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比较研究 (🦉的瓦涅密)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 知识管理数字化----数字化核心5 (小毛叔)
- EA融合企业与系统的认知----数字化支柱Ⅰ (小毛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年长大师和年轻天才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花城出版社 2024-06-11 17:31:17 广东
年少有为vs大器晚成,伟大艺术家们取得成就的年龄为何有所不同?
1 有用 没事老想学猫叫 2025-06-15 22:39:59 上海
虽然书里面的分析对象都是艺术创作者,但作者也指出,这两种创作模式实际上根源于对应的性格特征。所以阅读时很容易不自觉地开始对号入座,判断出自己在实验型-概念型这段光谱上更偏向于哪一端。 在大多数时代,概念型创作者比实验型创作者更容易崭露头角,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短期来看,在世俗评价体系中,概念型天才无疑占尽先机,但从更长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纪增长、经验累积,实验型大师的创造力曲线逐步上扬。 概念型创... 虽然书里面的分析对象都是艺术创作者,但作者也指出,这两种创作模式实际上根源于对应的性格特征。所以阅读时很容易不自觉地开始对号入座,判断出自己在实验型-概念型这段光谱上更偏向于哪一端。 在大多数时代,概念型创作者比实验型创作者更容易崭露头角,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短期来看,在世俗评价体系中,概念型天才无疑占尽先机,但从更长的生命周期来看,随着年纪增长、经验累积,实验型大师的创造力曲线逐步上扬。 概念型创作者需要面对年龄带来的自由度衰减,实验型创作者则要做好和不确定性长期缠斗的准备。 读到后面越来越觉得,实验型创作者最好的作品是他们西西弗斯般日复一日推石上山的姿态,而概念型创作者最动人的则是以过人的敏捷纵身一跃,像猫一般灵巧地捕到猎物。 (展开)
0 有用 弥思绿 2025-09-13 16:24:20 云南
核心是明了的,但实在不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