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佐藤忠男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资深电影学者,有着长达六十年的电影评论与研究生涯,著作等身,德高望重。本书是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集大成力作,构思四十载,执笔二十年,堪称迄今结构最完备、材料最翔实、观点最权威的日本电影通史巨著。首版于1995年由岩波书店出版,问世后得到了各方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每日出版文化奖”、“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等重要奖项。此后,根据新发现的影像资料和最近的日本电影发展状况,佐藤忠男修订、补充了相关内容,于2007年出版了增补版《日本电影史》。本简体版即根据增补版翻译。
日本电影史的创作者
· · · · · ·
-
佐藤忠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佐藤忠男,1930年出生于新潟,曾任国铁职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电影评论,长期活跃于日本电影评论第一线,著有《黑泽明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艺术》、《电影与炮声》和《日本电影史》等大量电影批评、研究专著,同时他还创办刊物《映画史研究》,长期担任日本映画 大学校长,是日本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和电影教育家。1996年,佐藤忠男因贡献卓著,获颁“紫绶褒章”。他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曾被授予韩国王冠文化勋章和法国艺术文化勋章等。
主译简介
应雄,北海道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学及现代思想理论研究。编著有《中国电影的看法》(大修馆书店,2010年)、《中日影视文化的地平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以及论文 “Body/Space and Affirmation/Negation in the Films of Lou ...
作者简介
佐藤忠男,1930年出生于新潟,曾任国铁职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电影评论,长期活跃于日本电影评论第一线,著有《黑泽明的世界》、《小津安二郎的艺术》、《电影与炮声》和《日本电影史》等大量电影批评、研究专著,同时他还创办刊物《映画史研究》,长期担任日本映画 大学校长,是日本著名的电影评论家、电影史学家和电影教育家。1996年,佐藤忠男因贡献卓著,获颁“紫绶褒章”。他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曾被授予韩国王冠文化勋章和法国艺术文化勋章等。
主译简介
应雄,北海道大学文学部教授,主要从事电影学及现代思想理论研究。编著有《中国电影的看法》(大修馆书店,2010年)、《中日影视文化的地平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以及论文 “Body/Space and Affirmation/Negation in the Films of Lou Ye and Wong Kar-Wai”(in Deleuze and Asia,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4)、《戈达尔、动作、未来》(《层——影像与批评》第8期,人文书房)等。
目录 · · · · · ·
增补版序
谢辞
序说:日本电影的基础
1.映绘
2.电影与日本音乐
3.故事定式的供给
4.表演技巧的源泉:歌舞伎与新派
5.表演技巧的源泉:新剧、轻戏剧与歌剧
6.正业和黑帮
7.艺人社会
8.作家的出身
9.外国电影的影响
10.外国人的贡献及与外国人的交流
11.女性的贡献
12.审查
第一章 草创期(1896—1923)
1.最初的输入与制作
2.弁士
3.日俄战争电影
4.制片厂的建立
5.初期的女演员和连锁剧
6.最初的超级明星
7.新派电影的繁荣:日活向岛
8.映画剧的成立
9.松竹蒲田的革新
10.日活向岛的成熟
11.好莱坞的日本人
12.从旧剧到古装片
13.大地震与大众文化的变化
第二章 无声电影的成熟(1924—1934)
1.城户四郎与蒲田调的成立
2.五所平之助、斋藤寅次郎、小津安二郎
3.蒲田的“母亲片”
4.村田实的近代精神
5. 日活、帝影新兴(公司)的现代剧和女演员的兴盛
6.衣笠贞之助的前卫活动
7.伊藤大辅和大河内传次郎对古装片的革新
8.牧野映画
9.古装片中的忠诚和反叛
10.“流浪片”的确立
11.山中贞雄
12.倾向电影
13.普罗映画的活动
14.弁士的艺术
15.即便如此,年轻人依然看电影
第三章 无声电影末期与有声电影初期(1931—1940)
1.走向有声电影
2.古装片与明星们
3.古装片的自我否定·伊丹万作
4.小市民电影与孩子的世界
5.女性情节剧
6.沟口健二的现实主义的确立
7.导演方法的个性化
8.从P·C·L到东宝
9.东宝京都和东京发声
10.日活多摩川
11.遗失的影片
12.进入国际政治漩涡
13.新兴电影和大都映画的通俗电影
14.走向战争
补遗
1.最早被电影拍摄下来的日本人
2.冈山孤儿院音乐活动写真队
3.被重新发现的电影
第四章 战争下的电影(1937—1945)
1.战争电影
2.儿童电影
3.恋爱电影
4.电影法下的电影
5.侵华战争与高扬战意的电影
6.艺道片
7.电影统制的发展
8.太平洋战争与电影的作用
9.战争时期的古装片
10.东宝的航空教育资料制作所
11.战争与电影作家们的生存方式
12.大陆电影
13.纪录电影的扩大
14.新闻电影
15.剧本作家
16.动画片
第五章 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电影活动
1.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电影
2.日本统治下的朝鲜电影
3.中国电影与日本的占领
4.满洲映画协会
5.占领期在印度尼西亚的电影活动
6.占领期在菲律宾的电影活动
7.占领期在各地的日本电影上映活动
第六章 占领下的电影界(1945—1949)
1.战败
2.美军对日本电影的管理
3.民主主义启蒙电影
4.反封建古装片
5.战争责任问题
6.工会的结成和东宝争议
7.新东宝的分离和清洗赤色分子
8.独立制片之路
9.蜂巢制片公司
10.民主化主题的进展
11.《广岛长崎原爆后》
12.新闻电影和教育电影
第七章 黄金时代(1950年代)
1.占领的终结与黄金时代
2.日本电影的国际化
3.独立制片
4.东宝
5.新东宝
6.松竹
7.大映
8.东横映画·大泉制片厂·东映
9.日活
10.剧本作家们
11.电影明星们
12.配角们
13.新剧界演员们的贡献
14.歌舞伎界演员们的贡献
15.喜剧演员们
16.纪录片的复兴
补遗
1. 被重新发现的电影
2. 纪录片
3.动画片的足迹
第八章 危机与变革(1960年代)
1.能量主义与新电影
2.松竹新浪潮与创造社
3.电视的影响与电影的变迁
4.松竹大船
5.东宝的现代剧
6.日活
7.大映的现代剧
8.东映东京
9.侠义片的兴亡
10.古装片量产的终结
11.独立制片公司
12.桃色成人电影的出现
13.日本艺术影院行会
14.剧作家们
15.演员们
16.纪录片
17.动画片
第九章 多样化的时代(1970年代)
1.制作体制的多样化
2.贫困主题和繁荣主题
3.描写大量死亡的电影和求生电影
4.日本电影的国际化
5.东映:不良性感度
6.喜剧片
7.战争片
8.日本艺术影院行会
9.日活罗曼色情片
10.爱与罗曼司
11.青春电影
12.犯罪与推理
13.古装片的多样分化
14.左派
15.儿童电影与描写儿童的电影
16.剧作家们
17.演员们
18.纪录片在方法上的发展
第十章 制片厂时代的终结和新的摸索(1980年代)
1.制片厂体制的瓦解
2.罗曼司与情色
3.青春片
4.喜剧
5.动画片的飞跃
6.古装片·历史电影
7.曾经的“敌人”的视点
8.再谈描写大量死亡的电影和求生电影
9.孩子们
10.走向大自然,走向乡村
11.贫困的变化
12.演员们
13.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
第十一章 1990年代以来的日本电影
1.日本电影的现在
2.作家与主题
3.喜剧
4.古装片
5.孩子们
6.多样化的展开
7.纪录片
8.动画片
9.新的主题
10.从怪谈到恐怖片
11.与亚洲的关系
初版后记
增补版后记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小津安二郎导演后来作为极为优美地表现了日本传统生活样式的日本式的、保守的电影作者第一人,在国际上受到敬重,可是从初执导筒之时到30年代中期,倒被看作是摩登风格的旗手,被认为是最具有美国化感觉的导演。日本电影一般会感伤表现的地方换成幽默,深刻沉重的地方则竭力插科打诨,这一走向当时是被视作美国式的。还有,布景道具的配置、人物的配置等,整体构图弄得很整洁,有意无意地努力回避了日本现实风俗中的土气,这里也可以看出其追求美国电影式的明快、洒脱的志向。这个时期,小津安二郎最尊敬的,是美国导演恩斯特·刘别谦、威廉·韦尔曼、金·维多等人。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2.五所平之助、斋藤寅次郎、小津安二郎 -
美国电影所传达的各种新风潮,作为摩登、自由、解放的东西受到进步的人们欢迎的同时,又被保守的人们作为破坏日本传统的东西而警戒、憎恨。保守的人们,对甚至连看起来仿佛纯粹是日本式美德的结晶的小津安二郎1940年以后的作品也实际上深受美国电影的影响,想都没想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说:日本电影的基础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日本电影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炮声中的电影 8.6
-
- 成濑巳喜男的电影 7.9
-
- 日本新浪潮电影 7.2
-
- 新藤兼人传 7.7
-
- 只为女人拍电影:沟口健二的世界 7.9
-
- 亚洲背景下的日本电影 7.3
-
- 小津安二郎周游 8.4
-
- 创新激情 8.2
-
- 韩国电影史 8.1
-
- 日美欧比较电影史 7.2
日本电影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 所以映绘到底是什么? | 来自Frank🐶 | 2018-02-18 20:32:14 | |
| 三册的封面 | 来自一个墨盒 | 2017-07-07 09:27:52 | |
| 勘误并回应一些疑问 | 来自慕鸥 | 7 回应 | 2016-09-28 14:33:48 |
| 快出kindle版啊! | 来自青年近卫军 | 2016-09-07 16:50:1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影事杂陈 (疯行)
- 电影研究 (不众乐)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复旦社“卿云馆” (慕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日本电影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扭腰客 2017-01-11 10:23:24
一张配图都没有真的真的真的是硬伤,对于骨灰级影迷来说尚可接受,但附庸风雅的伪影迷、浅文青来说,估计就会遭嫌弃了。以及,佐藤先生还是太主观了些,最有价值的是上部,毕竟是追根溯源,中部和下部越来越弱。当下日本电影乃至日本文化越来越固步自封,所谓“文化的加拉帕戈斯化”,是否能让人有所警觉呢?
3 有用 猫猫 2016-08-23 18:11:43
读上部用的时间最长因为是真的科普来龙去脉,往后就都是流水账了。比较可怕的是我们看到的日本电影还都tm是出口欧美专供这个真要命(参考一下我们对张艺谋的态度吧。按作者的写法,感觉整个日本电影史就是不停地stereotyping和反stereotyping。
3 有用 Ying_0111 2016-06-27 19:55:21
从小学喜欢上日本恐怖片开始,一直到前年迷上了日本老电影……我目前人生中的闲暇时光很大一部分都被各种类型的日本电影占据了。今天刚拿到手这套书 兴奋的粗略翻了一下,能收藏一套比较完整的日本电影史,作为日本电影迷也挺满足了。之后慢慢细品~~
3 有用 松仓 2016-07-10 10:52:54
为什么对于九十年代之后“这种混沌而又多样的电影形态”反而只有概览不做整理,是因为作者累了吗?蜡笔小新剧场版《呼风唤雨!大人帝国反击战》《加油!战国大混战》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就像童年龌蹉的小伙伴竟然也有出头之日,真让人感动。
6 有用 如 2016-08-08 00:42:31
一口气读下来很爽,串起了我这些年观日影的零散;作者思路很清楚,就是有点啰嗦,尤其是第三本。越往后写越历史角度的大框架的思考越弱,这也正常,但总觉得后两本还能有更多历史角度的观察和思辨;通观全套,闪光点也基本都是站在影评人角度的观察和总结,这么着读起来趣味性挺好就是了。PS. 对于读这套书的人来说,索引部分真的很重要,未收录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