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78年,年届80高龄,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战斗了一生的哈耶克,希望让这场论战有个了断。他设想举行一次正式的大辩论,地点很可能是在巴黎,让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家与知识界中赞成市场秩序的领军人物对垒。他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是错误的吗?”赞成市场秩序的人将会证明,不管是以科学、事实还是逻辑为根据,社会主义都是错误的,而且历来如此;本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在许多实践领域的应用屡屡遭受的失败,从整体上说便是这些科学谬误的直接后果。哈耶克把支持自由市场的主要论点写在一份宣言里,然后又压缩成了这本小书。
致命的自负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在本能和理性之间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既合作又冲突的两种道德
不适应扩展秩序的自然人
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
文化进化机制不是达尔文主义的机制
· · · · · · (更多)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既合作又冲突的两种道德
不适应扩展秩序的自然人
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
文化进化机制不是达尔文主义的机制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在本能和理性之间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既合作又冲突的两种道德
不适应扩展秩序的自然人
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
文化进化机制不是达尔文主义的机制
第二章 自由、财产和公正的起源
自由和扩展秩序
欧洲文明的古典遗产
“没有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
不同的财产形式和对象及其改善之道
作为自发秩序要素的组织
第三章 市场的进化:贸易和文明
秩序向未知领域扩展
贸易使世界居住密度的增加成为可能
贸易比国家更古老
哲学家的盲目性
第四章 本能和理性的反叛
向财产挑战
我们的知识分子及其理性社会主义的传统
道德和理性:若干实例
错误序列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解放”和秩序
第五章 致命的自负
传统道德无法满足理性主义的要求
传统道德的证明和改进
受事实知识引导的局限性;观察我们道德作用的不可能性
目标不明:在扩展秩序中行为的大多数目标
都不是自觉的或深思熟虑的
未知事物的有序化
为何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
第六章 贸易和货币的神奇世界
对商业现象的鄙视
边际效用和宏观经济学
知识分子对经济学的无知
对货币和金融的怀疑
对利润的指责和对贸易的轻蔑
第七章 被毒化的语言
语言是行为的指南
词语含混不清和协作系统的差别
我们的泛灵论词汇和混乱的“社会”概念
模棱两可的概念――“社会的”
“社会公正”和“社会权利”
第八章 扩展循序和人口增长
马尔萨斯主义恐慌症:对人口过剩的担忧
问题的区域特征
多样性与差异
中心和边缘
资本主义使无产者生存
成本核算就是生命核算
生命只以本身为目的
第九章 宗教与传统的守护者
传统守护者的自然选择
补论A:“自然的”和“人为的”/补论B:人类交往问题的复杂性
补论C:时间与结构摹仿的出现/补论D:异化、逃避现实者和寄生虫的要求
补论E:游戏――规则的学校/补论F:对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评论
补论G:迷信和传统的维持
文献目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既合作又冲突的两种道德
不适应扩展秩序的自然人
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和理性为基础
文化进化机制不是达尔文主义的机制
第二章 自由、财产和公正的起源
自由和扩展秩序
欧洲文明的古典遗产
“没有财产的地方亦无公正”
不同的财产形式和对象及其改善之道
作为自发秩序要素的组织
第三章 市场的进化:贸易和文明
秩序向未知领域扩展
贸易使世界居住密度的增加成为可能
贸易比国家更古老
哲学家的盲目性
第四章 本能和理性的反叛
向财产挑战
我们的知识分子及其理性社会主义的传统
道德和理性:若干实例
错误序列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解放”和秩序
第五章 致命的自负
传统道德无法满足理性主义的要求
传统道德的证明和改进
受事实知识引导的局限性;观察我们道德作用的不可能性
目标不明:在扩展秩序中行为的大多数目标
都不是自觉的或深思熟虑的
未知事物的有序化
为何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
第六章 贸易和货币的神奇世界
对商业现象的鄙视
边际效用和宏观经济学
知识分子对经济学的无知
对货币和金融的怀疑
对利润的指责和对贸易的轻蔑
第七章 被毒化的语言
语言是行为的指南
词语含混不清和协作系统的差别
我们的泛灵论词汇和混乱的“社会”概念
模棱两可的概念――“社会的”
“社会公正”和“社会权利”
第八章 扩展循序和人口增长
马尔萨斯主义恐慌症:对人口过剩的担忧
问题的区域特征
多样性与差异
中心和边缘
资本主义使无产者生存
成本核算就是生命核算
生命只以本身为目的
第九章 宗教与传统的守护者
传统守护者的自然选择
补论A:“自然的”和“人为的”/补论B:人类交往问题的复杂性
补论C:时间与结构摹仿的出现/补论D:异化、逃避现实者和寄生虫的要求
补论E:游戏――规则的学校/补论F:对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评论
补论G:迷信和传统的维持
文献目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类通过发展和学会遵守一些往往禁止他按本能行事的规则(先是在狭小的部落里,然后又扩展到更大的范),从而不再依靠对事物的共同感受,由此建立了文明。 这些通过学习得到的规则,个人逐渐习惯于服从,甚至像遗传本能样成了一种无意识行为,它们日益取代了那些本能,然而我们无法对决定着行为的这两种因素做出明确的区分,因为它们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发生作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 -
我们的理性就像我们的道德观念一样,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但是它并不是从另一种分离的发展中产生的,因此绝不应当认为,我们的理性是处在一个更高的检验者的位置上,只有那些得到理性认可的道德规则才是正确的。 创设我们道德的并不是我们的理智:相反,是受着我们道德支配的人类交往,使得理性的成长以及同它结合在一起的各种能力成为可能。人能变得明,是因为存在着可供他学的传统,但这种传统并不是源于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理性解释的能力,而是源于做出反应的习惯。它主要是告诉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作什么,但并不告诉他肯定能够期待发生什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智力不是文化进化的向导而是它的产物,它主要是以模仿而不是见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西方现代思想丛书(共2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弗赖堡研究》《秩序自由主义》《企业家的尊严》《重申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等
。
喜欢读"致命的自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致命的自负"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通往奴役之路 8.8
-
- 自由秩序原理 9.1
-
- 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 9.0
-
- 知识自由与秩序 7.9
-
- 权力与繁荣 8.8
-
- 极权主义的起源 8.7
-
- 君主论 8.7
-
-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8.4
-
- 宪政经济学 8.1
-
- 正义论 8.9
致命的自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1 条 )
> 更多书评 91篇
论坛 · · · · · ·
| 所有出于理性的计划,都是致命的自负,难道我们要... | 来自蒲芹 | 2025-07-04 01:57:56 | |
| 转让致命的自負(台湾本)復印本 | 来自高里·卡布列夫 | 11 回应 | 2025-06-24 19:03:39 |
| 港版有了 | 来自伯努利的骰子 | 2 回应 | 2025-02-09 09:31:23 |
| 怎么这么多人评优啊,这本删改一半啊 | 来自高里·卡布列夫 | 14 回应 | 2024-06-24 21:59:46 |
| 第36页,关于财产缘起的争议 | 来自星火不熄 | 2023-01-19 07:08:50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9.2分 51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7.8分 200人读过
-
Routledge (1990)9.2分 27人读过
-
东方出版社 (1991)9.0分 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非实体收集01 (36.4℃)
- WY的读书单:自由主义 (海若)
- 评分9.0~9.7(1000+人参与评价) (第五顾尘ᕦ)
- 自我通识教育 (锟斤拷)
- 《罗辑思维》第一季推荐书籍 (郭誉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致命的自负的评论:
feed: rss 2.0
10 有用 掐出新鲜 2012-02-23 19:06:39
零零散散看过哈耶克的一些东西,他算是一个坚定的反乌托邦反共产主义者了。不过其实,不需要看这些空对空的辩论或掐架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能回答社会,心理,经济等许多原来只能空对空来辩论的问题了。数学,你真牛逼!
9 有用 田安路小兵甲 2012-12-31 04:26:45
这本书宣告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诞生,他的名字是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
902 有用 沉默的鸵鸟 2013-04-17 15:39:01
迄今为止见过的对自由和奴役下的最好的定义:自由——服从共同的抽象规则;奴役——服从共同的具体目标。
13 有用 舟菖蒲 2012-11-25 11:28:51
人类的行为秩序是介于理性与本能之间的,道德的演化超越了个人理性,因而妄想通过理性建构一种“正确的“的社会秩序是必然要失败的,而这种理性的自负也因此被称之为致命的自负。——而我只给它三星的理由是,除了这句话之外,哈耶克还告诉了我们什么?真没想到在如此思想家的著作中也会不停地同义反复。
9 有用 GoodMorning 2011-10-01 12:13:26
汪丁丁说此译本错漏颇多,而且删去了极其重要的附录。得抓紧学英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