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五段苦难与希望交织的真实经历
引出关于污名、诊断、病因、妄想与药物治疗的讨论
揭开“精神分裂症”的真相
探讨精神病学的核心
直面精神卫生领域的混乱现状
这场交流,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
编辑推荐:
◎一部前精神卫生护士的剖白之作,娓娓道出五段苦难与希望交织的真实经历
被通缉的撰稿人、将成为救世主的士兵、被药物囚困的青春期少年、被圣母玛利亚选中的母亲、被幻听摧毁的护士,当他们被焦虑、妄想、恐惧纠缠,当他们的信念与现实世界解离,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又该如何自处?
作者南森·法勒采访了一些“精神分裂症”的亲历者,或是患者本人,或是患者家属。这些精神病性症状似乎让“患者”奔逸的思绪脱离了真实世界,而被留存下来的躯体却需要承受着厚重的痛苦。一部分人通过专业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暂时与这些症状和平共处,他们的经验值得有相似经历的读者借鉴;另一部分人则已经离去,这些不幸...
五段苦难与希望交织的真实经历
引出关于污名、诊断、病因、妄想与药物治疗的讨论
揭开“精神分裂症”的真相
探讨精神病学的核心
直面精神卫生领域的混乱现状
这场交流,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
编辑推荐:
◎一部前精神卫生护士的剖白之作,娓娓道出五段苦难与希望交织的真实经历
被通缉的撰稿人、将成为救世主的士兵、被药物囚困的青春期少年、被圣母玛利亚选中的母亲、被幻听摧毁的护士,当他们被焦虑、妄想、恐惧纠缠,当他们的信念与现实世界解离,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又该如何自处?
作者南森·法勒采访了一些“精神分裂症”的亲历者,或是患者本人,或是患者家属。这些精神病性症状似乎让“患者”奔逸的思绪脱离了真实世界,而被留存下来的躯体却需要承受着厚重的痛苦。一部分人通过专业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暂时与这些症状和平共处,他们的经验值得有相似经历的读者借鉴;另一部分人则已经离去,这些不幸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剥开猎奇与未知的外皮,探讨精神病学的核心,消弭“精神分裂症”的污名与偏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数据,全球至少有2400万人受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能享受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此外,医学诊断往往拥有颠覆日常生活的力量,那些陷入“精神分裂症”泥淖的人,除了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会因为污名再次受到伤害。对此,作者提出:“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用于理解它的理论可以用来解读整个精神卫生领域。”他从真实故事入手,引出关于精神疾病的污名、诊断、成因、妄想与幻觉、治疗用药等重要问题的探讨,用科学、理性、开放的态度破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误解,并号召所有人参与这场与我们的精神健康息息相关的交流。
◎2019年大焦虑奖作品 × 星期日泰晤士报2019年年度图书 × 2020年英国福里奥文学奖长名单作品
本书是畅销小说作者南森·法勒继《坠落之愕》后的非虚构作品,获2019年大焦虑奖,入选星期日泰晤士报2019年年度图书与2020年英国福里奥文学奖长名单。作为一名有资质的精神卫生护士,法勒以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释妄想、幻听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成因、感受,同时,他以专业的视角,犀利的思考分析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现状与不足,鼓励大众更加科学地认识精神疾病,推进对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2024年布克奖得主萨曼莎·哈维评价本书:“本书是如此智慧,又是如此清晰深刻,作者对主题的把握如此温和……它实在是太出色了,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主题的开创性作品。”
🎙️
名人媒体推荐:
精神分裂症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精神病学的核心地带,是因为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理解与治疗的探索几乎可以用来定义整个精神病学学科……非常有趣……法勒为这个看起来复杂混乱的命题带来了有序且富有人性的解读。
——保罗·布罗克斯,《文学评论》
这是一份关于当代精神卫生实践有力且详尽的记述……精神卫生领域是‘复杂而混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它意义的追寻。这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号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这种探索和交流中来。
——伊恩·克里奇利,《星期日泰晤士报》
本书是如此智慧,又是如此清晰深刻,作者对主题的把握如此温和……它实在是太出色了,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主题的开创性作品。
——2024年布克奖得主,萨曼莎·哈维
✨
获奖情况:
2019年大焦虑奖
星期日泰晤士报2019年年度图书
2020年英国福里奥文学奖长名单
📖
内容简介:
作为精神卫生护士,南森·法勒通过工作和写作的机会遇到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他们的亲属。通过这些人,法勒接触到了关于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一些真实故事,这其中有些充满遗憾和绝望,有些依然带有光明和希望。在每个故事之后,法勒还对精神疾病的社会偏见、诊断方式、成因、治疗等进行深入探讨,破除大众对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的误解与偏见。
倾听疯狂的声音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著者简介:
南森·法勒,作家,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创意写作讲师,曾作为精神卫生护士在一家精神病院工作。著有小说《坠落之愕》,荣获科斯塔年度图书奖、贝蒂查斯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通俗小说奖和美国作家协会最佳小说奖,跻身《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行列,已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姚瑞元,女,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心理学硕士,接受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长程培训,曾供职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临床心理实验室,现在互联网领域从事数据分析工作。
目录 · · · · · ·
疯狂的语言(以及在我们的交流之初) 3
自由撰稿人 23
自知力 49
污名与歧视 57
士 兵 71
诊 断 97
母 亲 117
病 因 151
社 区 177
妄 想 203
化学药品治疗 221
掌管钥匙的人,接受管理的人以及他们听到的声音 245
离开核心地带 269
致 谢 275
注 释 27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收入不均到底是通过哪种途径对人类精神状态施加了影响,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好像在与他人的关联中本能地觉察到自己的地位,也就是说,贫穷在剥夺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价值感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致命一击。13 毫无疑问,身处经济阶梯最底端的那些人面临着最严酷的生存境遇,然而,对于生活在不平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不平等就是精神压力和精神痛苦的根源,这与你自身的生活水平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允许失败者的存在,那也不会有什么赢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病 因 151 -
据报道,精神病患病率最高的是位于丹麦的格陵兰人,患病率较高的还有移民到瑞典的芬兰人,以及移民到澳大利亚的英国人、德国人、波兰人和意大利人。辛格指出,这是一个社会歧视和社会逆境的问题。移民群体更有可能面临着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的重复体验,辛格称之为“社交挫败”。甚至有证据显示,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多次搬家或换学校,即使这种频繁变动发生在同一国家内,也会增加其罹患精神病的风险。辛格解释道:“孩子每一次换学校,就意味着离开他的同伴和社会支持网络,然后作为一个外来者重新开始。而这种作为外来者的长期体验,被认为与精神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病 因 151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倾听疯狂的声音"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倾听疯狂的声音"的人也喜欢 · · · · · ·
倾听疯狂的声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读书【倾听疯狂的声音】喜爱指数:四星半:重新认识精神分裂症,某种神秘的生存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倾听疯狂的声音 作者: [英]南森·法勒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被误解的精神分裂症 原作名: This Book Will Change Your Mind About Mental Health 译者: 姚瑞元 出版年: 2025-2 页数: 304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1184733 这本书还... (展开)“他站在悬崖边,再往前一步就会坠入深渊。”
倾听疯狂:打开被禁锢的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这个理性至上的时代,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被粗暴地贴上“疯狂”的标签,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地带。《倾听疯狂的声音》的作者南森·法勒通过五段真实故事的叙述,不仅带领我们深入感受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作为患者亲属的艰辛与挣扎。作者在书中探讨了精... (展开)这不止是一种命名,而是一种身份限制
> 更多书评 49篇
论坛 · · · · · ·
| 该书英文原版于2019年 | 来自喵呜 | 2025-03-03 16:00:5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Faber & Faber (2019)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授权出版:非虚构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书架 之 心理学架 (八月的可乐)
- 「后浪2025书目」 (后浪)
- 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 (向北向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倾听疯狂的声音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elanie 2025-03-19 23:46:24 江苏
翻译很好,流畅通顺。本书通过五个案例为外行人展示了精神分裂症的几个重点研究对象,包括精神病症的诊断治疗、妄想幻觉的产生机制等,是一本很详实的纪实类科普读物。
0 有用 Nicole-Xiaoye 2025-04-29 20:11:27 上海
①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源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②女巫🧙♀️是一种定义,按照这个定义找到了女巫,就能证明她真的存在吗?同样,精神把分裂症,视为一种人格/性格或神秘的生存方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③幻觉和妄想→不过是健康思维策略的延伸,它的目的在于确保我们自身的安全。
0 有用 BLASTILL🌼 2025-03-06 21:14:29 上海
基于西方世界患者的体验、想法及应对方式。《倾听疯狂的声音》从精神疾病的污名、诊断、成因,以及妄想和幻觉,精神病药物,这几个角度,撬动了大众认知中对精神疾病及其相关名词的认知。试图探讨精神病学的“核心”,减少对“精神分裂症”的污名。 具体的人从他们被诊断的疾病标签中剥脱而出,精神分裂这个诊断本身不在如其严肃的名称一样可怖,读者从文本中读到的是,在“幻想”生活中挣扎,不断摔倒又站起自由撰稿人;在复杂的... 基于西方世界患者的体验、想法及应对方式。《倾听疯狂的声音》从精神疾病的污名、诊断、成因,以及妄想和幻觉,精神病药物,这几个角度,撬动了大众认知中对精神疾病及其相关名词的认知。试图探讨精神病学的“核心”,减少对“精神分裂症”的污名。 具体的人从他们被诊断的疾病标签中剥脱而出,精神分裂这个诊断本身不在如其严肃的名称一样可怖,读者从文本中读到的是,在“幻想”生活中挣扎,不断摔倒又站起自由撰稿人;在复杂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无力地沉湎于酒精最终倒下的青年和他心碎又无力的母亲;生活一度陷入贫困,生长在他人的不解中,跌宕地拉扯孩子长大的母亲。 (展开)
0 有用 苏民 2025-03-03 19:58:40 浙江
花了大篇幅的几个案例都令人非常难过。会有这样一个书名说明误解和歧视有被意识到,但仍没有得到任何解决。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经历的是一个不断失权的过程,而诊断和隔离治疗都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只有较高功能的患者具有为自身发声的能力,一旦丧失社会功能和社会属性,这个群体就只是在挣扎着一步一步走向毁灭。
0 有用 明亮的星 2025-03-10 02:26:59 北京
写得比较细碎,应该是收集了不少资料。没有明确对“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与各种结论,因为这种症状本身就没有得出确论。很多问题和描写记录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