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El libro de arena, La memoria de Shakespeare
译者: 王永年 / 陈泉
出版年: 2023-5-15
页数: 200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丛书: 博尔赫斯全集
ISBN: 9787532790395
内容简介 · · · · · ·
* 沙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
* 沙之书变奏曲 & 无限之书AB两面 博尔赫斯小说收山之作
* “我来冒这个险,我接受莎士比亚的记忆。”
本书为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小说合册,收博尔赫斯出版于1975年的短篇小说集《沙之书》和1983年的短篇小说集《莎士比亚的记忆》,是作家最后的且具有连续性的两部小说作品。
其中《沙之书》收十三篇,是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作品。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
《莎士比亚的记忆》收《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蓝虎》《帕拉塞尔苏斯的玫瑰》《莎士比亚的记忆》等四篇,各篇中分别出现的与“我”并存的...
* 沙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
* 沙之书变奏曲 & 无限之书AB两面 博尔赫斯小说收山之作
* “我来冒这个险,我接受莎士比亚的记忆。”
本书为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小说合册,收博尔赫斯出版于1975年的短篇小说集《沙之书》和1983年的短篇小说集《莎士比亚的记忆》,是作家最后的且具有连续性的两部小说作品。
其中《沙之书》收十三篇,是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作品。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
《莎士比亚的记忆》收《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蓝虎》《帕拉塞尔苏斯的玫瑰》《莎士比亚的记忆》等四篇,各篇中分别出现的与“我”并存的另一个“我”、会衍生的蓝色“圆石”、毁灭之后重生的“玫瑰”、进入另一个人记忆的“莎士比亚的记忆”,看似一个个梦境的呈现,实际是博尔赫斯借梦境探求人类的三种能力——记忆、理解、幻想——之间的关联,记忆像是一个洞穴,它并非过去的叠加,而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
★ 《莎士比亚的记忆》,实为《沙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是博尔赫斯经典畅销代表作《沙之书》与续作、变体《莎士比亚的记忆》的合集,也是博尔赫斯小说收山之作。
博尔赫斯本人注解:“‘沙之书’也是同样的想法:一本无限的书,结果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也是极坏的。所以它们应该是有关同一主题的变体:一样宝贵的物件,一份宝贵的赠礼,结果却是可怕的。无疑我还会写其他相同情节的故事,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已经为我的下一本书写了一篇《莎士比亚的记忆》,讲的是一个德国学者拥有莎士比亚的个人记忆——或是被莎士比亚去世前几天的个人记忆所拥有——到最后他仿佛被这无限的记忆淹没了,必须在发疯之前将它传给别人。也就是说,这又是同一个故事,我是在尝试变体。”
★ 《莎士比亚的记忆》是博尔赫斯关于“记忆洞穴”,关于“无限性”“已知与未知”主题的顶尖作品。
“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人的记忆并不是一种加法,它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我就是坠入了这样的洞穴。”
★ 小说集中包括博尔赫斯作品中很少出现的直白描写爱情的故事《乌尔里卡》,评论认为是博尔赫斯献给晚年伴侣儿玉的篇章,开篇引语遵照博尔赫斯遗嘱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他把出鞘的格拉姆剑放在两人中间。”
“我们两人中间没有钢剑相隔。时间像沙漏里的沙粒那样流逝。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
莎士比亚的记忆的创作者
· · · · · ·
-
豪·路·博尔赫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伍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目录 · · · · · ·
3_ 另一个人
15_ 乌尔里卡
23_ 代表大会
51_ 事犹未了
63_ 三十教派
69_ 奇遇之夜
77_ 镜子与面具
83_ 翁德尔
93_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105_ 贿赂
115_ 阿韦利诺·阿雷东多
123_ 圆盘
127_ 沙之书
135_ 后记
莎士比亚的记忆
141_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151_ 蓝虎
169_ 帕拉塞尔苏斯的玫瑰
177_ 莎士比亚的记忆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除了这些一般情况之外,我还要补充我和乌尔夫·西古尔达松的谈话内容,乌尔夫是个不苟言笑的冰岛人。当时我们在乌普萨拉的一座庙宇附近。柴火已经熄灭,墙上的裂隙透进寒气和曙光。外面雪地上有灰狼谨慎的足迹,它们吞噬了用于祭祀三神的异教徒的尸体后,悄然离去。我和乌尔夫像教士们那样先用拉丁语交谈,但不久便改用从世界尽头直到亚洲集市都通用的北方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83_ 翁德尔 -
“我们几世纪前就已放弃了那种航行。宇宙航行固然奇妙,但我们无从逃避此时此地。” 他微微一笑补充说: “此外,任何旅行都属于宇宙范畴。从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和从这里到对面的农场并没有不同。你进人这个房间也是一种宇宙航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93_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莎士比亚的记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莎士比亚的记忆"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关于《马丁·菲耶罗》 6.7
-
- 博尔赫斯教授 8.2
-
- 袋鼠 7.0
-
- 伊西德罗·帕罗迪的六个谜题 6.6
-
- 想象动物志 7.4
-
- 品彻·马丁 7.8
-
- 日耳曼中世纪文学 7.9
-
- 七十五页 7.0
-
- 当卡夫卡迎面走来…… 8.3
莎士比亚的记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 更多书评 4篇
论坛 · · · · · ·
| “篇幅太小无法独立成书”出自上译之口可笑至极 | 来自青山红豆 | 6 回应 | 2025-09-09 16:33:58 |
| 《莎士比亚的记忆》平装是不是快出了 | 来自即食大脑切片 | 2024-04-20 00:24:24 | |
| 写在作品出版前 | 来自上海译文 | 7 回应 | 2024-04-20 00:23:30 |
| 这本书还没出吗 | 来自乔弟 | 2023-03-30 17:30: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
Penguin Classics (2007)8.5分 12人读过
-
岩波書店 (202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kindle 2 (甜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8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莎士比亚的记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俪俪 2024-01-30 17:27:50 上海
“逐渐失明并不是悲惨的事情,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怎么让我想起王小波的“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Anyway,这书对我来说来深奥了。。
1 有用 搞什么呀🤔 2024-01-20 14:29:41 广东
有版权就是好,其实内容就是《沙之书》扩加了4小短篇,然后单独出成《莎士比亚的记忆》。but就算重读了一遍《沙之书》还是没读懂,倒是能理解这书封设计,用简单的线和三角形镜像面就能阐述书中重要内容《另一个人》和《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这两篇里一个博尔赫斯与另一个博尔赫斯对谈的图形化视觉呈现。I got it!
0 有用 东林皆石 2023-12-31 22:20:32 浙江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人的衰老和太阳的夕照,梦和生命,时间和水的流逝,“人的记忆并不是一种加法,它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我就是坠入了这样的洞穴”
4 有用 momo 2023-11-04 17:33:36 广西
他大爷的,写得真牛。现在这本书带来的幻想在我的大脑里疯狂滋蔓。
0 有用 一只企鹅跑啊跑 2024-02-05 16:00:04 上海
上海飘雪,花个一下午读完。 1、活了多年的将死之人,以书写回忆自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世界各地的老人们午后太阳下发呆的心理活动。 2、写作要从古典中国中汲取。 3、虽然只买到除夕回家的车票,但想到毕业几年后还能独享整个阅览室,产生一种难以置信的愉悦感,简直比学生还要学生。窗外呼呼的北风、室内呼呼的暖气和孤零零的圆球体摄像头,构成一种灰色、苍白、带有前所未有的真实和自由的电视画面。 4、我与世间... 上海飘雪,花个一下午读完。 1、活了多年的将死之人,以书写回忆自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世界各地的老人们午后太阳下发呆的心理活动。 2、写作要从古典中国中汲取。 3、虽然只买到除夕回家的车票,但想到毕业几年后还能独享整个阅览室,产生一种难以置信的愉悦感,简直比学生还要学生。窗外呼呼的北风、室内呼呼的暖气和孤零零的圆球体摄像头,构成一种灰色、苍白、带有前所未有的真实和自由的电视画面。 4、我与世间所有人擦肩而过 影子没有重合 我双臂吊紧单杠 双脚、草地十公分距离 天空亘古不变 像灰色苍白的电视剧画面 一滴冰冷的水滴蓦然袭击 太阳穴重力加剧 我翻来覆去,立起、倒立 直至厌烦这钟摆似的奇迹 因此我又消灭了世界上一种孤独的名称 像头顶天花板一样 顶着十公分距离的草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