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们受了这么多的教育,却没有情感教育,或者说,情感没办法教育,只能经由真实痛苦的体验去感悟去学习。 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巴黎的改造、阳台景观、剧院、化妆舞会、瓷器、漆器、中国灯笼、中国屏风潘趣酒、苦艾酒、红帽子和大革命……中男男女女的情感故事,是这个时代了。三个女人、三种感情、三种爱情、三种不同的渴望,看别人的故事不论是什么类的痛苦,总是轻松的。 最喜欢最后一节的回忆,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们提及往事云淡风轻的感觉,其实并不是因为释怀,而是接受了虚度和平庸的事实。“你记得吗?”也是极浪漫的四个字。 愿勇敢向前,不虚度年华,不受爱情之苦。 “渐渐地,工作的安宁使他平静下来。他埋头研究别人的个性,忘记了自己的个性,或许这是不为之痛苦的唯一方式。”
福楼拜的小说总能创造出来生活中我所讨厌的那类人。他们不上不下,受到了一点教育,悬浮于生活之上,为了逃避眼前的一个,再迅速的跑向下一个,本有可能培育一点高尚的情感,但是都毁于虚浮,生命的热情最终变成了一场大的厌倦。
我流泪了,最后阿尔努夫人和弗雷德里克的对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有谁的空镜会比福楼拜写得还好,这个版本翻译得很好。即使互不理解,即使各怀心思,即使纷纷扰扰,即使庸俗虚荣,但是爱是有的,它很柔弱,任何事情都能阻挡它,误解它,蹂躏它,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性使我大受震撼。
四星半。我猜这本应该影响了不少后来的作品。马尔克斯吧,乔伊斯吧,库切吧,甚至想到了《斯通纳》的部分章节……结尾看得触目惊心,对比来看《霍乱时期的爱情》确实是童话了。我不喜欢童话。
福楼拜文字绣花
读得好过瘾啊,但这不代表该小说属于流行文学。虽然《情感教育》不如《包法利夫人》有名,但是瞧瞧它影响了多少伟大的作家吧:普鲁斯特的《去斯万家那边》、托马斯·曼的《魔山》、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甚至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应该还有不少其他受影响的作家。福楼拜对这部小说的处理相当温柔又饱含客观的批判笔触,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里面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爱幻想又动不动想死的主人公与郁达夫《沉沦》(是否也受此部小说影响)中的“我”多么类似,而后一部小说刚面世时遭受的批评也有诸如无病呻吟、不务正业等,但奈何,这就是某类人群的真情实感,是客观存在且并非十恶不赦。这样的小说在引起共鸣后甚至提供了读者栖息心灵与进行自我反思与接纳的小小秘密基地。这便是《情感教育》的教育意味,或用贺拉斯的话说美妙且有用。
福楼拜的书有一种提前让人过完一生的绝望。 反复的情节假饵/拍卖家具进行不在场的肢解/路易斯嫁给戴洛里耶,游戏终于无法继续进行,冲力消弭后的短短几行“他四处漫游/他领略过大型客轮上的悒郁;帐篷里一觉醒来时的寒冷,风景和废墟引起的惊愕,好感消失后的辛酸”是福楼拜为弗雷德里克作为一个小说人物死去的时刻开办的葬礼。政治热忱的失败,情感的失败,一切似乎从未挪动过,但最后总还有彼此交换的“你记得吗?”
19世纪的人对虚无的想象多么简单...
爱如果不成为义务爱会消失,爱成为义务爱就不是爱。
很羡慕福楼拜,在《情感教育》里我读不懂男性,但他用《包法利夫人》证明了自己多懂女性。
“一种巨大的爱和普通无二的同情占据了他,他颤索着仿佛人类的心全部在他的胸腔跳荡。”
可能还需要有新的译本,几乎是一本在结束那一刻又妄想重头读起小说。十九世纪众生相。 @读书小组-第十六弹
从事业到爱情都是一场虚空。十几岁时候觉得这是一部平淡如水的无聊成长/爱情故事。三十岁再看才能理解了书中的每一个失败的选择,每一个人的一事无成,漠视过的身边的每一次革命和浪潮,被作者掠过的每个一笔几年。从思想的躺平到爱情的隐忍幻灭。作者下笔毫不留情,没给过一丝转圜或改善的希望。这样的法国,也许行动的存在主义的确是解药。对于同样无望的我,希望有什么也能是解药。
爱情和事业都付诸东流,回忆里最美好的经历是未竟的妓院之旅.
变异与继承,细节的隐喻。
他:这人的老婆好美,这朋友我交定了! ……他的喉头被泪水哽住了,因为他的爱情受到轻蔑,他的淫欲未被满足。 ……但他还是赢得了她她她她的心。 懦弱、虚伪、滥情、饶舌、薄义,《情感教育》对人物的不三不四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动神色地挑明人性幽暗之处的笔法,令我叫绝。 福楼拜晚年说:我还有好几桶脏水(粪便),要倒到人类头上。 深以为然………
弗雷德里克,其实和艾玛有点像,结尾处弗雷德里克和戴洛里耶回忆往事,他也说到他曾梦想爱情。阿尔努夫人在他眼中温柔、严肃、美貌绝伦,他也曾为了阿尔努夫人多次仗义疏财甚至不惜借款,但其实有想过吗?情人是资产阶级奢靡腐朽的生活形式,他追求的是脱离世俗的爱情罢了,只是刚好阿尔努夫人赶上了而已,也可以说他是法版的方鸿渐,每每遇事不顺即是逃离,福楼拜其实也有讽刺,儿子病亡之时他的眼泪是为阿尔努夫人而流,你以为他深情他执念,可要是阿尔努夫人当时真的同他夜奔远走,明天生活的会更好吗?决不会!
女生看《包法利夫人》,男人读《情感教育》,都是杰作。
《包法利夫人》的影子时隐时现:旁系人物对白同主角内心独白的交织演绎,人物命运与个人选择的隐形联系,思之极苦求而不得的爱情迷雾等等。但在此作中,过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堆叠反而冲淡了情感氛围,对于细节的过分苛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主题的表达。福楼拜认为,文学题材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处理题材和表现美。如果文学的效用仅仅在于还原现实这话固然不错,但窃以为,揭露表象之下深层的矛盾内核,触及现代人物质外壳下异化的生存状态,才是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使命。至于造梦亦或是保存,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其它更好的替代手段。
文字真的不错
> 情感教育
75 有用 夏灵灵 2021-07-17 23:02:15
我们受了这么多的教育,却没有情感教育,或者说,情感没办法教育,只能经由真实痛苦的体验去感悟去学习。 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巴黎的改造、阳台景观、剧院、化妆舞会、瓷器、漆器、中国灯笼、中国屏风潘趣酒、苦艾酒、红帽子和大革命……中男男女女的情感故事,是这个时代了。三个女人、三种感情、三种爱情、三种不同的渴望,看别人的故事不论是什么类的痛苦,总是轻松的。 最喜欢最后一节的回忆,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他们提及往事云淡风轻的感觉,其实并不是因为释怀,而是接受了虚度和平庸的事实。“你记得吗?”也是极浪漫的四个字。 愿勇敢向前,不虚度年华,不受爱情之苦。 “渐渐地,工作的安宁使他平静下来。他埋头研究别人的个性,忘记了自己的个性,或许这是不为之痛苦的唯一方式。”
19 有用 一个叶菲莫夫 2023-08-31 20:34:45 江苏
福楼拜的小说总能创造出来生活中我所讨厌的那类人。他们不上不下,受到了一点教育,悬浮于生活之上,为了逃避眼前的一个,再迅速的跑向下一个,本有可能培育一点高尚的情感,但是都毁于虚浮,生命的热情最终变成了一场大的厌倦。
18 有用 dahlia 2024-07-16 23:19:46 江苏
我流泪了,最后阿尔努夫人和弗雷德里克的对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有谁的空镜会比福楼拜写得还好,这个版本翻译得很好。即使互不理解,即使各怀心思,即使纷纷扰扰,即使庸俗虚荣,但是爱是有的,它很柔弱,任何事情都能阻挡它,误解它,蹂躏它,可是它真的是存在的,它的存在性使我大受震撼。
40 有用 云端的旅行者 2021-07-05 01:45:11
四星半。我猜这本应该影响了不少后来的作品。马尔克斯吧,乔伊斯吧,库切吧,甚至想到了《斯通纳》的部分章节……结尾看得触目惊心,对比来看《霍乱时期的爱情》确实是童话了。我不喜欢童话。
29 有用 五车兽 2021-05-23 11:43:20
福楼拜文字绣花
6 有用 飘飘de陆钓雪 2024-08-29 15:25:37 山东
读得好过瘾啊,但这不代表该小说属于流行文学。虽然《情感教育》不如《包法利夫人》有名,但是瞧瞧它影响了多少伟大的作家吧:普鲁斯特的《去斯万家那边》、托马斯·曼的《魔山》、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甚至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应该还有不少其他受影响的作家。福楼拜对这部小说的处理相当温柔又饱含客观的批判笔触,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里面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爱幻想又动不动想死的主人公与郁达夫《沉沦》(是否也受此部小说影响)中的“我”多么类似,而后一部小说刚面世时遭受的批评也有诸如无病呻吟、不务正业等,但奈何,这就是某类人群的真情实感,是客观存在且并非十恶不赦。这样的小说在引起共鸣后甚至提供了读者栖息心灵与进行自我反思与接纳的小小秘密基地。这便是《情感教育》的教育意味,或用贺拉斯的话说美妙且有用。
5 有用 Nacht. 2024-07-07 03:24:56 湖南
福楼拜的书有一种提前让人过完一生的绝望。 反复的情节假饵/拍卖家具进行不在场的肢解/路易斯嫁给戴洛里耶,游戏终于无法继续进行,冲力消弭后的短短几行“他四处漫游/他领略过大型客轮上的悒郁;帐篷里一觉醒来时的寒冷,风景和废墟引起的惊愕,好感消失后的辛酸”是福楼拜为弗雷德里克作为一个小说人物死去的时刻开办的葬礼。政治热忱的失败,情感的失败,一切似乎从未挪动过,但最后总还有彼此交换的“你记得吗?”
17 有用 bai 2021-09-06 19:16:52
19世纪的人对虚无的想象多么简单...
2 有用 Jhhhhhhhao 2024-08-04 21:59:03 天津
爱如果不成为义务爱会消失,爱成为义务爱就不是爱。
5 有用 宴歧 2021-12-16 16:09:42
很羡慕福楼拜,在《情感教育》里我读不懂男性,但他用《包法利夫人》证明了自己多懂女性。
2 有用 孺子朽木 2022-12-13 09:09:11 宁夏
“一种巨大的爱和普通无二的同情占据了他,他颤索着仿佛人类的心全部在他的胸腔跳荡。”
2 有用 Peter Cat 2024-12-28 05:27:10 新加坡
可能还需要有新的译本,几乎是一本在结束那一刻又妄想重头读起小说。十九世纪众生相。 @读书小组-第十六弹
3 有用 larcenciel 2021-12-01 20:41:27
从事业到爱情都是一场虚空。十几岁时候觉得这是一部平淡如水的无聊成长/爱情故事。三十岁再看才能理解了书中的每一个失败的选择,每一个人的一事无成,漠视过的身边的每一次革命和浪潮,被作者掠过的每个一笔几年。从思想的躺平到爱情的隐忍幻灭。作者下笔毫不留情,没给过一丝转圜或改善的希望。这样的法国,也许行动的存在主义的确是解药。对于同样无望的我,希望有什么也能是解药。
3 有用 李斯特钟 2024-08-07 16:25:01 福建
爱情和事业都付诸东流,回忆里最美好的经历是未竟的妓院之旅.
1 有用 安提戈涅 2024-06-19 10:01:44 云南
变异与继承,细节的隐喻。
2 有用 🌕🌖🌗✨ 2024-10-09 16:05:49 中国香港
他:这人的老婆好美,这朋友我交定了! ……他的喉头被泪水哽住了,因为他的爱情受到轻蔑,他的淫欲未被满足。 ……但他还是赢得了她她她她的心。 懦弱、虚伪、滥情、饶舌、薄义,《情感教育》对人物的不三不四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动神色地挑明人性幽暗之处的笔法,令我叫绝。 福楼拜晚年说:我还有好几桶脏水(粪便),要倒到人类头上。 深以为然………
7 有用 一路看来 2022-04-03 22:06:55
弗雷德里克,其实和艾玛有点像,结尾处弗雷德里克和戴洛里耶回忆往事,他也说到他曾梦想爱情。阿尔努夫人在他眼中温柔、严肃、美貌绝伦,他也曾为了阿尔努夫人多次仗义疏财甚至不惜借款,但其实有想过吗?情人是资产阶级奢靡腐朽的生活形式,他追求的是脱离世俗的爱情罢了,只是刚好阿尔努夫人赶上了而已,也可以说他是法版的方鸿渐,每每遇事不顺即是逃离,福楼拜其实也有讽刺,儿子病亡之时他的眼泪是为阿尔努夫人而流,你以为他深情他执念,可要是阿尔努夫人当时真的同他夜奔远走,明天生活的会更好吗?决不会!
1 有用 lee 2022-11-10 13:17:44 上海
女生看《包法利夫人》,男人读《情感教育》,都是杰作。
1 有用 7700 2023-10-10 12:14:42 北京
《包法利夫人》的影子时隐时现:旁系人物对白同主角内心独白的交织演绎,人物命运与个人选择的隐形联系,思之极苦求而不得的爱情迷雾等等。但在此作中,过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堆叠反而冲淡了情感氛围,对于细节的过分苛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主题的表达。福楼拜认为,文学题材无好坏,关键在于如何处理题材和表现美。如果文学的效用仅仅在于还原现实这话固然不错,但窃以为,揭露表象之下深层的矛盾内核,触及现代人物质外壳下异化的生存状态,才是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使命。至于造梦亦或是保存,其实现在已经有了其它更好的替代手段。
1 有用 八子 2022-02-21 16:23:52
文字真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