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高华,男,1938年3月3日生,浙江温岭人。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历史研究所工作。1985年评为研究员。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82-1988)、所长(1988-199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元史,兼治海外交通史、绘画史等。主要成果有《元史研究论稿》《陈高华文集》《元大都》《元代文化史》《中国海外交通史》《元代画家史料》《元典章》点校本等个人专著、合著、古籍整理等,发表论文近两百篇。其中,主持整理的《元典章》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元代文化史》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主要从事蒙元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合著《元代文化史》,合作点校《元典章》,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刘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元史研究。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耶律楚材评传》《元史研究》,合著《元代文化史》,合作点校《元典章》,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0 有用 㹊 2022-10-26 15:15:48 陕西
非常全面,既有历史背景的梳理,又有专题门类的论述,对各种材料原文勾稽较细,史盲亦能借以速成。元代确是很奇怪的,元帝最初认为理学文学招致宋金亡国所以应该屁用没有,甚或把儒家安排跟佛道辩经,后来总算搞起科举但时废时继,名额严重不足,五十年才录取一千多,为了安抚大量落榜生,派到各地担任校长和教官,然后又产生更多落榜生。出版方面,民间的刻书流通还是很自由的,官方文化政策的钳制作用不太明显,陆容、钱大昕所述... 非常全面,既有历史背景的梳理,又有专题门类的论述,对各种材料原文勾稽较细,史盲亦能借以速成。元代确是很奇怪的,元帝最初认为理学文学招致宋金亡国所以应该屁用没有,甚或把儒家安排跟佛道辩经,后来总算搞起科举但时废时继,名额严重不足,五十年才录取一千多,为了安抚大量落榜生,派到各地担任校长和教官,然后又产生更多落榜生。出版方面,民间的刻书流通还是很自由的,官方文化政策的钳制作用不太明显,陆容、钱大昕所述的严苛审查机制可能未必实际运行。语言文字方面,跨语言韵书及“蒙语硬译文体”值得关注。 (展开)
1 有用 momo 2023-06-20 23:45:57 北京
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恰到好处。
0 有用 🎋 2021-02-11 15:39:01
还可以~
0 有用 後楽斎主人 2021-06-30 10:24:39
内容全面,且按照三时段划分更可见有元一代文化之流变。但觉多处为行文整齐而不分段,对某些著作和人物的介绍前后叠出,不知是否因多人同著而至此。总之,是此领域内的扛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