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的原文摘录

  • 成功的基金经理要想开发出高明的投资策略,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还要洞悉人类心理特点,深谙历史发展之道,并且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 (查看原文)
    五花王 5赞 2015-07-22 16:14:44
    —— 引自第3页
  • 组合管理过程非常复杂,要做出正确的资产配置决定,既需要自上而下地把握各种资产类别的特征,还需要自下而上地评估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机会。 采取投资行动是,必须遵循并严格执行严密的分析框架,并且细致深入地考察特定的投资机会……组合建立之后,投资者需要进行大量的再平衡操作,买进低配的资产,卖出超配的资产,最终使各项资产的配置接近目标水平。 投资者要认清自己,通过深入分析判断自己是否具有积极管理的能力,并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在投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的几率 (查看原文)
    五花王 5赞 2015-07-22 16:14:44
    —— 引自第3页
  • 耶鲁基金长期的超高投资回报自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很多投资项目的创新与成功;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耶鲁基金成功的奥秘不在于连续5年、10年,甚至20年的持续高回报,而在于贯彻始终的防御、防御,还是防御。 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耶鲁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之高,怎么可能是依靠防御呢?还记得长期投资的至理名言吗?“如果你损失了50%,只有再获得100%的收益才能抹平。”“如果投资者可以避免重大的损失,高收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相信资深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收益最重要的不是成功的大小,而是不要犯大的错误。只要避免出现大的灾难,一切就没有问题。 (查看原文)
    Phil 1赞 2017-10-09 13:50:16
    —— 引自第13页
  • 巴菲特在2007年3月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寻找首席投资官——他的继任者——时,曾经列出希望基金经理具备的品质: “选对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务。聪明的、投资记录出色的人并不难找,但是长期投资成功需要的不仅是聪明的头脑和近期的成绩。 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总会出现不同寻常甚至很奇怪的事情。基金经理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也许意味着此前所有的成功被一笔勾销,所以需要我们寻找那些在骨子里就能够识别和规避重大风险的人,即使这样的风险从来没有出现过。投资策略中存在一些隐患,但是现在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模型未能捕捉这些风险。 基金经理的脾气秉性也十分重要。是否能够独立思考,是否具备沉稳的性格,是否能够对个人和机构投资行为有深刻的理解,这些都对成功投资至关重要。我就亲眼见过很多头脑十分聪明的人缺乏这些优秀品质。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招聘时要考虑我们将来能否留得住这些人才。在简历中加上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一笔,会提升一个投资经理的市场价值。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扎住根的人才,特别是当他/她在面临收入上更具诱惑力的选择时,会否选择继续留在伯克希尔·哈撒韦。” (查看原文)
    Phil 1赞 2017-11-06 10:13:07
    —— 引自第234页
  • 1985年后的20年中,风险投资的年均回报率的中位数低得惊人,为3.1%,同时期标普500的回报率为11.9%。风险投资回报率分布得很分散,最高为721%,最低为-100%,标准差为51.1%。排名第一四分位的平均回报率为16.9%,大幅高出中位数;排名三四位的平均回报率仅为-6.7%,对投资者的资本构成了明显的损失 (查看原文)
    月出渐分明 1赞 2018-05-06 15:16:02
    —— 引自第219页
  • Rebalancing represents supremely rational behavior. Maintaining portfolio targets in the face of market moves dictates sale of strong relative performers and purchase of poor relative performers. Stated differently, disciplined rebalancers sell what’s hot and buy what’s not. Under normal circumstances, rebalancing asks for modest degrees of fortitude. When markets make extreme moves, rebalancing requires substantial amounts of courage. (查看原文)
    Kevin Lee 1赞 2018-07-12 21:56:10
    —— 引自第125页
  • Continuous rebalancing requires daily valuation of portfolio assets. If asset class values deviate by as much as one or two tenths of a percent from target values, managers trade securities to achieve targeted levels. (查看原文)
    Kevin Lee 1赞 2018-07-12 21:56:10
    —— 引自第125页
  • At any point in time, illiquid holdings of private equity and real assets are unlikely to match targeted levels. An amount of assets equivalent to the aggregate illiquid portfolio shortfall (or surplus) must be invested in (or withdrawn from) liquid securities portfolios. Appropriate candidates for investing private asset under-allocations include shorter duration, low risk assets, since funds may be required on short notice to make investments to bring private portfolios closer to target levels. Cash, bonds, and absolute return investments provide reasonable temporary alternatives for private asset underallocations. (查看原文)
    Kevin Lee 1赞 2018-07-12 21:56:10
    —— 引自第125页
  • Serving institutional goals requires disciplined implementation of asset allocation policies, centered on regular rebalancing to ensure that portfolio characteristics match targeted levels. Many activities pursued by institutional fund managers create frictions that cause portfolio results to differ from expectations. Illiquid investments often provide attractive active 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while pos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rebalancing process. Investors employing a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expose funds to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 differentials relative to benchmark results. Use of leverage magnifies investment results, potentially altering portfolio characteristics in a manner unanticipated by asset allocation analyses. Sensible investors rebalance regularly, carefully co... (查看原文)
    Kevin Lee 1赞 2018-07-12 21:56:10
    —— 引自第125页
  • 风险投资的成功使普通合伙人有机会向更有利于基金管理者的方向修改合作条款,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科技泡沫就是这样的例子。当时投资者热情空前高涨,风险投资公司融资的规模可以达到10年前的10倍。90年代初・融资规模一般为1亿~1。5亿美元,而到21世纪初,规模达到10亿~15亿美元。资金规模和收费水平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风险投资从业人数的涨幅。基于资产规模的收费标准使得这项收入来源从最初的“成本费”,变为风险投资基金重要的利润来源。 对提供资金的有限合伙人更加不利的是,风险投资公司利用投资者对科技热潮的盲目追捧,逐渐提高收益提成比例。在科技泡沫破裂之前,风险投资公司提取的收益提成多数为20%,十分优秀的公司会提取25%,只有风险投资行业的翘楚 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Byers才会提取30%的利润。这些一流的公司通过扩大利润基数和分成比例赚得盆满钵满 (查看原文)
    白色的蓝 1赞 2020-01-11 00:04:38
    —— 引自章节:第三节 私人股权
  •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投资者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成功的基金经理要想开发出高明的投资策略,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还要洞悉人类心理特点,深谙历史发展之道,并且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许多顶级的基金经理都承认,他们已经被这一领域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了。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0 09:21:31
    —— 引自第3页
  • 严格执行投资决策可以确保投资者的收益和成本与机构的投资政策相符。尽管众多的投资行为都需要审慎监督,但是,维持投资政策中的资产配置目标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投资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投资组合,但组合一经建立便疏于维护,结果导致组合跟随大市随波逐流。事实上,组建组合后,投资者需要进行大量的再平衡操作,买进低配的资产,卖出超配的资产,最终使各项资产的配置接近目标水平。可见,如果受托人不能严格维持组合政策中的资产配置目标,他们就无法实现机构组合的预期目标。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0 09:23:21
    —— 引自第5页
  • 积极投资管理是指利用市场错误定价机会来超越大盘的策略。实施这种策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无论是择时策略,还是证券选择,都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竞争中,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输家。由于上市有价证券的定价效率高,采取积极管理策略的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障碍。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0 10:26:28
    —— 引自第6页
  • 捐赠基金的受托人是资金未来的守护者,他们要力求避免当前需求过度膨胀,他们的使命是实现“代际平等”,保证每一代人平等享有捐赠基金的支持。拥有捐赠基金的教育机构的受托人假定学校将永远存在,因此他们需要制定可持续的基金支出比率。……用术语表示就是说,受托人的时间偏好为零,也就是说他们对当前支出和未来支出并无偏好。 捐赠基金支出的首要前提是,捐赠基金未来有能力继续支持现在所支持的一切活动,这一前提表明,当前的支出水平不应该因为预期捐赠资金的注入而提高。只有当新注入的捐赠资金扩大了基金的规模后,可持续的支出水平才能相应增加,所支持的范围才能因此扩大。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0 11:49:49
    —— 引自第27页
  • 当意外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时,人类本能的反应是将这笔财富消费掉。但是,如果市场一旦表现强劲就相应地提高支出比率,可能会给捐赠基金带来长期损失。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如果机构在“丰年”提高支出比率,可能会把本该用于补充“歉年”的缓冲资金消费掉。其次,支出水平具有一定的刚性,提高后很难再降低,这会减少经营支出的灵活性。如果在市场繁荣时期提高支出比率,那么,在市场萧条时期,机构将面临双重困境,既没有缓冲资金来缓解财务困难,又要承受预算基数增加的负担。 维持目标支出比率是机构财政纪律的核心,因此,有责任感的受托人不会轻易改变目标。理智、冷静的基金经理不会因近期投资业绩强劲而盲目地增加支出,而是会审视过去的好运气未来是否持续,以便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的不时之需。只有当机构的投资政策和支出政策发生根本性好转时,受托人才能改变目标支出比率。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08:49:15
    —— 引自第38页
  • 历史表明,耶鲁大学利用了捐赠基金来缓冲经济困难对学术项目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的支出政策本身也把预算稳定性的目标放在了突出位置。耶鲁大学每年的支出等于通胀调整后的上年支出水平的80%加上上一财年末捐赠基金经通胀调整后的市场价值乘以长期目标支出比率所得金额的20%。耶鲁大学非常重视预算的稳定性,十分注重运用捐赠基金来减轻金融波动所造成的冲击。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09:08:39
    —— 引自第44页
  • 对投资组合的决策者来说,首先他们要认识到投资者要自行决定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三者的相对重要性。有见识的投资者不会被动地将资产配置奉若神明,而是把这三个因素作为重要、独立的投资收益来源。他们在投资理念中阐述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三者各自的作用,投资管理过程的基本特征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 稳健的长期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要体现股权偏好和分散化投资的基本原则。历史经验和金融理论都证明,股权投资的收益比债券投资高。因此,追求高收益率的投资者自然会倾向于配置大量的股票资产。同时,由于将组合资产集中配置于一种资产类别的风险较高,谨慎的市场参与者要采取分散化投资策略。在偏重股权投资的同时维持适度的分散化是构建投资组合的基础。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09:22:28
    —— 引自第52页
  • 资产定价效率与积极投资管理的机会多少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被动投资管理策略适用于有效市场,如美国国债市场。在高效市场上,市场基准收益就是投资收益,积极投资管理很少能创造出超额收益。不过,在低效市场中,如私人股权,市场基准收益水平对投资者最终的业绩影响很小,投资业绩最终依赖于对投资品种的选择,积极投资管理策略却大有用武之地。 ……此外,价值导向的投资策略能够大大增加证券选择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那些价格低于公允价值的资产来获得价值,也可以通过利用非同寻常的技能改善公司经营来创造价值。价值导向的投资者享有较大的安全边际,但冒进的投资者却没有。 ……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要对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这三种工具各自的作用做出选择。坚实的投资组合管理框架以资产配置决策为基础,偏重股票资产投资并保持组合适当的分散化。由于择时策略通常难以成功,而且会导致投资组合的特征与目标产生偏差,因此严谨的投资者总是避免择时。对证券选择而言,尽管屡战屡胜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它有可能增加投资收益。合理地接受地流动性资产、采取价值导向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取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09:33:09
    —— 引自第54页
  • 耶鲁大学集中投资于雄鹰银行的案例和克拉克基金会投资于“漂亮50”公司股票的悲惨结局警示投资者,要避免投资组合过分集中。真正的分散化投资要求投资者将资产分散投资于对市场驱动因素反应不同的各种资产类别上。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10:58:09
    —— 引自第61页
  •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认为市场呈现出过度波动性。也就是说,当决定企业内在价值的基本面因素如企业盈利和利率等因素发生变化时,证券价格通常反应过度。换句话说,“如果价格的波动性降低,那么价格将能更好地用以预测基本面。”希勒“有争议的观点”表明“有效市场模型失效”。任何人如果试图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解释1987年10月份的股灾,他们都能看出希勒观点的价值所在。 (查看原文)
    Phil 2017-10-18 11:15:11
    —— 引自第67页
<前页 1 2 3 4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