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我们仨的创作者
· · · · · ·
-
杨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杨绛(1911- ),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女的说:“她自己说,她得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又再发,就很厉害,得用重药。她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我不敢做梦了。可是我不敢不做梦。 我想到她梦中醒来,看到自己孤零零躺在医院病房里,连梦里的妈妈都没有了。而我的梦是十足无能的,只像个影子。我依偎着她,抚摸着她,她一点不觉得。 我知道梦是富有想像力的。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梦。我连夜做噩梦。阿圆渐渐不进饮食。她头顶上吊着一袋紫红色的血,一袋白色的什么蛋白,大夫在她身上打通了什么管子,输送到她身上。刘阿姨不停地用小勺舀着杯里的水,一勺一勺润她的嘴。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省悟了。 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 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地跳动。每跳一跳,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我初住客栈,能轻快地变成一个梦。到这时,我的梦已经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我当初还想三个人同回三里河的家。自从失去阿圆,我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我们每天都出门走走,我们爱说“探险”去。早饭后,我们得出门散散步,让老金妻女收拾房间。晚饭前,我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两种散步都带“探险”性质,因为我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大家雅音(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故人·故乡·故事》《三生影像(增订本)》《从城南走来》《一生充和》《合肥四姊妹》
等
。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 全部 14324 条 )
我们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663 条 )
论坛 · · · · · ·
| 为什么突然上书影音热门了? | 来自ANONYMOUS | 4 回应 | 2023-11-06 16:02:21 |
| 一本流水账这么高的评分? | 来自雨湖 | 2021-03-13 04:50:06 | |
| 基因这个因素真是强大 | 来自哞哞 | 8 回应 | 2020-12-25 00:48:11 |
| 在书里,先生把a China baby 理解成磁娃娃,为什么... | 来自清洛 | 6 回应 | 2020-08-18 11:29:31 |
| 在读《我们仨》与《大清首辅张廷玉》,对为人处世... | 来自兰馨 | 2020-07-09 00:01:17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8.8分 466880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9.0分 9593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9分 494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9分 466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豆瓣9分以上小说,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图书 (我不豆谁豆)
- 书单 | 千评9分书(一) (Sheryl)
- 一无所知的世界,看下去,才有惊喜 (溜肉段)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仨的评论:
feed: rss 2.0










40 有用 狐梨酱 2016-02-19 08:03:56
重读依然这样想:“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绝不是《我们仨》的精髓,坚定不移的温暖与爱才是。
112 有用 洋洋|山雨莎 2013-06-17 13:38:04
特喜欢三个人独立而彼此的状态
92 有用 宿舍楼里的野猫 2015-04-12 00:14:44
洗完澡,听着窗外的雷雨声,看完了杨绛的《我们仨》。这书描写的是他们的一家三口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我完全是从猎奇的心理看的。两个学霸组成了一个家庭,各种家务都不怎么会,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家庭满足,他们的信仰就是读书。钱钟书更是生活中的白痴,多亏了杨绛的各种牺牲。他们经历了留洋生活,抗日战争,内战和建国后的各种斗争。杨绛以非常平和的语言讲着各种遭难,或许是因为他们一直可以不停的读书和工作。但是客观... 洗完澡,听着窗外的雷雨声,看完了杨绛的《我们仨》。这书描写的是他们的一家三口过去几十年的生活。我完全是从猎奇的心理看的。两个学霸组成了一个家庭,各种家务都不怎么会,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家庭满足,他们的信仰就是读书。钱钟书更是生活中的白痴,多亏了杨绛的各种牺牲。他们经历了留洋生活,抗日战争,内战和建国后的各种斗争。杨绛以非常平和的语言讲着各种遭难,或许是因为他们一直可以不停的读书和工作。但是客观的说,谁都知道钱钟书是学西方文学的,而不得不翻译毛泽东诗词和搞古诗词;俩学霸的女儿也只能遗憾的成为学霸的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女儿走了,钱钟书走了,只剩下孤寂的杨绛,寻觅归途,写下了这本《我们仨》,让人觉得伤感。。。羡慕这对学术伉俪。本屌跟钱钟书有一个共同经历,去北医三院看哮喘,😄 (展开)
154 有用 岚若 2016-04-08 12:29:00
这大概,就是最理想的家庭生活的蓝本吧。一家三口有智慧,有默契,淡定从容,没有不该有的妄念和野心。这样的人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选择。杨绛先生的文笔,在温馨中透着一丝化不开的哀伤。
228 有用 Ein 2014-07-31 16:59:06
读到动情处,我仿佛成了“我们仨”的第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