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你好,陌生人》是知名人类学家项飙领衔的一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剖析之作。本书以“如何看见陌生人”为话题切入点,通过与多位跨领域学者的深度对话,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重新发现他人,重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连接。
从画家刘小东对身边陌生人内在生活感的观察,到犯罪研究者何袜皮对城市中的陌生人保安群体的研究,从纪录片导演李一凡镜头下选择自我陌生化的杀马特,到社区营造实践者刘悦来带动陌生人一起做点事情的花园实验,再到“网红”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对园区“以动物为中心”的设计改造,本书从不同角度切入“陌生人”这一主题,揭示了陌生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后的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度透明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陷入“陌生化”的困境,对身边的人与事失去了好奇心,甚至逐渐变得无感。书中不仅反思了这种“陌生化”带来的这种孤独与疏离,还...
《你好,陌生人》是知名人类学家项飙领衔的一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剖析之作。本书以“如何看见陌生人”为话题切入点,通过与多位跨领域学者的深度对话,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在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重新发现他人,重建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连接。
从画家刘小东对身边陌生人内在生活感的观察,到犯罪研究者何袜皮对城市中的陌生人保安群体的研究,从纪录片导演李一凡镜头下选择自我陌生化的杀马特,到社区营造实践者刘悦来带动陌生人一起做点事情的花园实验,再到“网红”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对园区“以动物为中心”的设计改造,本书从不同角度切入“陌生人”这一主题,揭示了陌生人在当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后的社会变迁。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度透明化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陷入“陌生化”的困境,对身边的人与事失去了好奇心,甚至逐渐变得无感。书中不仅反思了这种“陌生化”带来的这种孤独与疏离,还提出了构建“安生式”的思考方式的可能性。本书通过鲜活的对话与实践,尝试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物的关注,引导人们重新找回对身边人的感知与理解,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和行动点。
你好,陌生人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硕士学习,1998年受邀免试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读社会人类学博士,200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2015年成为牛津大学教授,现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 村”的生活史》(修订版)(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Global “Body Shopping”(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获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文版《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合编Return: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学出版社,2013年),与《单读》主编吴琦合著《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硕士学习,1998年受邀免试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读社会人类学博士,200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2015年成为牛津大学教授,现为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 村”的生活史》(修订版)(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Global “Body Shopping”(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获2008年度美国人类学协会安东尼·利兹奖,中文版《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合编Return: Nationalizing Transnational Mobility in Asia (杜克大学出版社,2013年),与《单读》主编吴琦合著《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发表论文多篇,曾获2012年威廉·L. 霍兰德奖(William L. Holland Prize)、英国科学院中期职业发展奖等。
刘小东,艺术家,代表作《你的朋友》《三峡大移民》
何袜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人类学博士,作家,公众号“没药花园”主理人
李一凡,艺术家、纪录片导演,代表作《杀马特我爱你》《淹没》
刘悦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社区花园发起人
沈志军,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动物园创新设计实践者
贾冬婷,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段志鹏,设计师,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目录 · · · · · ·
透明,不透气 006
认可和认得:作为陌生人的小镇做题家 014
反向共情 020
不能安生的陌生人,如何安生式地思考? 023
第一章
看人不是看相,看的是内在的生活感
项飙对话艺术家刘小东
“生活”跟“活着”不一样 034
诚恳就是不停地矫正自己 040
分类的目的,在于看见具体的人 047
看身体,看一个生活积淀出来的人 049
酷,就是敢于下判断,而且下的判断非常准确 053
生活样式下面,还有没有生活 057
线上是观点和观点的打架,线下是人与人的交流 060
今天的生活,同时面临着意义过剩和意义缺失 063
重复地工作,就像重复地吃饭一样 066
第二章
我们怕的是亲密关系还是陌生人
项飙对话“没药花园”主理人何袜皮
身边的安全和摆脱的愿望 072
对陌生人的戒备和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077
陌生化和靠切割解决问题 078
寄居蟹人格,表面是“你需要我”,其实是“我需要你” 083
保安群体:典型的“熟悉的陌生人” 085
危险是对“被污染”的恐惧 086
保安的自我价值感很低 092
恐惧成了一种会员制 097
盲盒式生活是恐惧的另一面 105
第三章
在流水线上没有历史,做杀马特才有
项飙对话纪录片导演李一凡
为什么拍摄杀马特 112
自黑不是杀马特 113
杀马特是个家族,是个意义空间 115
杀马特和“屌丝”不一样 118
暴富、抱负、报复 122
难以进入的宿舍 124
陌生和陌生化的区别 126
快手上的杀马特 12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急迫 132
杀马特和父辈的隔阂能化解吗 139
知识与所处环境的断裂 142
到他们生活的现场去 144
年轻人如何对自己的生活形成一套解释 146
为什么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没有质感 149
第四章
为什么陌生的花园会带给我们喜悦
项飙对话社区营造实践者刘悦来
重建附近,“把手”很重要 156
社区花园是一种照顾 162
怎么处理花园里的麻烦 167
当你真正要去突破的时候,开始行动就好 169
花园再小,也要有个名字 172
植物的逻辑,不是折叠,是展开 177
“小”往往更有韧性,来克服脆弱性 181
中国的社区营造,需要看见附近 187
第五章
在动物园看动物,其实也是在看自己
项飙对话“百兽之王”沈志军
红山动物园有什么不一样 19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万物皆通 198
怎么看动物 201
人类用范畴把世界打包,动物有自己的一套 207
通过谈论动物,人和人的关系也可能会变化 215
尊重意味着我们要持续地注意,每次看都看到新东西 224
和谐取食与优胜劣汰 227
不把人类当中心,反而使我们有更丰富的感触和思考 229
第六章
“你好,陌生人”是“附近的消失”议题的延续
跟陌生人交往,是一种场景阅读,是对自己生命经验的调动 239
找到具体的把手,感受生命过程的意义 245
代际关系中的陌生:跟逐渐老去的父母对话 250
病了,才看到完整的自己 254
年轻人“玻璃心”,是一件好事情 258
生活就是各种各样的“非必要” 261
别人的魅力和力量,其实来自你自己 264
后记 “制造”对话场
从“看见附近”到“看见陌生人” 269
“用心栽花”与“无心成柳” 271
放大对话场 276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认可是单向的,是系统对个体的判断,追求认可的个体无法对系统产生影响。而认得是双向的。认得必须通过双向的交流来实现;认得给人们带来的尊严感,不来自表扬和奖励,而来自交流过程的真诚性。认得的双向意味着,如果我们不认得别人,我们也不能够感知到别人对我们的认得。这也意味着,我们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不只来自别人对我们的认得,其实也来自我们对别人的认得。这是因为,在认得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打开,要在唤起自己的经历和情感的过程中去认得别人。认得的“得”,不仅是指对别人有新的理解,也是指自己对自己有新的心得。我们对别人的认得、别人对我们的认得、我们对自己的认得,是浑然一体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认可和认得:作为陌生人的小镇做题家 014 -
我们看人的能力越来越弱。对周边的人熟视无睹,对远方的很多东西会非常投入,因为我们可以用想象的关系来定义远方的事情。但是周边的人、站在面前的那个人,越是活生生的,有时候越让人觉得不安、恐惧。他不知道这个具体的人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可能会干扰他对世界的想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你好,陌生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你好,陌生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你好,陌生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7 条 )
走到线下的场域,重新理解陌生
> 更多书评 57篇
论坛 · · · · · ·
| 虽然但是 | 来自佛楼米 | 2025-07-18 02:39:35 | |
| 社会人文类的书籍要多出 | 来自刺猬葵 | 2025-06-22 09:56:34 | |
| 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评书... | 来自麒麟 | 2025-06-10 10:34:37 | |
| 关于对话形式的书籍 | 来自大棚里的甘蔗 | 2 回应 | 2025-06-07 06:52:2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读过的书 做一个有灵魂的明媚女子 (辰夕少女心)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文化,思潮与政见 (皇甫杰)
- 时代风貌:阶段与节点 (🦉的瓦涅密)
- 书单|2025年读漏记 (思郁)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6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你好,陌生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丑橘香波 2025-06-30 11:46:19 北京
整体有点不明所以,没讲出来什么很特别的东西,但一些小点还是有启发的
4 有用 雪后天气晴 2025-06-22 22:49:21 江苏
小镇做题家从小被告知:离开家乡是你要追求的首要目标,于是家乡是陌生的;老师父母和自己构造出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人,于是“我”变成了空心人,自我是陌生的;为了逃离家乡,一直生活在简化甚至切断生活关系的状态下,于是生活是陌生的。 对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不了解,于是对陌生人戒备,对亲密关系恐惧。恐惧不是事务性的,是总体性的生存感知,是弥漫式的。 在流水线上没有历史,只有做杀马特才有历史。杀马特对自我的... 小镇做题家从小被告知:离开家乡是你要追求的首要目标,于是家乡是陌生的;老师父母和自己构造出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人,于是“我”变成了空心人,自我是陌生的;为了逃离家乡,一直生活在简化甚至切断生活关系的状态下,于是生活是陌生的。 对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不了解,于是对陌生人戒备,对亲密关系恐惧。恐惧不是事务性的,是总体性的生存感知,是弥漫式的。 在流水线上没有历史,只有做杀马特才有历史。杀马特对自我的定位是否定的,现实的绝望是直观的,但是他们又有梦想,想证明自己存在过。 知识是在与现实的断裂处产生的,不要被理论填满大脑,让肉身经验冲击自己,看见附近,理解附近,把人放在背景里看。 很喜欢社区花园这个概念 跳出“非必要”的怪圈注意力是自己的别让别人控制,自己定义什么是必要 别人的魅力其实来自自己 (展开)
31 有用 快乐鸟兜兜 2025-06-18 21:35:16 浙江
我讨厌这样有些居高临下的讨论
130 有用 默尔索小姐 2025-06-19 12:54:18 北京
序言比剩下五篇访谈加起来含金量还高
9 有用 风雪凌尘 2025-06-15 20:47:11 北京
获得了许多启发,尤其是感觉到对他人,对陌生人的一种好奇、共情与善意。对世界的信任也会让我们自己的生命更加绽放。然后就和在这本书下相聚的各位书友们打个招呼吧:你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