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3-10
页数: 357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 城记:中国城市发展三部曲
ISBN: 9787108018168
内容简介 · · · · · ·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城记的创作者
· · · · · ·
-
王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
目录 · · · · · ·
1 古都求衡
改造北京
拆与保的交锋
“北京城会被迫迁都吗?”
2 营城之论
分歧之始
被礼赞的城市
朱自清无抢救之意
北平古建筑地图
“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3 梁陈方案
查理・陈
筹划新市区
与苏联专家的较量
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4 讼议纷起
遭遇强劲对手
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
未获成功的申辩
拟定规划草案
新房子盖到哪儿去了
5 “大屋顶”辩
张开济的两次检讨
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
退而求其次
针对“浪费”的讨伐
6 哲匠之惑
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拆除
吴晗发难
大院自成小天下
7 书生意气
“鸣放”中的辩白
早春过后的风暴
两位著名的反对派
“陈华联盟”
一对“冤家”
8 蓝图初展
总图绘定
拆除城墙行动
未被实施的故宫改建计划
行政中心进入旧城
城市人民公社
9 新旧决裂
“大马路“之争
城墙的最后拆除
度日如年的巴黎之行
“彻底清除旧物质文化”
找不到答案
10 余音难逝
情哉斯人
解不尽的结
· · · · · · (收起)
"城记"试读 · · · · · ·
来自四川兴文的13个庄稼汉抡圆了铁锄,大块大块的木头从屋顶上滚落下来,瓦片被杂乱地堆在一旁,砖墙在咣咣震响声中呻吟着,化作一片废墟。一时尘埃弥漫…… 这一幕发生在1998年9月24日,这一天成为了北京粤东新馆的祭日。 100年前戊戌变法前夕康有为在这里成立保国会的历史,从此化作无法触摸的记忆。 拆除这处古迹是要它给一条城市干道腾地方,拆的名义是“异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的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北京城作为一个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它还没有长大,所以它还不会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它现在只会得些孩子得的伤风感冒。可是世界上很多城市都长大了,我们不应该走别人走错的路,现在没人相信城市是一门科学,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有案可查的。早晚有一天你们会看到北京的交通、工业污染、人口等等会有很大的问题。我至今不认为我当初对北京规划的方案是错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9页 -
我窃取了都委会要职不久,就伙同右派分子陈占祥抛出那个以反对改建北京旧城为目的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妄图在复兴门、阜城门外建设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中心,把旧北京城当作博物馆那样保存下来。它刚刚出笼就被革命群众彻底粉碎了。于是,我就退一步把住审图这一关,蛮横专断地要送审单位在新建筑上加盖大屋顶。同时,我还抓住一切机会写文章,做报告,讲“中国建筑”,顽固地鼓吹: (1)建筑是艺术; (2)新中国的建筑必须有“民族形式”; (3)古代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必须尽可能照原样保存下来。 1953、54两年间,在我的宣扬推销下,“大屋顶”的妖雾已弥漫全国各地,周总理在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对各地的豪华建筑提出严厉批评。这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已指示对大屋顶进行批判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城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城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采访本上的城市 8.4
-
- 拾年 7.3
-
- 梁陈方案与北京 9.1
-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8.6
-
- 北京古建筑地图(上册) 9.2
-
- 街道的美学 8.7
-
- 城市意象 8.3
-
-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 8.6
-
- 城市的形成 8.6
-
- 历史的峡口 7.6
城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1 条 )
论坛 · · · · · ·
| 关于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毁事件在北京市政协的发言 | 来自斯奎肉 | 2 回应 | 2025-10-09 22:27:21 |
| 梁思成迟到的胜利 北京为保古都风貌 5 年内将疏散... | 来自sbilly | 30 回应 | 2024-04-27 11:19:42 |
| 怎么读 | 来自豆友LnS6TsEG0A | 2022-08-07 10:23:48 | |
| [轉載] (香港) 安裕周記 - 幾代赤子幾多堅持 | 来自點解我係我 | 1 回应 | 2022-03-08 19:31:39 |
| 我是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评论后过来的 | 来自大梦拳民 | 2012-08-21 21:47:44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2011)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高談文化 (2005)9.1分 102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五颗星经典系列|图书|非小说类| (蜜蜂)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城市书 (xxx)
- 在这里读懂中国 (江仙*响姐)
- 要读的书-旅行/地域/民族 (bu6g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城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啐!!! 2012-03-29 08:18:33
怨气太重,有的地方考证不够仔细。
95 有用 熊阿姨 2012-02-14 14:15:05
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这一段:“1970年,地铁要修车辆段,西北城墙外的太平湖就势被城墙的灰土填平。而在3年前,在「文革」风暴中不堪凌辱的作家老舍,在此投湖自尽。”老舍、城墙、太平湖,还有备战用的北京地铁,焚琴煮鹤的野蛮和心疼都在这两句话里说尽了。
6 有用 土树 2012-08-15 10:10:03
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城市规划史就是梁思成孤军与共产party历任负责人个人喜好的抗争史。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梁大师离世时也不明白自己错在哪。他更不会知道几十年后,拆字写到了自家大门上。
4 有用 小粉☁ 2024-07-27 22:44:12 北京
这本书快把我的眼泪哭干了,个中滋味已经不想说了。今天既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日子,也是巴黎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虽然有时差),看到大家都在说巴黎开幕式多么精彩,奥运火炬照亮了这座浪漫又时髦的古城,我心里真的五味陈杂。北京只剩下这一点点中轴线了,永定门城楼还是复建的。破坏性的建设从未停止,17年开通运营的西郊线既破坏了西山地区的自然风光、还极大阻塞了地上交通,胡同拆迁的余音至今仍有回响、母亲朋友的家(宣... 这本书快把我的眼泪哭干了,个中滋味已经不想说了。今天既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日子,也是巴黎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虽然有时差),看到大家都在说巴黎开幕式多么精彩,奥运火炬照亮了这座浪漫又时髦的古城,我心里真的五味陈杂。北京只剩下这一点点中轴线了,永定门城楼还是复建的。破坏性的建设从未停止,17年开通运营的西郊线既破坏了西山地区的自然风光、还极大阻塞了地上交通,胡同拆迁的余音至今仍有回响、母亲朋友的家(宣武门附近,不属于危房、大杂院等)也被宣告了寿限,邻里们此后就要相忘于江湖了(北京是个真正的江湖,不特地定日相约、双向奔赴是根本碰不见的)。现在走在路上都喜欢看一看路边的建筑,虽然没什么可看的、丑的千姿百态,旧的和新的即使门外汉也能分得清。倒不如等到斗转星移,桑田再次变为沧海,又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展开)
6 有用 厚朴闪闪 2010-08-17 21:03:29
读完有些沉重,胸口像闷了块大石头。偶出生的城市,却是偶不了解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