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个结局真让人始料不及啊,前面多喜欢,后面多失望。
后三分之一急转直下,简直不像一个人写出来的。不过可以借这本书一窥西藏的风土人情。
唱支山歌给党听吗。。。不是不能接受主角参加当的组织,只是她最后的转变和选择太没有说服力,看起来就是一种好奇而已。【她过几年再经历西藏的wg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可惜作者没写了
最初逛书店被书名震撼到,心中想起很多在西藏旅游时听说的藏地性别观的传说,心中激荡。读完后,发现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旧西藏仍然是有各种各样的悲伤故事,对女性的贬低也到处都是。主人公的生命旅程便是一个脱离性别角色桎梏的故事,其中又夹杂了旷阔的藏地风光与人事。只是扩写成长篇后,意识里的悲惨角色仓促地有了符合某种叙事的包含新气象又充满希望的结局,这反而让故事掉了一格。毕竟,时代的进步是缓慢而曲折的,处于新旧交替的人们,总会有种种不适,新的生活里大多仍有或新或旧的悲剧。让我感到悲伤的是,央吉卓玛的父亲能力出众视野开阔,而央吉卓玛却早早失去了在这位不得志的智者身边汲取能量的机会,成长于腐旧的二等奢华之中。。。作者在后记里讲,无性别便是对性别的反叛。无性别的神是文化的传承与反叛,宗教在真理之下。
3.5星。说是西藏的《红楼梦》,我觉得过誉了。里面完整的人物形象,其实只有主人公央吉,其他人的形象,我再回忆起来其实是面目模糊的。故事线相对简单,也是围绕央吉的命运展开的,随着家族的起落展开,但辗转多个家族,不同的境遇,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家族,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历险记。人物的成长总看到反复的痕迹,就和这兜兜转转的家族流落记一样。 整体而言,从故事的出发视角,本书的初衷,能看出来,作者自己是个很单纯的人。作者有意展示旧西藏的生活图景,西藏旧贵族的生活,以及奴隶的苦难,西藏的信仰和习俗在里面是有一定展现的。但如果说更大的格局,以及更详细的人物命运转变的合理性,我觉得这本书是缺乏的。
著名藏族作家央珍唯一长篇小说,当代西藏文学里程碑作品!被誉为西藏的《红楼梦》!
整个作品结束得太快了,潦潦草草就到了接上了结尾。主角绝对不算一个讨人喜欢的类型,说是爱自由,可实际总有不近人情的表现(可能是孩子的缘故吧),但绝对有一个完整变化的过程,最后结尾的走向绝不应该成为攻讦的对象,政治正确本身就是错吗,何况前面铺垫得也很完整,不要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地想当然吧。无性别的神,是因为她从小就是女孩子但是却体现男孩子的行为对性别的叛逆-本身对自己身份『旧贵族藏人』/『尼姑』等传统的叛逆,大概也是最后所在尼姑庵男女转化故事的表现吧。写得真是很好的。可惜作已经去世了。
央珍的文字真的太美了,氛围、情绪、意境的表达均恰到好处,配上藏区特有的宗教神秘感,浑然天成。不足之处是情节推进有些拖沓,这一本书我竟看了十来天…
本书主要围绕贵族家二女儿央吉卓玛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两条主线展开故事情节。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娃,对作者描写的故事场景中慕然唤起儿诸多时记忆:兜里装满炒青稞随时掏出“嚓嚓”吃起来;大部分男人留着长发并缠绕着红色或黑色大头绳;穿着藏袍背着木制的练字板上学去;每家每户都会设一间小经堂用来祈祷和请求护法神保佑一生平安;每年的藏历新年成了一年中最大的喜庆之事和最热闹的日子;初三的破晓家家房顶上换上新经幡在呼啸的山风中哗哗作响等等。此外,旧社会普片认为女性从十四岁开始步入了妇女的年龄,母亲一直告诫她“不识字,就不是贵族小姐。”“女人的责任是结婚生育、料理家务、协助丈夫,只要能写会算算是读过书。”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反而助长了主人公的叛逆性格吧!从央吉卓玛到赤列曲珍名字、身份的变化说明了一切。
结尾为什么就不会是真实的呢?我在西藏生活,接触的很多老人当初就是这么亲近解放军的,我同事的长辈里还有藏族“地下党”。 这书对旧西藏社会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写得很实在,而很多内地人只看重西藏传统、宗教的一面,对其文化中的糟粕避而不谈,也是种刻板印象吧。这难道不是对可怜的拉姆的一种讽刺吗?
很不错的一篇小说,且不说内容的虚实、写作的背景,光优美的措辞、华丽的用词、详实的细节描写更甚一筹。通篇围绕着德康家二小姐这个主人公展开,分两条线,一条写世俗生活,一条写宗教生活,从她在拉萨自家宅邸中精致、富足、复杂的生活,到后藏帕拉庄园再到贝西庄园中乡野自由洒脱的生活,最后到简朴、清贫、忙碌的寺院生活。从中不难发现二小姐是一位追求自由、敢于挑战新鲜事物的姑娘。文章读下来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氛围。
单纯过了头就成为无知,而无知的容量是很浅的。
烂尾啊烂尾。等待中一天读完的小说,我的央吉卓玛小姐啊,请拿好经书和宝剑吧。
红楼梦个鬼 我也劝曲珍拿好经书和宝剑
前面部分很令人感动,后面越来越显得刻意。我忍不住去想,如果对下人好的好人总是坏命运,那贝鲁庄园的阿叔例外活下去,是否会改变央吉卓玛的命运?
三点五。实在太可惜了,七八章一整个急转直下 ,前后对比之大简直不像一个人写的,许多坑也没填……本来可以做出一个很饱满很宽阔的主题,最后两章原本也大可以继续深化对宗教性别阶级和传统的探讨,最终只能变成急匆匆的主旋律颂歌,可惜了
一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很细腻,还有各种关于气味和温度的刻画。央吉儿时一直颠沛四方,以纯真的孩童视角看尽世间百态,人生无常,每一次搬家都是一次心灵的动荡。印象深刻的是央吉和阿叔的亲情,和拉姆的友谊,她对自由的向往,对传统的反叛。结尾有点莫名其妙,看得难受,直接从圣域落入凡尘,抵不住的历史洪流是吧……
简单看看还行,西藏的美不在于人,在于山水,去过,只是喜欢那里的山水。
也许原来的短篇版本反而更好,这个长版有点陷入流水账但又没能做到事无巨细。西藏的农奴过得好惨。
觉得比较一般的小说。
> 无性别的神
19 有用 momo 2019-01-01 15:24:37
这个结局真让人始料不及啊,前面多喜欢,后面多失望。
13 有用 三尺水 2019-07-16 13:16:11
后三分之一急转直下,简直不像一个人写出来的。不过可以借这本书一窥西藏的风土人情。
11 有用 🐈 2020-05-16 19:05:00
唱支山歌给党听吗。。。不是不能接受主角参加当的组织,只是她最后的转变和选择太没有说服力,看起来就是一种好奇而已。【她过几年再经历西藏的wg时,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可惜作者没写了
6 有用 Dayone 2023-05-17 23:41:21 山东
最初逛书店被书名震撼到,心中想起很多在西藏旅游时听说的藏地性别观的传说,心中激荡。读完后,发现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旧西藏仍然是有各种各样的悲伤故事,对女性的贬低也到处都是。主人公的生命旅程便是一个脱离性别角色桎梏的故事,其中又夹杂了旷阔的藏地风光与人事。只是扩写成长篇后,意识里的悲惨角色仓促地有了符合某种叙事的包含新气象又充满希望的结局,这反而让故事掉了一格。毕竟,时代的进步是缓慢而曲折的,处于新旧交替的人们,总会有种种不适,新的生活里大多仍有或新或旧的悲剧。让我感到悲伤的是,央吉卓玛的父亲能力出众视野开阔,而央吉卓玛却早早失去了在这位不得志的智者身边汲取能量的机会,成长于腐旧的二等奢华之中。。。作者在后记里讲,无性别便是对性别的反叛。无性别的神是文化的传承与反叛,宗教在真理之下。
4 有用 小透明 2020-11-21 19:57:49
3.5星。说是西藏的《红楼梦》,我觉得过誉了。里面完整的人物形象,其实只有主人公央吉,其他人的形象,我再回忆起来其实是面目模糊的。故事线相对简单,也是围绕央吉的命运展开的,随着家族的起落展开,但辗转多个家族,不同的境遇,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家族,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历险记。人物的成长总看到反复的痕迹,就和这兜兜转转的家族流落记一样。 整体而言,从故事的出发视角,本书的初衷,能看出来,作者自己是个很单纯的人。作者有意展示旧西藏的生活图景,西藏旧贵族的生活,以及奴隶的苦难,西藏的信仰和习俗在里面是有一定展现的。但如果说更大的格局,以及更详细的人物命运转变的合理性,我觉得这本书是缺乏的。
3 有用 金马洛 2018-12-18 17:10:13
著名藏族作家央珍唯一长篇小说,当代西藏文学里程碑作品!被誉为西藏的《红楼梦》!
2 有用 小木独钓寒江雪 2019-05-03 23:26:18
整个作品结束得太快了,潦潦草草就到了接上了结尾。主角绝对不算一个讨人喜欢的类型,说是爱自由,可实际总有不近人情的表现(可能是孩子的缘故吧),但绝对有一个完整变化的过程,最后结尾的走向绝不应该成为攻讦的对象,政治正确本身就是错吗,何况前面铺垫得也很完整,不要那么历史虚无主义地想当然吧。无性别的神,是因为她从小就是女孩子但是却体现男孩子的行为对性别的叛逆-本身对自己身份『旧贵族藏人』/『尼姑』等传统的叛逆,大概也是最后所在尼姑庵男女转化故事的表现吧。写得真是很好的。可惜作已经去世了。
3 有用 严慌慌 2020-08-09 20:54:54
央珍的文字真的太美了,氛围、情绪、意境的表达均恰到好处,配上藏区特有的宗教神秘感,浑然天成。不足之处是情节推进有些拖沓,这一本书我竟看了十来天…
1 有用 བསམ་སྐྱིད་卓玛 2020-03-10 17:54:30
本书主要围绕贵族家二女儿央吉卓玛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两条主线展开故事情节。作为土生土长的藏族娃,对作者描写的故事场景中慕然唤起儿诸多时记忆:兜里装满炒青稞随时掏出“嚓嚓”吃起来;大部分男人留着长发并缠绕着红色或黑色大头绳;穿着藏袍背着木制的练字板上学去;每家每户都会设一间小经堂用来祈祷和请求护法神保佑一生平安;每年的藏历新年成了一年中最大的喜庆之事和最热闹的日子;初三的破晓家家房顶上换上新经幡在呼啸的山风中哗哗作响等等。此外,旧社会普片认为女性从十四岁开始步入了妇女的年龄,母亲一直告诫她“不识字,就不是贵族小姐。”“女人的责任是结婚生育、料理家务、协助丈夫,只要能写会算算是读过书。”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反而助长了主人公的叛逆性格吧!从央吉卓玛到赤列曲珍名字、身份的变化说明了一切。
2 有用 啊鸦 2021-03-17 22:25:50
结尾为什么就不会是真实的呢?我在西藏生活,接触的很多老人当初就是这么亲近解放军的,我同事的长辈里还有藏族“地下党”。 这书对旧西藏社会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写得很实在,而很多内地人只看重西藏传统、宗教的一面,对其文化中的糟粕避而不谈,也是种刻板印象吧。这难道不是对可怜的拉姆的一种讽刺吗?
2 有用 བློཟང་ཆོསྒྲོན།🌸 2021-02-17 14:13:55
很不错的一篇小说,且不说内容的虚实、写作的背景,光优美的措辞、华丽的用词、详实的细节描写更甚一筹。通篇围绕着德康家二小姐这个主人公展开,分两条线,一条写世俗生活,一条写宗教生活,从她在拉萨自家宅邸中精致、富足、复杂的生活,到后藏帕拉庄园再到贝西庄园中乡野自由洒脱的生活,最后到简朴、清贫、忙碌的寺院生活。从中不难发现二小姐是一位追求自由、敢于挑战新鲜事物的姑娘。文章读下来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氛围。
1 有用 HindenburgAsh 2022-01-11 21:28:57
单纯过了头就成为无知,而无知的容量是很浅的。
2 有用 石四 2020-10-05 16:46:07
烂尾啊烂尾。等待中一天读完的小说,我的央吉卓玛小姐啊,请拿好经书和宝剑吧。
1 有用 小岛 2022-07-31 22:31:45
红楼梦个鬼 我也劝曲珍拿好经书和宝剑
0 有用 Enims 2021-04-09 18:46:43
前面部分很令人感动,后面越来越显得刻意。我忍不住去想,如果对下人好的好人总是坏命运,那贝鲁庄园的阿叔例外活下去,是否会改变央吉卓玛的命运?
0 有用 七弦松风 2022-04-01 14:01:01
三点五。实在太可惜了,七八章一整个急转直下 ,前后对比之大简直不像一个人写的,许多坑也没填……本来可以做出一个很饱满很宽阔的主题,最后两章原本也大可以继续深化对宗教性别阶级和传统的探讨,最终只能变成急匆匆的主旋律颂歌,可惜了
0 有用 星风轨变 2022-03-20 16:33:28
一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很细腻,还有各种关于气味和温度的刻画。央吉儿时一直颠沛四方,以纯真的孩童视角看尽世间百态,人生无常,每一次搬家都是一次心灵的动荡。印象深刻的是央吉和阿叔的亲情,和拉姆的友谊,她对自由的向往,对传统的反叛。结尾有点莫名其妙,看得难受,直接从圣域落入凡尘,抵不住的历史洪流是吧……
0 有用 秋天的小松鼠🐿 2022-02-19 18:16:32
简单看看还行,西藏的美不在于人,在于山水,去过,只是喜欢那里的山水。
0 有用 JennyJ 2021-12-21 23:18:37
也许原来的短篇版本反而更好,这个长版有点陷入流水账但又没能做到事无巨细。西藏的农奴过得好惨。
0 有用 青非 2021-12-03 00:33:32
觉得比较一般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