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改变日本历史学发展的名著,理解中世纪日本的必读经典。
在非农业群体与边缘区域中,寻找拒绝世俗权力的人及其原理。
无缘、公界、乐,是表达日本中世纪“自由”的三个古老词语。作者从江户时代可斩断婚姻关系的东庆寺出发,连缀零星史料,揭示出中世纪日本存在大量自由区域与人群,它们享有免交租税、自由通行等权力,不受领主直接权力性、军事性威胁。作者追溯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逐一探究山林、集市、墓地、游历匠人、金融业者、女性等区域或人群身上的“无缘”性,勾勒出这一原理发展、衰微之过程。随着国家权力对人民生活的渗透,自由变成束缚,无缘之人沦作贱民。
本书跳脱国家权力主导的叙述框架,将长久被忽视的非农业群体推上历史主舞台。它以炫目迷人的叙述,提醒我们除了教科书上的那种文明进程、历史发展规律外,还有另一种人类史的规律。拒绝占有、拒绝私人隶属的“游首浮食之辈”,正是抵制世俗权力...
改变日本历史学发展的名著,理解中世纪日本的必读经典。
在非农业群体与边缘区域中,寻找拒绝世俗权力的人及其原理。
无缘、公界、乐,是表达日本中世纪“自由”的三个古老词语。作者从江户时代可斩断婚姻关系的东庆寺出发,连缀零星史料,揭示出中世纪日本存在大量自由区域与人群,它们享有免交租税、自由通行等权力,不受领主直接权力性、军事性威胁。作者追溯这种现象背后的原理,逐一探究山林、集市、墓地、游历匠人、金融业者、女性等区域或人群身上的“无缘”性,勾勒出这一原理发展、衰微之过程。随着国家权力对人民生活的渗透,自由变成束缚,无缘之人沦作贱民。
本书跳脱国家权力主导的叙述框架,将长久被忽视的非农业群体推上历史主舞台。它以炫目迷人的叙述,提醒我们除了教科书上的那种文明进程、历史发展规律外,还有另一种人类史的规律。拒绝占有、拒绝私人隶属的“游首浮食之辈”,正是抵制世俗权力的高贵之人。
当我们试着将自我投射到这种“无缘原理”中时,又该如何赋予在“文明”外皮之下延续的现代社会以意义?
——笠松宏至
无缘·公界·乐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网野善彦
1928—2004,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日本社会史研究开创者之一。东京大学文学院毕业,历任名古屋大学助教授、神奈川大学特任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中世史,关注非农业群体,著有《中世东寺与东寺领庄园》《无缘•公界•乐》《蒙古袭来》《日本中世的非农业民与天皇》《日本社会的历史》等,另有《网野善彦著作集》19卷行世。
目录 · · · · · ·
第二章 江户时代的断缘寺 007
第三章 若狭的奔入寺—万德寺的寺法 017
第四章 周防的“无缘所” 025
第五章 京都的“无缘所” 033
第六章 无缘所与氏寺 041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江户时代的断缘寺 007
第三章 若狭的奔入寺—万德寺的寺法 017
第四章 周防的“无缘所” 025
第五章 京都的“无缘所” 033
第六章 无缘所与氏寺 041
第七章 公界所与公界者 045
第八章 自治城市 055
第九章 一揆与总 065
第十章 十乐之津与自由市场 073
第十一章 无缘、公界、乐 079
第十二章 山林 091
第十三章 市场与宿所 097
第十四章 墓地与禅律僧、时众 107
第十五章 关渡津泊、桥与劝进上人 115
第十六章 仓库、金融与圣 125
第十七章 游历的“职人” 133
第十八章 女性的无缘性 143
第十九章 寺社与“不入” 151
第二十章 作为“庇护所”的家 161
第二十一章 “自由”之平民 169
第二十二章 未开化社会的庇护所 175
第二十三章 人类与“无缘”原理 181
后 记 189
补 注 193
补论一 城市成立之地—江心洲、河滩、水滨 261
补论二 集市之场所—和平与自治 273
补论三 初穗、出举、关税 277
补论四 植田信广氏《关于中世前期的“无缘”》 283
增补版后记 289
解说 291
注 释 29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一立场发现了特别是在近代以前被称作「公」的概念,或者与之相对的「自由」背后存在的私人所有阴影,全力揭露出所谓「公」「自由」只是幻象,是统治者为了贯彻统治的欺骗说法。仅就阶级社会而言,这一观点无疑精确地冲击了真理的一面。贯彻这一思考方向,则战前要求「克己奉公」的皇国史观等「公」的虚伪性就显露无遗。对羽仁五郎氏那样以观念性的、理想化的「西欧自由」来把握城市之「自由」的尝试。在战前,这是人们的心灵支柱一也无疑构成了有效批判。对于当前流行的欺骗性的「公」,实际上我们也必须要以更严厉 的态度对待。而在学术上,探明大名与富商的个体性从属关系、城市下层市民的实际情况、宗教性领主身上也贯穿着的主从制性关系等问题,无疑也是重要的研究任务。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公」决不能被全部视作「幻想」、视作「欺骗」。即使它因统治者的奸诈狡猾——「意识形态操作」——而作茧自缚,但迫使统治者无论如何都要采取「公」这一形式的力量,依然存在于社会深处、人民生活本身之中,并从中涌现出来。我认为它深深植根于原始、太古人民的本源性「自由」之中。不仅如此,同样是「公」,我们必须也要意思到「公界」绝未成为「公权力」。前文提到「无缘」「公界」「乐」是民众对这一「自由」的自觉、有意识的表达,就出于这一意义,那里面没有天皇的影子。 那么,如果刚才的视角过于拘泥于「公」的欺骗性,甚至连这一事实都予以否认,结果就只剩下对人民的绝望,或者对俗不可耐的人民的轻侮,以及津田左右吉氏用一生持续批判的那种未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的「知识分子」特有的傲慢了。我认为这本来就是与学问也即科学相去甚远的姿态,若是某天人们认为持有这种姿态才是「科学的」那我只能对这种傲慢的「科学的历史学」抱以决定性的不信任。因为这一姿态从一开始就关闭了津田氏那种真正克服天皇观的道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 寺社与“不入” 151 -
考虑到“家”、家宅被认为具有“无缘”特质的事实,以及中世时正妻常常被称作“家女”、现在很多地方仍称主妇为“イヘトジ”(家刀自)及“エヌシ”(家主)等,则可以说这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女性的“无缘性”。 实际上如第一章所述,近世的断缘寺就是尼寺。作为镰仓时代的庇护所,京都西八条著名的大通寺也是由将军源实朝的遗孀八条尼宣布为庇护所的。中世的尼寺是否特别具有这样的功能仍待今后研究,但在我看来,女性的“无缘”特质与此有关。 此外,前文提及禅律僧、时众或童名之人作为将军、大名的亲信而参与政治、诉讼,但如前述《建武式目》第八条“禁止权贵及女性、禅律僧干涉事”所示,女性也同样位列其中。如此来看,女性与禅律僧等人一样,自然也可视为“无缘”之人。 或许这是由女性的“性”本身的特质决定的。神职人员多是女性,市、桥等的祭神是市姬、桥姬等女性神,自室町时期至近代出现的“幽灵”中女性特别多,自近世后期至明治时期陆续诞生的民间新兴宗教的教主多数仍是女性,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可能通过考虑女性“性别”本身的“无缘性”特质、“圣”性特质得出某种解答。 我认为,女性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揭示这一点。上述女性的特质与“无缘”的原理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衰弱。这正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过程中的一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十八章 女性的无缘性 14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无缘·公界·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缘·公界·乐"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缘·公界·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视域值得肯定,泛化尚待检验
20240722-26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平凡社 (1996)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0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 日本的思想 (历史理性)
- , (Nomad)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普照)
- 书单|待读 (Moyocoyan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5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缘·公界·乐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桑德韦格 2025-05-11 12:15:01 上海
完全刷新了我对中世史和日本史学界的看法,中世无缘的生命力也狠狠打了很多另类右学说的脸。 我现在在想古典时代的家政是不是也算类似无缘的概念
5 有用 苦影 2024-02-16 15:53:16 湖南
如同网野其他著作对《一遍圣绘》中的僧人游女所作的描述那样,本书同样构建了一个十分迷人的边缘世界:不入权、免除地租诸役、保证自由通行权、和平、从私人隶属关系中获得“解放”、借贷关系失效、否定连坐制、老若组织……虽然此著的论述框架稍显粗犷(比如在“无缘”概念本身还处在建构的含糊阶段时,便将“公界”“乐”绑定一处形成三位一体,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但考虑到作者试图对话的上世纪日本史学界偏好上层史的整体倾向... 如同网野其他著作对《一遍圣绘》中的僧人游女所作的描述那样,本书同样构建了一个十分迷人的边缘世界:不入权、免除地租诸役、保证自由通行权、和平、从私人隶属关系中获得“解放”、借贷关系失效、否定连坐制、老若组织……虽然此著的论述框架稍显粗犷(比如在“无缘”概念本身还处在建构的含糊阶段时,便将“公界”“乐”绑定一处形成三位一体,实在让人难以信服),但考虑到作者试图对话的上世纪日本史学界偏好上层史的整体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书中部分看似“矫枉过正”的结论了:相比胁田氏以市场私有制逻辑解释“无缘”地的金融活动,或近代学界认为中世前期的“职人”是整体上受到蔑视的卑下阶层,以及认为中世女性长期缺乏经济政治地位的近代认知,网野更倾向于以中世时尚有相当力量的“无缘”观念重审这些长久统治学界的共识。(余见转发) (展开)
6 有用 AA想吃蛋挞王哥 2023-10-28 12:15:22 山东
风能进,雨能进,信长秀吉不能进.jpg。“古老自由”和“无所属”,民俗学关怀,突破公权力-国家论,对多元化秩序(法原理)的探寻。不禁令人想起神圣空间、山中六朝。之前读《日本社会的历史》就对中世部分的流动性与自由很感兴趣,标记过本书,这次总算读到了。习惯了编户齐民的世界,再看这种书确实感觉有点奇妙。“但是,我认为先生真正厉害之处在别的地方。在无缘所、海盗、关卡、割符等实证层面的问题上,无论是否同意都... 风能进,雨能进,信长秀吉不能进.jpg。“古老自由”和“无所属”,民俗学关怀,突破公权力-国家论,对多元化秩序(法原理)的探寻。不禁令人想起神圣空间、山中六朝。之前读《日本社会的历史》就对中世部分的流动性与自由很感兴趣,标记过本书,这次总算读到了。习惯了编户齐民的世界,再看这种书确实感觉有点奇妙。“但是,我认为先生真正厉害之处在别的地方。在无缘所、海盗、关卡、割符等实证层面的问题上,无论是否同意都必须与其理论对峙时,为了要击溃它而倾尽全力时,才首次看到先生刀刃般锋利的思想。”“补注”部分和安良城盛昭的论辩挺有意思。另参永原庆二《20世纪日本历史学》下篇第四章《批判“近代”与社会史研究》。(昨天标了一下好像没标上?) (展开)
2 有用 読む 2024-07-06 23:44:57 北京
还是之前看宫崎骏的访谈才了解了网野史学,棒。
6 有用 伊卡洛斯 2023-10-02 11:24:05 北京
盲信“进步”“成长”是“文明”的同义词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