是指与鼓动阶级斗争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毫无关系的共同体主义 (展开)
6 有用 鸿渐 2025-06-22 01:00:01 北京
扎实严肃的学术对谈,条理相当清晰。聚焦战前的宪政与法学危机的部分,清楚解释了紧急状态条款如何“落地”,谈战后的部分,又以一贯的现实主义态度,去比较德日不同的现实与学说进展。 两位学者强调紧急状态条款不是魏玛共和国的法学家自掘坟墓般来创设的,绝不是就其本身就拥有颠覆或拯救的力量,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支点。法律作为嵌入国家内的系统,不该孤立于其现实作抽象理解,但也不能持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两位学者在评述... 扎实严肃的学术对谈,条理相当清晰。聚焦战前的宪政与法学危机的部分,清楚解释了紧急状态条款如何“落地”,谈战后的部分,又以一贯的现实主义态度,去比较德日不同的现实与学说进展。 两位学者强调紧急状态条款不是魏玛共和国的法学家自掘坟墓般来创设的,绝不是就其本身就拥有颠覆或拯救的力量,更像是一个特殊的支点。法律作为嵌入国家内的系统,不该孤立于其现实作抽象理解,但也不能持一种彻底的还原论立场。两位学者在评述施米特的学说时,大概也有类似的考量。 希特勒的纳粹党纲领的投机性,这种纲领与施米特的“距离”,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可惜的是篇幅不长,战前日德的比较没有展开,读者在思考两位学者揭示的历史情况——两国宪政常态的被动性与保守性,和特殊境况下向激进性甚至极端性的突转——背后的逻辑时,仍然似雾里看花。 (展开)
0 有用 Sternhaufen 2025-10-19 16:16:21 上海
还原观念和社会语境的实操示范,基本没半句废话,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