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做完这本,日本电影方面就没啥做书的欲望了。
最大的问题是全书没配图,一张也没有,彻底生唠。行文上是日本学界常见的唠嗑风格(人家不是骗稿费啦),佐藤忠男这方面算比较明显的,各种口语化的表达,所以对电影了解不多的话,感觉就一老头子坐门口跟你聊山海经。有条件的话还是多找点电影看吧,这套100元入手的书反正也换不来多少碟,做个备案的资料还是可以的。之前只读过佐藤忠男最烂的那本《中国电影百年》,导致对他印象烂透了,这套书的质量还是好一些的。
一张配图都没有真的真的真的是硬伤,对于骨灰级影迷来说尚可接受,但附庸风雅的伪影迷、浅文青来说,估计就会遭嫌弃了。以及,佐藤先生还是太主观了些,最有价值的是上部,毕竟是追根溯源,中部和下部越来越弱。当下日本电影乃至日本文化越来越固步自封,所谓“文化的加拉帕戈斯化”,是否能让人有所警觉呢?
以娓娓道来的口气叙述的通史写作,对于整个日本电影史的脉络与细节作者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对我来说比较有收获的是关于一些重磅影片、影人的简要但犀利的评论,若没有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对这些电影常常会产生误读。
一口气读下来很爽,串起了我这些年观日影的零散;作者思路很清楚,就是有点啰嗦,尤其是第三本。越往后写越历史角度的大框架的思考越弱,这也正常,但总觉得后两本还能有更多历史角度的观察和思辨;通观全套,闪光点也基本都是站在影评人角度的观察和总结,这么着读起来趣味性挺好就是了。PS. 对于读这套书的人来说,索引部分真的很重要,未收录可惜了
读上部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是真的科普来龙去脉,往后就都是流水账了。比较可怕的是我们看到的日本电影还都tm是出口欧美专供这个真要命(参考一下我们对张艺谋的态度吧。按作者的写法,感觉整个日本电影史就是不停地stereotyping和反stereotyping。
最喜欢第二本,大概我也是最喜爱那个时期的日本电影吧。“能够年纪轻轻就成为电影明星,一边在每个时期里展现着与该年龄段相符的美感与演技,一边慢慢老去,并最终展现出人在老年期才会达到的、最为深刻的精神性成熟,这对于演员来说可谓理想的人生了吧。如果从他们年轻时就一直观看那些作品的话,影迷们大概会感到他们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同伴。” 第三本感觉太过草率。#1007.
从小学喜欢上日本恐怖片开始,一直到前年迷上了日本老电影……我目前人生中的闲暇时光很大一部分都被各种类型的日本电影占据了。今天刚拿到手这套书 兴奋的粗略翻了一下,能收藏一套比较完整的日本电影史,作为日本电影迷也挺满足了。之后慢慢细品~~
为什么对于九十年代之后“这种混沌而又多样的电影形态”反而只有概览不做整理,是因为作者累了吗?蜡笔小新剧场版《呼风唤雨!大人帝国反击战》《加油!战国大混战》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就像童年龌蹉的小伙伴竟然也有出头之日,真让人感动。
不如四方田犬彦好读
最早在上海季风,之后在广州方所……多次都想拿下这一套三本,但总怕跨城搬家麻烦。今年借着写日影的机会,终于说服自己买下,一个通宵读完。非常学术范儿,对读者有日本文化积累的门槛。本书的优缺点,也是一体两面:面面俱到又絮絮叨叨,但的确是了解梳理日本百余年电影及社会文化生活的绝佳读物。
迷影向,而非研究向。
评论区还有人吐槽没图片的,特么的好像一个150分钟的电影给你一帧剧照就能让你们多了解一点似的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有着丰富的主题,例如:“为了摆脱贫困而努力吧”,"为了摆脱贫穷全家人团结起来吧“,“推进家庭和社会的民主化吧”,“女性解放”,“对母亲的感谢”,“战争,已经厌恶了”,“恋爱真美好”,“在公司和同事聊天消磨时间很快乐”,“结党聚众与其他帮派对抗也挺愉快的”。
案例丰富,论述详实。遗憾的是,第四卷-“索引,年表,另一种角度的观察”没有翻译成书。读史,无非,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作者的治史思路为何,作者对未来日本电影发展的看法,以及社会重大事件和思潮对电影的影响等,会更具有借鉴意义。目前,此版本的《日本电影史》,只能当工具书,翻一翻找一找,做做基础设施建设。
图书馆里的上册被借走将近半年没还回来,无奈只借了中册和下册,看起来津津有味,佐藤忠南的电影品味让我很放心,也从中知道了一些并不熟悉的日本导演,以及从未听说过的作品,非常乐意都找出来看看。
第一本第一章讲述草创未就的日本电影工业的综述充满了佐藤忠雄闪闪发光的个人魅力和幽默而独特的视角,对比中英日美欧电影初创时奇妙的组合方式,略能品出日后花开几朵各裱一支的独特风味。后面慢慢铺陈就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但是干货不少,佐藤忠雄一写到小津就是那种双眼放光的感觉,真是得找机会看看他写小津的专著。
日文版是有插图的。
一二卷太厉害了,日本电影史果然还是要看日本人自己写的
佐藤忠男是日本電影史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他寫小津原本是美國化的導演、比較小津和溝口的導演方法當然好看,但是他在寫歷史方面同樣非常出色,這不僅是包括寫早期日本電影的黑幫性、和收納許多學歷不足但有心在藝術領域發展的青年這段歷史,他寫戰時日本進行統制、在殖民地發展電影工業,以及利用電影動員民眾和宣傳意識形態更是出色。戰時受陸海軍委託、拍攝出無數用作軍訓和政宣影片的東寶,在戰後變成宣傳自由主義的先鋒。戰後的左傾浪潮也使得電影工會陸續成立、職工參與度提升,後來一些被認為過激的行動推使工會分裂。朝鮮戰爭爆發,右翼未受清算,軍國主義復辟,日本電影不斷左搖右擺反映著時代背景,但還是有左傾影人在拍左翼電影。直到寫學運退潮、經濟泡沫,仍然好看,日活粉紅映畫在日影低潮時變成支柱,繼續培養電影人。是電影史也是社會史。
> 日本电影史
55 有用 慕鸥 2016-05-26 15:31:47
做完这本,日本电影方面就没啥做书的欲望了。
32 有用 左胸上的吸盘 2016-06-18 15:35:59
最大的问题是全书没配图,一张也没有,彻底生唠。行文上是日本学界常见的唠嗑风格(人家不是骗稿费啦),佐藤忠男这方面算比较明显的,各种口语化的表达,所以对电影了解不多的话,感觉就一老头子坐门口跟你聊山海经。有条件的话还是多找点电影看吧,这套100元入手的书反正也换不来多少碟,做个备案的资料还是可以的。之前只读过佐藤忠男最烂的那本《中国电影百年》,导致对他印象烂透了,这套书的质量还是好一些的。
19 有用 扭腰客 2017-01-11 10:23:24
一张配图都没有真的真的真的是硬伤,对于骨灰级影迷来说尚可接受,但附庸风雅的伪影迷、浅文青来说,估计就会遭嫌弃了。以及,佐藤先生还是太主观了些,最有价值的是上部,毕竟是追根溯源,中部和下部越来越弱。当下日本电影乃至日本文化越来越固步自封,所谓“文化的加拉帕戈斯化”,是否能让人有所警觉呢?
18 有用 LOOK 2016-08-08 13:19:51
以娓娓道来的口气叙述的通史写作,对于整个日本电影史的脉络与细节作者力求做到面面俱到。对我来说比较有收获的是关于一些重磅影片、影人的简要但犀利的评论,若没有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对这些电影常常会产生误读。
6 有用 如 2016-08-08 00:42:31
一口气读下来很爽,串起了我这些年观日影的零散;作者思路很清楚,就是有点啰嗦,尤其是第三本。越往后写越历史角度的大框架的思考越弱,这也正常,但总觉得后两本还能有更多历史角度的观察和思辨;通观全套,闪光点也基本都是站在影评人角度的观察和总结,这么着读起来趣味性挺好就是了。PS. 对于读这套书的人来说,索引部分真的很重要,未收录可惜了
3 有用 猫猫 2016-08-23 18:11:43
读上部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是真的科普来龙去脉,往后就都是流水账了。比较可怕的是我们看到的日本电影还都tm是出口欧美专供这个真要命(参考一下我们对张艺谋的态度吧。按作者的写法,感觉整个日本电影史就是不停地stereotyping和反stereotyping。
4 有用 vivi 2016-09-06 21:23:26
最喜欢第二本,大概我也是最喜爱那个时期的日本电影吧。“能够年纪轻轻就成为电影明星,一边在每个时期里展现着与该年龄段相符的美感与演技,一边慢慢老去,并最终展现出人在老年期才会达到的、最为深刻的精神性成熟,这对于演员来说可谓理想的人生了吧。如果从他们年轻时就一直观看那些作品的话,影迷们大概会感到他们就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同伴。” 第三本感觉太过草率。#1007.
3 有用 Ying_0111 2016-06-27 19:55:21
从小学喜欢上日本恐怖片开始,一直到前年迷上了日本老电影……我目前人生中的闲暇时光很大一部分都被各种类型的日本电影占据了。今天刚拿到手这套书 兴奋的粗略翻了一下,能收藏一套比较完整的日本电影史,作为日本电影迷也挺满足了。之后慢慢细品~~
3 有用 松仓 2016-07-10 10:52:54
为什么对于九十年代之后“这种混沌而又多样的电影形态”反而只有概览不做整理,是因为作者累了吗?蜡笔小新剧场版《呼风唤雨!大人帝国反击战》《加油!战国大混战》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就像童年龌蹉的小伙伴竟然也有出头之日,真让人感动。
3 有用 AMY园 2016-08-13 09:42:10
不如四方田犬彦好读
4 有用 小学生任赢赢 2020-08-27 04:11:11
最早在上海季风,之后在广州方所……多次都想拿下这一套三本,但总怕跨城搬家麻烦。今年借着写日影的机会,终于说服自己买下,一个通宵读完。非常学术范儿,对读者有日本文化积累的门槛。本书的优缺点,也是一体两面:面面俱到又絮絮叨叨,但的确是了解梳理日本百余年电影及社会文化生活的绝佳读物。
2 有用 blueheart 2023-04-02 12:01:02 湖北
迷影向,而非研究向。
3 有用 原点 2018-10-02 15:00:41
评论区还有人吐槽没图片的,特么的好像一个150分钟的电影给你一帧剧照就能让你们多了解一点似的
2 有用 非虛構 2017-08-22 10:33:33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有着丰富的主题,例如:“为了摆脱贫困而努力吧”,"为了摆脱贫穷全家人团结起来吧“,“推进家庭和社会的民主化吧”,“女性解放”,“对母亲的感谢”,“战争,已经厌恶了”,“恋爱真美好”,“在公司和同事聊天消磨时间很快乐”,“结党聚众与其他帮派对抗也挺愉快的”。
2 有用 Olivia 2016-07-29 23:41:17
案例丰富,论述详实。遗憾的是,第四卷-“索引,年表,另一种角度的观察”没有翻译成书。读史,无非,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作者的治史思路为何,作者对未来日本电影发展的看法,以及社会重大事件和思潮对电影的影响等,会更具有借鉴意义。目前,此版本的《日本电影史》,只能当工具书,翻一翻找一找,做做基础设施建设。
2 有用 固埃 2020-05-18 21:20:28
图书馆里的上册被借走将近半年没还回来,无奈只借了中册和下册,看起来津津有味,佐藤忠南的电影品味让我很放心,也从中知道了一些并不熟悉的日本导演,以及从未听说过的作品,非常乐意都找出来看看。
2 有用 🫀Psyche 2016-11-08 11:01:12
第一本第一章讲述草创未就的日本电影工业的综述充满了佐藤忠雄闪闪发光的个人魅力和幽默而独特的视角,对比中英日美欧电影初创时奇妙的组合方式,略能品出日后花开几朵各裱一支的独特风味。后面慢慢铺陈就有点流水账的感觉,但是干货不少,佐藤忠雄一写到小津就是那种双眼放光的感觉,真是得找机会看看他写小津的专著。
2 有用 小蚁 2017-05-10 15:13:24
日文版是有插图的。
1 有用 fanfan 2017-04-16 23:58:35
一二卷太厉害了,日本电影史果然还是要看日本人自己写的
1 有用 康一來 2025-04-16 10:34:49 中国香港
佐藤忠男是日本電影史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他寫小津原本是美國化的導演、比較小津和溝口的導演方法當然好看,但是他在寫歷史方面同樣非常出色,這不僅是包括寫早期日本電影的黑幫性、和收納許多學歷不足但有心在藝術領域發展的青年這段歷史,他寫戰時日本進行統制、在殖民地發展電影工業,以及利用電影動員民眾和宣傳意識形態更是出色。戰時受陸海軍委託、拍攝出無數用作軍訓和政宣影片的東寶,在戰後變成宣傳自由主義的先鋒。戰後的左傾浪潮也使得電影工會陸續成立、職工參與度提升,後來一些被認為過激的行動推使工會分裂。朝鮮戰爭爆發,右翼未受清算,軍國主義復辟,日本電影不斷左搖右擺反映著時代背景,但還是有左傾影人在拍左翼電影。直到寫學運退潮、經濟泡沫,仍然好看,日活粉紅映畫在日影低潮時變成支柱,繼續培養電影人。是電影史也是社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