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Out of Africa
译者: 刘国枝
出版年: 2019-8
页数: 408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译文经典(精装本)
ISBN: 9787532780082
内容简介 · · · · · ·
奥斯卡同名经典影片原著小说
一曲关于非洲生灵的旷世绝唱
-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性小说,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连同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奥斯卡奖影片一起,在世界各国读者和观影者群中影响深远。
作品以1914至1931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海明威赞赏她的叙事艺术,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
奥斯卡同名经典影片原著小说
一曲关于非洲生灵的旷世绝唱
-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性小说,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作品之一;连同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奥斯卡奖影片一起,在世界各国读者和观影者群中影响深远。
作品以1914至1931年间,作者在肯尼亚恩贡山麓——这片毫不肥沃,也绝不富饶,却仿佛是为大自然所净化的辽阔大地——经营咖啡农场这段经历为背景,匠心独运地将众多的人、景、物融于一炉,既有忠实而富文学性的观察与描摹,也始终贯穿着对自身、对人性的思考,同时真实再现了欧洲移民在非洲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生活面貌。
海明威赞赏她的叙事艺术,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
走出非洲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伊萨克•迪内森(1885—1962),本名凯伦•布里克森,丹麦著名女作家,婚后随有着贵族头衔的丈夫去往当时的英属肯尼亚开办咖啡种植农场,后经营失败,于1931年回国,开始写作。一度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其叙事艺术深得海明威赞赏,海明威认为本书是他读过的最优秀的关于非洲的书,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曾说,伊萨克・迪内森也完全有资格得奖。而约翰•厄普代克则称她为“20世纪最别致如画、艳丽似火的文学人物之一”。
目录 · · · · · ·
1 恩贡农庄
2 土著男孩
3 移民家的原始人
4 羚羊
第二辑 枪击事件
1 枪支走火
2 居留区之行
3 瓦马伊
4 宛央格里
5 基库尤酋长
第三辑 客至农庄
1 舞蹈盛会
2 亚洲来客
3 索马里女人
4 克努森老头
5 流浪者在农庄歇脚
6 朋友光临
7 高贵的拓荒者
8 飞行
第四辑 移民手记
1 野生动物互救互助
2 萤火虫
3 生命之路
4 艾萨的故事
5 鬣蜥
6 法拉赫与《威尼斯商人》
7 伯恩茅斯的名流
8 尊严
9 牛
10 种族之间
11 战时之旅
12 斯瓦希里数字系统
13 “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14 月食
15 土著人与诗歌
16 千禧年
17 基托希事件
18 非洲的鸟儿
19 小狗帕尼亚
20 艾萨之死
21 土著人与历史
22 地震
23 乔治
24 勺子
25 长颈鹿去汉堡
26 动物展
27 旅伴
28 动物学家与猴子
29 卡罗门尼亚
30 普兰•辛格
31 奇遇
32 鹦鹉
第五辑 告别农庄
1 艰难岁月
2 酋长之死
3 山中坟墓
4 变卖家当
5 告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天空的颜色几乎不是浅蓝,便是紫罗兰。云朵大团大团地簇拥着,如薄纱般轻盈,变幻莫测,不断地在空中氤氲、弥漫、缭绕。蔚蓝的天空生机勃勃,将近处的山脉与丛林都涂上了鲜亮沉郁的蓝色。正午的天空活跃万分,时而像喷薄而出的滚滚岩浆,时而像静静流动的潺潺碧水,闪耀着,起伏着,光芒四射。它映照出得一切景物都被逐渐放大,变幻出奇妙的海市蜃楼。相对着如此高渺的天空,你尽可自由自在地呼吸。你的心境自由开阔,自信满满。如果你生活在非洲高原,那么,早晨一睁眼你就会感慨:呵,幸好我栖身于此,这个我最应驻足的地方。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页 -
我想,如果我知道一首非洲之歌,它歌唱长颈鹿、歌唱一弯斜倚的非洲新月,歌唱田野里的犁铧和采咖啡挂满汗珠的脸,非洲又是否记得关于我的歌?平原上的风会因为我穿过的颜色而颤动吗?孩童们会否发明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游戏?满月会不会在沙砾路上投下一个像我的影子?恩贡山的鹰又是否仍在留意我?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一只瞪羚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走出非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走出非洲"的人也喜欢 · · · · · ·
走出非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63 条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3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8.6分 4768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01)9.0分 261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8.9分 1168人读过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4分 69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译文经典(上海译文 精装版) (Anatole)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2019年出版上架的外国文学 (鲸岛)
- 译文文学 (上海译文)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7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走出非洲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 2020-04-12 21:24:52
作者走不出的非洲是那么美,又是被那么多苦痛所压在身上。殖民主在其庄园里生活着,更多的非洲人却在此情况下被奴役着,更何况还有着环境破坏,动物杀戮等等。不可否认在她笔下,非洲是那么扣人心弦,但是却有着打破这锁链的想法会产生啊。
2 有用 WalrusTuTu☮ 2020-05-07 22:09:29
跟电影完全不同呢
12 有用 铁嘴儿 2020-07-31 18:59:15
非洲三毛
1 有用 信然 2020-05-12 20:10:59
「那你呢,先生?」他轉向丹尼斯,問,「你怎麼看?你的飛機能飛得夠高,直到看見上帝嗎?」 「我還真不知道,」丹尼斯說。 「既然這樣,」恩德韋迪說,「我真是不明白,你們兩人幹嗎還要飛行。」 ——《走出非洲》讓我想起《夜航西飛》,都是寫非洲的書,都是女作家寫的,都非常生動好看。喝著咖啡看這本書有特別的感受,因為作者伊薩克·迪內森在非洲經營著的,就是一處咖啡農莊。這本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圍繞著農莊的... 「那你呢,先生?」他轉向丹尼斯,問,「你怎麼看?你的飛機能飛得夠高,直到看見上帝嗎?」 「我還真不知道,」丹尼斯說。 「既然這樣,」恩德韋迪說,「我真是不明白,你們兩人幹嗎還要飛行。」 ——《走出非洲》讓我想起《夜航西飛》,都是寫非洲的書,都是女作家寫的,都非常生動好看。喝著咖啡看這本書有特別的感受,因為作者伊薩克·迪內森在非洲經營著的,就是一處咖啡農莊。這本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圍繞著農莊的人與物展開的。 (展开)
5 有用 andromache 2019-09-25 23:23:10
前三章很美,读来被非洲的生灵所震撼。第四章过于零碎,使得第五章告别都不那么动人了,感觉作者在写作途中分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