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从2009年到2011年,陈丹青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本书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
    
  
  
    无知的游历的创作者
       · · · · · ·
  
- 
              
                   陈丹青 作者 陈丹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此外,当你面对单独的脸,有时很难确认他(她)的种属与血缘——我所惊动的俄罗斯美人大致奇异地混杂着动物性和优雅的文化感,年轻人的一脸生气勃勃是如我在自由国家见惯的淳朴与无辜,而俄罗斯式的若有所思(有时,相貌就是表情)会使寻常的脸显得高贵起来。 在所有国家的所有大街,人群只是平凡。打动我的俄国美人并非通常所谓漂亮,而是,很难在别的民族脸谱中频频遭遇这样的面相,怎么说呢:那是有话要说的脸。俄国人的美,并非仅指生理的优越,而是,那脸是可读的,像久已入戏的演员,正当扮演拉斯柯尔尼科夫或玛丝洛娃的间歇。以欧美电影演员判断那所属民族的美,是一场无边的误会,在美国街头你休想撞见雷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妮可·基德曼,或者乌玛·瑟曼(对了,虽非俄国人的高挑的乌玛可能是联想俄罗斯美人的类型之一)……但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学生,职员,士兵,或身份不明无所事事的人,居然昂着惊人美丽的头,浪费着大有前途的容颜。倘若眼目疾速,忽然,一个,又一个,三五个,从天而降的雌雄美人迎面走来,倏忽闪过,带着一脸剧情,同时生动地带走了罕见的好身材。即便略微难看或上了年纪的脸也焕发着著名小说著名角色的性格魅力,有声有色地厌烦着、无聊着、满怀心事,恍如经典小说中的庸吏、骗子、神学生、卜卦者、有来历的醉汉……真是神秘而确凿:在俄国人的脸上,我分明读到文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3页 
- 
          真的,除了阳光,森林,俄罗斯的醒目景观是好看的人。美丽的定义总是难缠的,人言言殊。而美人之于各民族种性,概率稀少,简直意外,但在纽约、伦敦、巴黎、罗马,街头惊艳的意外大不及俄罗斯。这里的年轻男女颀长轻健,如伶俐的鹿,颈、肩、腰胯、腿,完美的比例随处可见。金发碧眼远多于我在欧美见到的各国白人,区别是在亚麻、浅棕或闪烁的金白,眸子的色相则分正蓝、冷蓝、浅蓝,蓝到发白,以至目光射来,不见眼珠。北欧人肤色大致相类,但从油画的观点看来,白里泛红如盎格鲁·萨克逊人或雅里安人,并非最美,而是俄人的莹白而泛紫,间杂如象牙般内敛而高贵的微黄。白肤中尤为莹白者,并不闪烁,而是吸光的,如所谓“凝脂美玉”般,最宜纯色、花色与灰色的衣装。撞见肤色最白的男女,连着金白的头发与睫毛,给银闪闪日光照耀着,全脸周身有如过度曝光的照片。 …… 我所惊动的俄罗斯美人大致奇异地混杂着生猛的动物性与优雅的文化感,年轻人的一脸生气勃勃是如我在自由国家见惯的淳朴与无辜,而俄罗斯式的若有所思(有时,相貌就是表情)会使寻常的脸显得高贵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理想国·陈丹青作品(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退步集续编》《除非我们亲历》《张岪与木心》《局部:陌生的经验》《影像杂谈》
等
。
喜欢读"无知的游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无知的游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 不知道这个本子里收没收托尔斯泰庄园那篇 | 来自紫檀 | 8 回应 | 2014-08-07 12:01:0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摇滚穷三代,买书毁一生【第二辑】 (酋长夫人刘球球)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上) (ICE CHAN)
- 理想国 书香2014 (理想国imaginist)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吴梦知 (熊歪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无知的游历的评论: 
     feed: rss 2.0
 
  
 
 
           
       
                 
                 
                 
                 
                 
                 
                









 
         
                         
                         
         
         
         
         
         
         
         
         
           
            



56 有用 [已注销] 2014-04-11 16:36:13
陈丹青的内敛自谦写序都过分矫情,但游记却刚刚好。让人读的时候完全感觉不到叙事者,他退到后面,遥远的国度喧腾而寂静,天际云雾疾走,鼓声渐遥,长笛萧然。
0 有用 邓安庆 2017-11-07 11:42:28
“我再次确认自己远远不了解人类,不了解世界‘,这的确是每一次游历之后的感受。我喜欢他对于建筑、景观的描述(画家的观察力),准确到位,又有文采。《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一章最好,毕竟跟他青年时代最切近,感情也最深厚。《从布达佩斯到拜罗伊特》略散。
8 有用 风挑一点灯 2015-11-22 15:58:09
陈的语感好,善用大词,听起来铿锵,似有未尽之意,但经不起琢磨。谈本行(油画,湿壁画)的较好,不过还是艺术里“人文——宗教”的老话,能说得漂亮也是本领。
2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16-12-10 10:34:43
木心:今后诸位走访列国,必要熟读该国的人文与史迹,有备而去,才是幸福的出游。陈丹青显然是有备而去的,不够深刻,但好读。
3 有用 鱼更 2015-06-06 00:04:53
几年前暑假归家在《华夏地理》中读到陈丹青写的俄罗斯的游记,真是惊为天人。如今再读,仍然是觉得既沉郁又不乏激昂,令人想重新翻出托尔斯泰一读再读。土耳其的游记也写得不错,但东德和东欧的则明显写得不那么走心,稍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