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远处的拉莫在看着你,那是你的神。
你存在的每一秒,被痛苦占据的每一秒,他都在看着你。
有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但一生只有那么几个瞬间。”
《远处的拉莫》是胡迁离世前留下的一组文学作品结集,收录了其自2017年6月开始尝试的一系列“危险的创作”,如中篇小说《远处的拉莫》, 如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短篇小说《海鸥》,以及他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完成却还未及排演的戏剧剧本《抵达》等。对于这段创作过程,胡迁这样写道:“这半年我每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尝试不同的越渡,摧毁某种关系进入崩溃边界。酒精是好东西,但直接灌入大脑就不好了。男女情爱的小故事是排遣无聊的,它们无论任何维度都在安全的区域。另一种创作则充斥着危险。”
胡迁赤身赤诚地灼烧自我,将天分和生命力一气呵成转化为语言。这组小说和剧本笔触冷峻干净,读来灰暗,凝重,决绝,荒暴,包容了胡迁在生命最后阶段的隐秘心迹和极...
“远处的拉莫在看着你,那是你的神。
你存在的每一秒,被痛苦占据的每一秒,他都在看着你。
有时候你可以感觉到他,但一生只有那么几个瞬间。”
《远处的拉莫》是胡迁离世前留下的一组文学作品结集,收录了其自2017年6月开始尝试的一系列“危险的创作”,如中篇小说《远处的拉莫》, 如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短篇小说《海鸥》,以及他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里完成却还未及排演的戏剧剧本《抵达》等。对于这段创作过程,胡迁这样写道:“这半年我每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重新尝试不同的越渡,摧毁某种关系进入崩溃边界。酒精是好东西,但直接灌入大脑就不好了。男女情爱的小故事是排遣无聊的,它们无论任何维度都在安全的区域。另一种创作则充斥着危险。”
胡迁赤身赤诚地灼烧自我,将天分和生命力一气呵成转化为语言。这组小说和剧本笔触冷峻干净,读来灰暗,凝重,决绝,荒暴,包容了胡迁在生命最后阶段的隐秘心迹和极致思索,包容了他对文学这件事最认真最虔敬最赤裸的剖白,更包容了对我们所处时代强烈的反思和质疑。他仿佛并没有离开,他只是率先抵达,所有痛苦都化为静默在永恒里的一线光亮,如笔下的拉莫一样,召唤着茫茫人生荒野里我们每一次的跋涉和远行。
本书还特别收录了胡迁生前访谈和完整大事年表。
————————————————————
【名家推荐】
胡迁是一个满怀尊严的人,从他的眼睛就能知道他不寻常的强烈个性。我想告诉你们,我遇到的胡迁对世界怀有辽远广阔的目光……他是最勇敢的电影人。
——贝拉•塔尔,匈牙利导演
胡迁的小说从我初次读到,就如雷电爆闪着天才的光。他是烈性要用那光焰亮瞎观者之眼,要烫伤人,要让人有真实痛感的。他作品中那超荷的忧郁、愤怒,或正是这个国度里的青年切肤、呼吸、每一毛孔感受到的忧郁。我想一百年后,人们观测这个年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活在怎样的时光?那时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可能并不总是一个解离的、纷乱光影的、楼盘如蕈菇暴长的、选秀节目和无聊大制作电影充斥的时代,我觉得未来的人们,会拿起胡迁的小说,若有所感地读着。
——骆以军,作家
胡迁的小说,你会感受到那赤诚中所迸射出的破坏力,你会获得完整和有效的灼伤,纯正的艺术性灼伤,如同佐罗的签名或V字仇杀队的面具,那是胡迁对艺术这片日渐荒芜贫瘠的领土的贡献。他加重了阴影,他校减了速度。他后视镜,他恶作剧,他思无邪。
——鲁敏,作家
胡迁刚写完的新剧本,叫《抵达》。本来我们要一起弄舞台剧,可他孑然前往,率先抵达。他再不会被消解掉,他再不给你们、我们和这个世界,任何一丝消解他的机会。
——章宇,《大象席地而坐》主演
    
  
  
    远处的拉莫的创作者
       · · · · · ·
  
- 
              
                  
              
              胡波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胡迁(1988—2017)
原名胡波。作家,导演。
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台湾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
目录 · · · · · ·
远处的拉莫:警报
远处的拉莫:边界
祖父
捕梦网
大栅栏与平房村
黯淡
栖居
响起了敲门声
陷阱
我们四块儿废铁
海鸥
抵达(剧本)
访谈:文学是很安全的出口
特别附录: 胡迁大事年表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上一代人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压制下一代,这与进化的意志相反。在我吃这橘子的那个夜晚,我的朋友说。他的女朋友坐在一侧,腿放在他手腕上。 你被压制什么了?我说 我被不剥夺了很多,也对抗不了,他们扣押了我所有的版权。就像现在,我把这些称作邪恶,但可能二十年后,我也会这么干。我剥夺年轻人,压制他们,利用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拥有的东西令我心烦。他揉着那个女人的脚,我能看出这中间有种色情的意味,情侣喜欢在公开场合以不起眼的方式调情,这种色情使他们有乐趣。如果没有旁观者,充斥在这里的只剩下乏味。 我能理解你,就你所说的这种邪恶,人们会在不同的年龄以不同的方式发作出来。我说。 童年时是什么?他说。 杀戮。 杀戮?他的女朋友抽回了脚。 我总觉得,虽然所有阶段都会产生杀戮,但杀戮始于童年,你身边更为强大的个体告诉你杀戮是可怕的。某个儿童敲死一片蚂蚁,这被认为是不好的,但这个不好,只是因为你屈服于周围的强大,毕竟那段日子,你没有选择任何事物的权利。 所以呢?朋友说。 所以杀戮被掩埋住,在一些年代以别的方式发泄出来。像你所说的,在一些年代你被剥夺了,在另一些年代以直接的杀戮呈现。 哈哈,那青年呢?女人问。 侵占。 我没觉得自己在侵占什么啊。朋友说。 让自己覆盖更多的事物,侵占所有可以看得到的。我仔细想想,我觉得这个民族的自负跟这个有关系。这个民族,还停留在青年人的阶段,也就是一个侵占的时期,必然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那中年呢? 我还不知道,但我观察到,中年已经开始向毁灭过渡了,不计任何后果地令世界丑陋下去。 你这样看待周遭,因此活得糟糕透顶。朋友说。 我无论怎么看待,这都是注定的。你能想象十几年之后的样子吗?我们还能坐在这里,你递给我两个橘子,你虚伪地跟我说起这漫长的友谊,你讲起我们的过去那看起来好玩的事情。但到了某些情况下,即便是很脆弱的情况,我认为所有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获得那个强大的本能。 十几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79页  - 
          
他揉着那个女人的脚,我能看出这中间有种色情的意味,情侣喜欢在公开场合以不起眼的方式调情,这种色情使他们有乐趣。如果没有旁观者,充斥在这里的就只剩下乏味。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远处的拉莫:边界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远处的拉莫"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远处的拉莫"的人也喜欢 · · · · · ·
远处的拉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 更多书评 3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寶瓶文化 (2019)9.4分 5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读书即生活 BOOK TEAM (裁缝点灯)
 - 这几本有点意思 (Endler)
 - 购书单【1】 (波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远处的拉莫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舟上闭嘴了 2018-12-12 18:52:09
两篇《远处的拉莫》实在太好了(相较而言,后面几篇短篇则稍微缺乏一些克制),比之前的《大裂》有了更切实而广博的关怀。读胡迁常让人感觉像是在读萨拉凯恩式的残酷戏剧。在一些看似不行动或暴力行为的背后能看到一个非常纯粹的、抗争的姿态。他的这种纯粹与诚恳,会让很多自以为搞明白、或自认为这世界的问题找到了某种解释而沾沾自喜的人羞愧不已。
6 有用 水蝶 2019-06-12 02:32:45
相比小说,还是更喜欢他的电影。看到末页的大事表,真的是无尽的惋惜。我很难认为胡波有心理问题,他只不过拥有一个特别纯粹的灵魂,而这是很难得的,和他相比,自己不免显得虚伪起来。
29 有用 长堀 2018-12-21 22:40:19
真正危险的杰作只有一个,就是《海鸥》。其余的作品放到一起显示出一种单薄、粗糙和匮乏,当然也能看出其中重复的母题:突如其来的操蛋、无差别的厌恶、无因由的暴力、无法抵达的远境,以及反身的挥刀自宫。胡波的创作像是一种自我消耗,特别是频繁提及的上吊以及杀死别人,这种创作的危险在于长期沉浸于这种状态中并被它所吞噬
15 有用 林随 2018-12-31 21:46:13
我觉得他像一个过去的朋友,一直在提醒我,要保持质疑,保持清醒,保持坍塌的标准。我不知道我能做到何时何地。我这才有些体会他说过无数次的死亡。
10 有用 笑对人生 2019-01-14 08:14:49
拉莫也许就是满洲里的那头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