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李里峰与李红涛的两篇极佳,前者将脉络勾勒得清楚,后者将经验展开得细致。其他的好像是应付交差。
编者开头的理论写的很好,不过似乎起的太高了,后面有一些差了口气
四辑12篇文章,以不同的选材角度聚焦历史事件之记忆和书写,探究历史真实与历史表象之间的关联、纠缠和张力。论述深浅不一,用作者标记一下自己读后颇有收获的几篇:李里峰(从时间—事件、过程—事件、关系—事件、结构—事件四个维度,对事件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认识论反思);范鑫(结合时代社会背景,以韦伯、《斯通纳》、顾颉刚为个案,探讨学者与学术、社会的关系);李红涛(借助跨文化记忆和日本→美国→中国之记忆旅行的概念,以《朝日新闻》1986-1987年陆续发表并汇编成册的投书集《战争》为研究材料,对三国各自的战争记忆体制等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反思);于京东(以查理九世1564年的环游法兰西之行和路易十四1659年的南方之行为案例,从整个过程以及文本、图像这两个媒介载体的视角,探讨绝对主义的空间表象及其治理意涵)。
李里峰老师和王楠老师的都不错,其他的不好说 方君璧这个也可以啊
> 新史学(第十七卷)
2 有用 芒鞋 2024-10-06 22:38:25 湖北
李里峰与李红涛的两篇极佳,前者将脉络勾勒得清楚,后者将经验展开得细致。其他的好像是应付交差。
0 有用 L'héritiers 2025-04-21 18:17:06 湖北
编者开头的理论写的很好,不过似乎起的太高了,后面有一些差了口气
0 有用 一颗橙 2025-05-04 20:37:27 内蒙古
四辑12篇文章,以不同的选材角度聚焦历史事件之记忆和书写,探究历史真实与历史表象之间的关联、纠缠和张力。论述深浅不一,用作者标记一下自己读后颇有收获的几篇:李里峰(从时间—事件、过程—事件、关系—事件、结构—事件四个维度,对事件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认识论反思);范鑫(结合时代社会背景,以韦伯、《斯通纳》、顾颉刚为个案,探讨学者与学术、社会的关系);李红涛(借助跨文化记忆和日本→美国→中国之记忆旅行的概念,以《朝日新闻》1986-1987年陆续发表并汇编成册的投书集《战争》为研究材料,对三国各自的战争记忆体制等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反思);于京东(以查理九世1564年的环游法兰西之行和路易十四1659年的南方之行为案例,从整个过程以及文本、图像这两个媒介载体的视角,探讨绝对主义的空间表象及其治理意涵)。
0 有用 及格 2025-10-02 18:55:36 江苏
李里峰老师和王楠老师的都不错,其他的不好说 方君璧这个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