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品方: 后浪
副标题: 与艺术相伴 I
原作名: Living with art ,8e
译者: 王滢
出版年: 2014-7
页数: 376
定价: 9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后浪大学堂
ISBN: 9787510069468
内容简介 · · · · · ·
畅销全美30年,荣获多个奖项的艺术入门读物
系统讲解艺术基础知识,重点赏析中外名家名作
[ 编辑推荐 ]
基础全面 本分册侧重艺术的基础理论,讨论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主题,介绍了构成艺术品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分门别类地讲解了所有二维和三维艺术形式,全面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俗易懂 作者为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结论配以最适合作为例证的艺术品,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最浅显的文字娓娓道出每件艺术品的精妙之处,使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
视野开阔 作者始终以一种开阔包容的视野来阐释艺术的基础理论,选取的艺术品不只限于西方艺术,而是广泛地从全球各个文明的艺术传统精选作品,不限风格,不限年代。
图文并茂 本分册配有插图450余幅,结合书中讲解的知识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最便于理解的名家名作,全彩印制,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艺术中众多的基本概...
畅销全美30年,荣获多个奖项的艺术入门读物
系统讲解艺术基础知识,重点赏析中外名家名作
[ 编辑推荐 ]
基础全面 本分册侧重艺术的基础理论,讨论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主题,介绍了构成艺术品的艺术元素和设计原则,分门别类地讲解了所有二维和三维艺术形式,全面认识艺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通俗易懂 作者为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结论配以最适合作为例证的艺术品,以最有感染力的方式,最浅显的文字娓娓道出每件艺术品的精妙之处,使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
视野开阔 作者始终以一种开阔包容的视野来阐释艺术的基础理论,选取的艺术品不只限于西方艺术,而是广泛地从全球各个文明的艺术传统精选作品,不限风格,不限年代。
图文并茂 本分册配有插图450余幅,结合书中讲解的知识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最便于理解的名家名作,全彩印制,帮助读者直观理解艺术中众多的基本概念,主题和技法。
[ 内容简介 ]
本书为美国最畅销的艺术基础概论教材,自1985年第一版以来,不断再版,赢得过包括纽约图书展最佳设计和制作奖项在内的多项大奖,深受艺术院校师生的欢迎。本书采用史论结合的写法,综合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两种教材的优点,使读者在学习艺术理论时有丰富的例证具化抽象概念,反过来又能站在理论高度俯察艺术的历史进程,加深对人类艺术行为本身的理解。
全书配有从世界各个文化和历史时期精心挑选的艺术品图片700 余幅,有助于读者直观的理解艺术。其中,理论部分提及的大部分图片,将以缩图的形式在艺术史部分中重现,这种“相关作品”专栏的设置,把全书的两大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方便读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本分册侧重艺术的基础理论,讨论了艺术的主题和目的,介绍了构成艺术品的艺术元素,进而分门别类地讲解了二维艺术形式(素描、绘画、版画、摄影机和计算机艺术、平面设计)和三维艺术形式(雕塑和装置、手工艺品、建筑)。
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的创作者
· · · · · ·
-
马克·盖特雷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克·盖特雷恩(Mark Getlein)原本在纽约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音乐,但他很快就被纽约的艺术活动和丰富的博物馆收藏深深地迷住了。他既是钢琴家,也是画家。作为作家和策划编辑,他参与开发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大学文学与艺术课本,包括《艺术史》《非洲艺术史》《哈珀柯林斯世界文学》《朗曼英国文学选》和《朗曼世界文学选》等,本书是作者独立编写的最有名的艺术基础概论课本。
王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研究生。曾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现为自由职业者。曾参与翻译《詹森艺术史》《MoMA 亮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选作品350 件》和《世界艺术地图》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导论
第1章与艺术相伴
第2章 艺术是什么?
第3章 艺术的主题
第二部分 艺术语汇
第4章 视觉元素
第5章 设计原则
第三部分 二维媒介
第6章 素描
第7章 绘画
第8章 版画
第9章 摄影机艺术与计算机艺术
第10章 平面设计
第四部分 三维媒介
第11章 雕塑和装置
第12章 手工艺
第13章 建筑
延伸阅读
重要词汇
译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越南战争是我们最痛苦的民族记忆之一,由于成千上万的年轻男女在这场遥远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它在国内遭受了日益强烈的质疑和抗议。到战争结束时,国内的分歧已经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以致回国退伍军人的贡献几乎得不到承认。在这种论战不断的氛围中,林璎的任务就是建造一座纪念碑,向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表达敬意,同时,对战争本身既不美化也不谴责。 纪念碑的核心是一面长长的黑色花岗岩墙,它两头逐渐变尖,整体呈V字形,上面刻着失踪、被俘和死亡者的姓名——共有大约58000个名字。在一座坡度不大的小丘上切开一个楔形的大口子,墙就嵌在漏出来的泥土中,让人觉得它是一座古冢的现代入口,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入口。相反,被打磨得锃亮的墙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周围的树木、附近的华盛顿纪念碑和路过的参观者。 从两头沿着一条走道进入纪念碑的参观者们起初几乎没有意识到脚边的矮墙。纪念碑的起点和战争本身的开场完全一样:几乎不被察觉,几支支援部队被派往一个遥远的小国,几个人阵亡的消息出现在晚间新闻中。当参观者沿着向下倾斜的小路继续往下走时,墙变得越来越高,直至高过头顶,上面的人名层层叠叠。人们常常会伸手去摸这些字母,在这样做时,他们也碰触到了自己回到往昔的思绪。在走道的最低点,墙在达到最高的同时拐了一个弯。小路开始向上倾斜,墙则开始逐渐消失。参观者被华盛顿纪念碑或林肯纪念碑吸引,忘记了战争。 林璎建造的建筑物以一种安静、不显眼的方式引发了一种仪式,一段向下进入死亡谷,然后朝上走向希望、康复与和解的旅程。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艺术家的工作是什么? 首先,艺术家出于某种与人有关的目的建造建筑物。 艺术家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是造出不普通的普通用品。 艺术家的第三个重要任务是记录和纪念。。艺术家制作的图像帮助我们在“现时”变成“过往”之后回想起它,让我们牢记历史,并将向未来讲述我们这个时代。 艺术家的第四个任务是将未知事物实体化。他们描绘眼不可见或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 艺术家的第五项职责是将感情和思想实体化。 最后,艺术家能恢复我们的洞察力,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看世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8.9
-
- 艺术的故事 9.5
-
- 艺术与观念(上册) 9.1
-
- 艺术博物馆 9.3
-
- 无限的清单 8.4
-
- MoMA的绘画和雕塑 8.3
-
- 美的历史 8.3
-
- 艺术与错觉 9.0
-
- 艺术的力量 9.0
-
- 感知艺术 7.7
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 译者难道不知道Stonehenge是巨石阵的意思么? | 来自慕素声 | 1 回应 | 2021-05-05 00:59:10 |
| 为什么买不到了? | 来自乘风 | 2 回应 | 2021-02-02 19:51:57 |
| 艺术 | 来自恰一碗粉丝 | 2020-04-11 14:15:11 | |
| 和之前出版的“与艺术相伴”有何不同? | 来自lunapony | 2 回应 | 2019-11-12 15:51:36 |
| 特别不能理解这本书为什么要拆成两部分出版 | 来自豆半坡友豆马友 | 1 回应 | 2015-10-18 17:15:5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 )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8.8分 873人读过
-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9)10.0分 24人读过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8.8分 419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9.2分 20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那些让我们的人生充满阳光的治愈书 (烟花堪剪)
- 大学堂全集(此大学非彼大学) (:))
- 「大学堂」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认识艺术(全彩插图第8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onalisa 2014-07-19 14:21:08
这本书的精彩超过想象,它不仅是一本入门教材,更是让你从一个门外汉到艺术镜中的世界。
1 有用 Y 2020-04-19 20:36:26
行,确实是提高艺术赏析能力的一本扫盲好书
1 有用 吃起来就不好看 2015-05-09 20:04:50
对不起我又拖了大半年才看完
0 有用 逃跑大拿普鲁托 2017-06-21 17:04:11
超乎想象,一个拐杖,一条绳索,一架望远镜。 每一个概念都有对应的例子,贯通了古典作品和现代艺术。读完这一本你大概可以了解,很多看起来很乱画差不多的现代艺术品和乱画之间的差别了。
2 有用 carrie柔光 2015-07-15 17:51:05
易读也耐读,尤其对当代艺术的解读能让人摈除许多先入为主的成见。印刷和排版极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