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忏悔内心挣扎那段确实迷人!不过还是得被斯蒂芬嘲讽“你一辈子除了读一些翻译作品之外,从来不读诗!” 斯蒂芬惧怕的“是比由于对凝聚了二十个世纪权威和崇敬的象征虚假的敬意而造成灵魂上混乱多得多的东西”。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这一反权威路子,他们“不怕孤独,不怕被遗弃,不怕丢掉必须丢掉的一切。不怕犯错误,甚至大错误,一生的遗恨,也许就像永恒一样悠远的错误”。还是回到那句箴言: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
3 有用 Sabina 2024-01-17 15:14:10 浙江
斯蒂芬忏悔内心挣扎那段确实迷人!不过还是得被斯蒂芬嘲讽“你一辈子除了读一些翻译作品之外,从来不读诗!” 斯蒂芬惧怕的“是比由于对凝聚了二十个世纪权威和崇敬的象征虚假的敬意而造成灵魂上混乱多得多的东西”。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哲学家都是这一反权威路子,他们“不怕孤独,不怕被遗弃,不怕丢掉必须丢掉的一切。不怕犯错误,甚至大错误,一生的遗恨,也许就像永恒一样悠远的错误”。还是回到那句箴言: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
2 有用 人民的儿子 2023-12-14 13:16:41 广西
断断续续炫了好几杯奶茶才终于读完。 意识流的写作让人感觉像在作者以情绪为动力编织的情节之河中随波逐流,你不知道会向何处流淌,但总是能获得奇遇,当然,前提是这些情绪对于我来说是可读的。能透过译文感受到作者的文采斐然,青年时期在道德(宗教)与欲望之间痛苦拉扯的经历也十分抓人,只是大量冗余且毫无必要(服务于乔伊斯传记研究者)的注解以及在地性比较强而不太能get到的文化梗和典故让我的阅读体验变得十分艰涩,中段进入复杂的思辨之后便很难再跟上作者的思路了。 当为了读完而读完一本书的时候,结果也许适得其反——合上书页的时候,我并没有获得某种满足感。大概率不会再读乔伊斯了,我还没有和他相遇……
1 有用 rango 2025-06-11 17:03:48 四川
乔伊斯确实写嗨了
1 有用 SuperMario 2024-02-19 21:48:23 黑龙江
从这第一部长篇看,他没有写长篇的天分,人物形象有了可并不突出,思想的表达也有了可并不深刻。后来那部更有名的也一样,去掉那些冗余的修饰和奇特的表现形式,故事的内核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思想的深度远不如某些作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 有用 韶光幻景 2024-01-08 16:20:39 江苏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与追求,一个民族的苦难与希望。
0 有用 南瓜粥 2023-11-30 22:32:04 广东
What am I expecting for
0 有用 底层男爵 2024-10-15 16:58:36 湖南
能从黑云压顶般的宗教威慑加洗脑与诱惑中挣脱出来,乔伊斯不愧是一代反骨仔中的帝王。稍微有点难读,却是比较完美的小说。
0 有用 陳 2024-04-19 20:44:07 广东
在处女的想象力的子宫中,词变成了肉身,艺术家就此生成为了自己的母亲。(高中的印象只有所谓夜访梅赛德斯,也算一种美丽的错误
0 有用 逍遥游 2024-04-14 12:22:04 广东
充分展示了意识流的魅力,尤利西斯勉强读完了但不喜欢,反而是这本书很有情绪共鸣,读书确实是很私人的事
0 有用 Freesia 2024-12-15 11:07:52 江苏
《都柏林人》的两大主题——天主宗教与民族政治——借德达罗斯的意识流动进行了更详细主观的阐述,两本书可以互作补充。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精神自传的作者们,无论詹姆斯·乔伊斯还是托马斯·沃尔夫、纳博科夫,都会陷入一种文化自恋。掌握拉丁文法并不见得就比掌握生火技巧了不起。
3 有用 claire_lynn 2023-07-03 21:43:12 江苏
并没有晦涩难懂也没有那么好读。这个青年形象似乎充盈在近现代欧洲大陆,他们痛苦他们异怪他们想要冲破阴霾的天但是落的身心支离破碎。百年后,或许又有青春的灵魂可以生出共鸣,但是前途仍旧艰难。
1 有用 🥀 2023-10-16 17:22:17 天津
终终终终终于看完了 前半部分跟黑塞《在轮下》同时看可以深刻体会在同一题材上什么是特别讲人话的作者什么是特别不讲人话的作者🙃 一直到中段终于进入斯蒂芬成熟起来的心理意识挣扎才终于觉得像是在读书而不是嚼蜡 后部的思辨渐入佳境 大量繁复的注释可能适合乔学家对乔伊斯生平的研究 但用琐碎的史实不断地打断普通读者的完整阅读真的体验很糟糕 原版倒可能很适合英专生来研究英语各种俚语用法 一位作者写书需要强迫读者通晓其个人经历和大量偏门语法甚至作者并亲自下场解释才能完全读懂(并且人们真的这么做了)你好有本事我服了你
0 有用 zk 2023-10-27 02:05:05 意大利
光鲜亮丽,探讨的宗教和信仰跟东方文化相差太远,深入不下去的感觉。
0 有用 Cardpath 2023-10-11 12:46:23 贵州
那就是沉默,流放和狡黠。
0 有用 人行必 2025-01-27 22:22:35 上海
可读性很弱,文辞阴柔(也许是译者的风格),并非典型的意识流。原文已经用大量宗教隐喻和爱尔兰政治纠葛设置了很大阅读障碍,注释又繁冗不堪。注意到乔伊斯喜欢的两个母题:“行走”(基督受难之路?) & “作为一种圣状的女人”(?)。
0 有用 拧发条的鸟 2025-02-19 02:54:54 四川
这才是乔伊斯最好的小说吧,尤利西斯告诉我乔伊斯技巧上的无人能及,青年艺术家画像让我知道为什么钱德勒会说乔伊斯让整个同时代的小说家黯然无光。
0 有用 抱琴弹向月明中 2025-05-28 11:37:12 浙江
看完了前两章,到对着神父忏悔那里长篇大论的宗教实在看不下去了
0 有用 爱喝咖啡的猫 2025-04-01 17:41:11 上海
晦涩、跳跃的语言让人汗颜。一个生长于宗教、神话与规训,但追求自由与艺术的心灵对我是陌生的,难以亲近。但喃喃出这么多植根于人类悠久文化又令人费解的儒雅之语,同样让我肃然起敬。
0 有用 Raskolnikov 2025-07-15 18:47:31 安徽
童年和上学几篇写的真好
0 有用 zh 2025-09-01 22:24:48 江苏
不喜欢,写得散碎冗长而缺少实感,看似有条主线,却又时时因主角“我”的叙述而遁入虚空,大体几个主题,一个是青年艺术家自教会学校的成长和醒悟,一个是在欲望和宗教戒条之间的挣扎,还有我甚至没注意到的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内容。可读性很弱,拿来当乔伊斯传记的辅助档案姑且可一读,但作为单独作品来说,着实缺少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