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八光分文化
原作名: The Long Afternoon of Earth
译者: 罗妍莉
出版年: 2023-1
页数: 288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光分科幻文库
ISBN: 9787020173723
内容简介 · · · · · ·
★世界科幻至高奖雨果奖 获奖神作!
★鬼才作家贵志祐介心目中挑战想象力极限的“科幻之首”。
★深深影响了《风之谷》《来自新世界》《龙之道》等日本顶级科幻小说、动画和漫画。
·
世界树之上,人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残酷竞争——“温室地球,谁更强,谁便活!”
·
英国科幻小说教父,中西科幻界破冰人,高分神作《人工智能》原著作者
布赖恩·W.奥尔迪斯,抒写末世地球的残酷与浪漫
【内容简介】:
通天丝网连接着地月,巨型榕树覆盖了整个半球。在这棵“世界之树”的枝干上,居住着最后的人类,他们必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竞争生存,在强势的自然之美中,人类沦为弱者。
格伦原本生活在部落的庇护下,却被迫走上了陌生而危险的道路,随时都可能葬身“绿腹”。他与其他聚落和生灵相遇,逐渐意识到,这场始于数亿年前的浩劫正在收尾……
在地球的漫长午后,等待最后一场黄昏。
是万物...
★世界科幻至高奖雨果奖 获奖神作!
★鬼才作家贵志祐介心目中挑战想象力极限的“科幻之首”。
★深深影响了《风之谷》《来自新世界》《龙之道》等日本顶级科幻小说、动画和漫画。
·
世界树之上,人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残酷竞争——“温室地球,谁更强,谁便活!”
·
英国科幻小说教父,中西科幻界破冰人,高分神作《人工智能》原著作者
布赖恩·W.奥尔迪斯,抒写末世地球的残酷与浪漫
【内容简介】:
通天丝网连接着地月,巨型榕树覆盖了整个半球。在这棵“世界之树”的枝干上,居住着最后的人类,他们必须与十亿种贪婪的植物和昆虫竞争生存,在强势的自然之美中,人类沦为弱者。
格伦原本生活在部落的庇护下,却被迫走上了陌生而危险的道路,随时都可能葬身“绿腹”。他与其他聚落和生灵相遇,逐渐意识到,这场始于数亿年前的浩劫正在收尾……
在地球的漫长午后,等待最后一场黄昏。
是万物的终结,也是崭新的开始。
【大咖推荐】:
《地球的漫长午后》是一部奇书,读起来既有陌生感,又奇特之至。奥尔迪斯歌颂着生命的生长、繁荣、衰亡、腐朽和新生。对于生命的这种描绘,在这本书里达到了一个高峰。
—— 英国幻想文学大师 尼尔·盖曼
这是一部挑战想象力极限的作品,我心目中的“科幻之首”。故事以几亿年后的地球为舞台,地球自转停止,动物几乎灭绝,植物则猖獗繁殖,还四处移动,袭击幸存的人类,甚至将藤蔓缠绕在月球上,在地月之间来去自如……
—— 《来自新世界》作者,日本著名小说家 贵志祐介
布赖恩创作的最具影响力也最出色的科幻小说之一。
—— 英国科幻大师 伊恩·M.班克斯
《地球的漫长午后》以极强的异域感和独创性的远未来景象,给日本读者以强烈的冲击,据说还影响了宫崎骏的《风之谷》。
—— 日文版《三体》译者,日本著名翻译、评论家 大森望
    
  
  
    地球的漫长午后的创作者
       · · · · · ·
  
- 
              
                  
              
              罗妍莉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布赖恩·W.奥尔迪斯(1925—2017),英国著名科幻作家,人称“英国科幻小说教父”,也集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编辑等于一身。奥尔迪斯一生极为高产,著作等身,写作、汇编的作品不下百部,并荣获过多个科幻小说奖项,包括雨果奖、星云奖、坎贝尔奖等,2000年荣获世界科幻界的最高荣誉——科幻大师奖,2004年入选“科幻名人堂”,2005年因为在文学方面的卓著贡献被授予帝国爵士勋章。
奥尔迪斯的代表作有《海利科尼亚》系列、《地球的漫长午后》《永不着陆》,以及科幻研究作品《亿万年大狂欢》等。他的短篇小说《超级玩具够玩一整夏》,由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人工智能》。
"地球的漫长午后"试读 · · · · · ·
万物都遵循一条不可抗拒的法则生长,在生长的冲动中,变得繁茂而奇异。 温度、光照、湿度——这些都是恒定不变的,而且始终如此,自从……自从多久以前便是如此,这一点无人知晓。“多久了……”或者“为什么……”这类宏大的问题,已经无人关注。那里已不再是思想之地,而是生长之地,是植物生存之地。恰似一座温室。 在绿莹莹的光线下,有些孩子外出玩耍。他们防备着敌人,沿着某根树...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地球的漫长午后"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地球的漫长午后"的人也喜欢 · · · · · ·
地球的漫长午后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想象力很丰富,细节值得推敲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据说是66年雨果中短篇获得者。但我觉得这篇幅够算得上是长篇了。 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我是指,丛林间的各种植物特性,毫不重复,且细致逼真。而人类在从林间的生活,也被描述得真实形象。 我最喜欢的那一段,大概是羽茎远赴千里去产卵那一段。好像三文鱼回溯一般,羽茎在开... (展开)小时候姐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Penguin Classics (200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6.8分 157人读过
 - 
        baen (198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House of Stratus (200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封面版式收集 (AOI)
 - 阶梯阅读书目第一期 (白宇极)
 - 曾有书籍 (棒槌)
 - 书单|资料馆 (火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2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地球的漫长午后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几时🍉 2024-09-19 09:02:38 江苏
完全是因为和《地球尽头的温室》名字相似去读的,设定也有些相似,将世界末日设定在植物霸主时代。书里脑洞蛮有趣,一颗榕树占领大半个地球,存活的植物经历了巨大的变异,甚至拥有神经系统。侥幸生存的人类成了树栖物种,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住在坚果壳里。作者介绍的第一个部落以女性为首领,首领的位置也只能传给女人,男性作为生殖繁衍的工具存在,需要被女人精心保护。但后来部落解散,开始写男主的末日生存冒险故事,还要安排... 完全是因为和《地球尽头的温室》名字相似去读的,设定也有些相似,将世界末日设定在植物霸主时代。书里脑洞蛮有趣,一颗榕树占领大半个地球,存活的植物经历了巨大的变异,甚至拥有神经系统。侥幸生存的人类成了树栖物种,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住在坚果壳里。作者介绍的第一个部落以女性为首领,首领的位置也只能传给女人,男性作为生殖繁衍的工具存在,需要被女人精心保护。但后来部落解散,开始写男主的末日生存冒险故事,还要安排一个爱慕男主对男主不离不弃的女主。整本书除了对植物的想象比较天马行空,其余的一般。尤其要吐槽一下翻译,语言非常零碎,毫无美感,读起来有种滞涩感。就像是在吃碎饼干渣,食之无味。 (展开)
2 有用 SpaceyLamb 2024-01-29 05:14:10 美国
本书原本叫温室hothouse. 四分,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想法和概念,但是整体文章(或者是翻译) 让人觉得剧情节奏不是很紧凑 很多没有用的伏笔或者奇怪挖的坑。最终匆匆忙忙的填坑都让这个小说的可读性降低。后面得知这个小说其实是在杂志上花了几年连载的小说 合并合成。因为也解释了为什么整书的 剧情拖沓和 没有精心设计的原因,毕竟是一边写一边想。 目前的我 读科幻还是喜欢硬科幻 对于fantasy和奇幻类 ... 本书原本叫温室hothouse. 四分,有让我耳目一新的想法和概念,但是整体文章(或者是翻译) 让人觉得剧情节奏不是很紧凑 很多没有用的伏笔或者奇怪挖的坑。最终匆匆忙忙的填坑都让这个小说的可读性降低。后面得知这个小说其实是在杂志上花了几年连载的小说 合并合成。因为也解释了为什么整书的 剧情拖沓和 没有精心设计的原因,毕竟是一边写一边想。 目前的我 读科幻还是喜欢硬科幻 对于fantasy和奇幻类 文学类太重的 兴趣不大。可能我还是在比较实用主义的想法读。 个人觉得如果喜欢文学类的作品,我大可去直接读纯文学作品。 (展开)
1 有用 林星河 2024-10-26 03:29:17 陕西
短篇改的最大问题是主线太简陋了。优点是世界设定真的厉害。巨大的榕树,滨海地区,牧人和捕鱼人,复数的眼,真界,以及最后的宇宙播种,是真的浪漫啊。
7 有用 旧书君 2023-03-07 20:43:10 江苏
植物主宰的后启示录,万物之绿的悠长颂歌。这段漫长又短暂的归乡冒险几乎跨越了这个停转地月中的每一张地图:丛林篇章想起很多墨比斯乃至很多宫崎骏,海岸篇章想起斯蒂芬金的《黑暗塔》(应该说这些作品里都有《温室》的影子),暮色与黑暗之章则有些杰克万斯《濒死的地球》的怪诞味儿。故事中生命突破了动物、植物、菌群的全部壁垒,嫁接融合再生,捏出来的种族个个诡谲却可爱。当属于先知的那个角色诉说出地球的古往今来,准备乘... 植物主宰的后启示录,万物之绿的悠长颂歌。这段漫长又短暂的归乡冒险几乎跨越了这个停转地月中的每一张地图:丛林篇章想起很多墨比斯乃至很多宫崎骏,海岸篇章想起斯蒂芬金的《黑暗塔》(应该说这些作品里都有《温室》的影子),暮色与黑暗之章则有些杰克万斯《濒死的地球》的怪诞味儿。故事中生命突破了动物、植物、菌群的全部壁垒,嫁接融合再生,捏出来的种族个个诡谲却可爱。当属于先知的那个角色诉说出地球的古往今来,准备乘坐植物宇航员飞向深空时,主角的选择比《永不着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当然,故事与设定上的好看,在奥尔迪斯的文笔面前都要退居二线。给地球温室造的景才是巧夺天工。我被各种比喻迷得如痴如醉,有些句子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海里科尼亚》。啊,春天,都读读奥尔迪斯吧。 (展开)
5 有用 小松秋 2024-08-18 21:16:48 上海
仅凭世界观就值得五星,什么样的脑子想出来的啊……风之谷来自新世界以至最近的拾荒者统治几乎都能看到明显的影响和致敬,而作者本身在观念上又受到赫胥黎等人的影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