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Name Is Lucy Barton的书评 (25)

陈紫莲 2021-03-13 10:19:46 遠流出版2020版

那不雅,也不准确

看完本书,我一直想着这句话。 露西巴顿被大学录取后,马上把一个写完的故事拿给高中的英语老师看,老师将其中一句“那位妇女穿了一件廉价洋装”中的“廉价”二字圈了出来。 “别用那个词,既不雅也不准确。”他温和地对露西讲了一番话,表示这种写法不好也不雅,露西将这件事...  (展开)
闻夕felicity 2024-07-05 16:34:17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外面的世界

人类用各种方式处理痛苦——很多时候这种处理甚至不是理性的选择、而是更接近本能的运作。 比如露西·巴顿的住院——她接受了阑尾手术,但却在术后迟迟不愈,独自在病床上消瘦。丈夫和两个孩子被如此便利地隔离在医院之外、名为纽约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好像她的身体比她更懂得她...  (展开)
Mimi's Musings 2018-03-03 12:20:44

Through Vibrating Silences

A really quiet book. And yet, a wealth of palpable emotions, and with power. Last time I read something so deceitfully peaceful was "The Remains of the Day" by Kazuo Ishiguro (And then he won the Nobel Prize). And Strout is a Pulitzer winner herself. The la...  (展开)
芦苇 2024-07-27 12:02:58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女性作家后劲太大,看这本书好像在照镜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体量很小但是后劲却很足的书,作者仅用了一条细微的线索就串联起整本书宏大的脉络。作者因病住院后,与自己向来疏远的母亲前来探望,就只以此为线索,作者便铺陈开了属于“露西”的故事,从儿时到现在,从贫穷到成为一位作家,她在慢条斯理地讲述着为何“我会成为我”...  (展开)
2023-03-26 02:43:42

短评写不下

非常好,我很喜欢这种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的小说,但是作者在写一些深层的很难用语言描述的关系,感情。这本书的中心是母女关系,是Lucy和她妈妈的关系,以及Lucy成为母亲和自己女儿的关系。同时和美国二战后到911为止的社会紧密结合,关于贫穷,中西部,农村,孤独,involunt...  (展开)
rosenstolz 2017-07-21 14:08:54

荒凉的童年,悲伤的母女关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内有剧透,慎入。 没有Olive那本好,语言平实,没生词,但也没多少触动人心的,母亲太冷漠了,童年也穷的出奇,住在车库,没有电视,吃的是面包涂上糖浆,start from nothing,第一次见婆婆就被带买衣服,还被“豪宅”惊诧到。 书中的Lucy很孤独,在纽约没几个朋友,大部分是80...  (展开)
沙丁鱼2 2024-07-31 11:24:00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无法逃离

“我会从事写作,让人们不觉得如此孤独。” (And I thought: I will write and people will not feel so alone!) 这是《我叫露西·巴顿》高中的”我“在学校图书馆读书时立下的誓言,而这一想法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小学三年级。因为家庭的贫困和家人的冷漠,她唯有在图书馆才能...  (展开)
午夜煮饭婆 2025-08-20 15:32:14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我敢说,这是只有女性作家才写得出来的小说

两小时读完,读完愣两天。 这本小说像素食一般轻盈可口,但没想到后劲极猛,各种细节像海水倒灌一样疯狂回涌:冷漠的父母,疏离的家庭关系,一无所有的童年,错位的迷恋,离开且不再回头的决心,未曾远离的纳粹噩梦,一地鸡毛的婚姻,并发症的阑尾炎…小说大部分场景都是露西的...  (展开)
Rodalinda 2025-07-09 13:06:05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我想露西仍未找到答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其实是非常短小的一本书(两个小时的飞行期间我就看完了),但里面其实充满了露西·巴顿的疑惑,不理解是什么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冷淡与漠视,不懂为什么战争常常发生,不懂为什么人与陌生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如此之弱…… 从背景上来看,这本书和《我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一定的相...  (展开)
追光的少女 2025-05-01 02:51:42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我叫露西巴顿》

这本书讲了一个童年十分悲惨的女人走出她的家庭,后来成为作家。童年的悲惨经历,被关在卡车里,家庭经济的窘迫,被同学、周围人排斥孤立的这些经历始终对她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让她在成年后、自己成家之后的 8 年都没有回过家。 和一个女生聊到,她的童年也经历过类似露西...  (展开)
呼噜噜 2025-03-27 10:26:07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我叫露西巴顿

2025年读完整体上写作手法比较朦胧, 不只是出于作者尚未完全克服以前家庭和婚姻带给她的创伤还是一种隐晦的手法 穿插回忆叙事角度和我之前读过的命运比较相似 书中的观点整体上侧重于描述记录而非评论 和《我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原生家庭给不了足够的爱甚至...  (展开)
小青梅大侠 2024-11-25 10:11:49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只有九万字,却余韵悠长

“我叫露西·巴顿, 从一无所有中来的露西·巴顿, 数十年不肯与家人见面的露西·巴顿, 母亲口中狼心狗肺的露西·巴顿, 摇身一变成了畅销书作家的露西·巴顿。” 大概是因为露西·巴顿所遭受的原生家庭创伤,让我不断想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不同的是,这本《我叫露西·...  (展开)
陶鹿家 2024-07-10 00:22:12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两边拉扯的向前冲人生

露西·巴顿,有着一个贫寒一无所有的童年,一个不被祝福的婚姻,羞涩说不出口的作家职业,当生病住院的她与母亲守护的几天内,她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童年、婚姻生活、家庭工作等,那个童年贫苦的小镇,那个忍饥挨饿连电视都没有的穷苦时代,在纽约的繁华前如何不堪一击。露西...  (展开)
YUANYUAN 2024-07-08 23:16:23 中信出版集团2024版

当一个人背身而去时

这想必是我们大多数人与这个世界过招的方式,一知,半解,涌上的回忆绝不可能属实。但当我看见别人自信地走过人行道,仿佛没有丝毫恐惧时,我意识到我并不了解其他人的情况。人生的种种,似乎都来自揣度。——《我叫露西·巴顿》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不愧是普利策奖得主,虽然作...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尤里卡 2025-09-28 08:19:41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一位洞幽烛微的“关系专家”与“情感大师”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是美国当下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生于1956年,成长于缅因州和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和很多人一样,通过教育离开了贫瘠的土地,在繁华的城市扎根立足。她具备一个作家的渴望(或者说野心):“我非常想当作家,以至于失败的想法对我来说几乎是无法承受的。”...  (展开)
达果汽 2024-07-15 20:49:48

“毫不留情的真正意思在于,牢牢把握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故事开始于露西住院期间,阑尾手术后感染延长了露西的住院时间。在她孤单住院的过程中,露西的母亲突然出现在病房里,并陪伴了她五天。 母亲的陪伴是露西长久以来的渴盼,“她的语气是我不曾记得的,仿佛一股压抑的情感、言语和看法在她心中郁积了多年”。她们回忆过去,谈论了...  (展开)
星尘 2024-07-26 13:05:57

露西·巴顿的记忆之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叫露西·巴顿》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发表于2016年的小长篇,也是露西·巴顿四部曲的开篇之作。 小说发表之后,接连入围了当年的布克奖长名单以及2018年都柏林文学奖的决选名单。那到底这个故事有何魅力,可以同时受到众多读者和文学奖项的青睐? 《我叫露西...  (展开)
萌橦 2024-08-12 23:29:20

你眼光定睛的方向,就是你的人生

“我叫露西·巴顿,我来自,不,我逃离自一个冷漠的家庭。” 很快读完了这本薄薄的小书《我叫露西·巴顿》。这本书篇幅不长,却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常停下来,思索露西·巴顿的行为动机。可能因为我没有经历过她的生活,还有她和母亲之间那样的关系,所以有时候我理解不了她所...  (展开)
Lazy念念 2024-07-23 20:52:10

走过人生的断续篇章

人在一定阶段就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在回忆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们会反思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叫露西·巴顿》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露西因病住院,在这段无聊的时光里,她不得不回忆过去,也因此确定自己的身份,这些回忆的碎片,就像人生的断续连载,构成了主角露西·...  (展开)
blingbling 2024-07-08 09:42:29

变扭的关系 是不是贫穷的后遗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名:我叫露西·巴顿 作者:伊丽莎白·斯特劳特 系列:露西·巴顿 四部曲01 露西·巴顿,丈夫叫她芭嘟,母亲叫她小露露。然而即使这样亲昵的称谓,也并没有让他们的关系更贴近或者更温情。 阑尾炎手术住院,后因一些疑难杂症,住院了九个星期。母亲来陪护五天就离开了——虽然...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My Name Is Lucy Barton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