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讲德国史学界在19世纪末到二战前的部分比较精彩,可以当成了解此领域的入门读物。大致仍是在「描述历史过程以使之体现『深刻的科学,或抽象、科学的「客观性」』」与「你不能以冷血的方式去理解,而是要用情感和热忱」二者之间的纠结。不过话说回来,越来越觉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就是提供情绪价值。你(我)高兴就好。
多向的历史因为多向的人。
水准一般。
个人读来“现状与前景”一章最好。回顾从学路程的同时,明白地讲述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大体上是后现代的,除开折衷方面,认为解构仍要回到建构的基础上,即关注原始档案,注重一手文献,而不要陷入虚无主义、信息过载带来的碎片化这一点颇具历史感。 其余章节以国家及其代表性史学进行梳理,文字清晰全面,材料丰富。阅读时参考之前看过的史学史著作,互补增益。 大约是书写习惯与翻译相叠加,读起来像在听病榻老人的絮叨,费力气。
> 多向的历史
1 有用 朱颐钊 2025-07-11 17:51:04 福建
讲德国史学界在19世纪末到二战前的部分比较精彩,可以当成了解此领域的入门读物。大致仍是在「描述历史过程以使之体现『深刻的科学,或抽象、科学的「客观性」』」与「你不能以冷血的方式去理解,而是要用情感和热忱」二者之间的纠结。不过话说回来,越来越觉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就是提供情绪价值。你(我)高兴就好。
1 有用 Creative 2025-07-07 15:06:16 广西
多向的历史因为多向的人。
0 有用 智术师2.0 2025-10-20 20:30:43 湖北
水准一般。
2 有用 長樂無極 2025-06-18 16:11:35 湖南
个人读来“现状与前景”一章最好。回顾从学路程的同时,明白地讲述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大体上是后现代的,除开折衷方面,认为解构仍要回到建构的基础上,即关注原始档案,注重一手文献,而不要陷入虚无主义、信息过载带来的碎片化这一点颇具历史感。 其余章节以国家及其代表性史学进行梳理,文字清晰全面,材料丰富。阅读时参考之前看过的史学史著作,互补增益。 大约是书写习惯与翻译相叠加,读起来像在听病榻老人的絮叨,费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