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ook of Illusions
译者: 孔亚雷
出版年: 2012-5-1
页数: 300
定价: 26.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保罗·奥斯特作品(新版)
ISBN: 9787533933999
内容简介 · · · · · ·
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六十年前的一桩神秘失踪案,却因一本有关电影的小书峰回路转。而两个艺术家似乎遥相呼应的悲剧人生,也在环环相扣的悬念里一点一点地展开:他,默片电影明星兼导演海克特,一夜之间突然人间蒸发;他,大学教授齐默,在撰写了一部关于海克特电影作品的著作后,竟突然收到了海克特的邀请信。更离奇的是,不久之后,一位带枪的神秘女郎突然出现在齐默教授在山间的隐居小屋。一个谜接着另一个迷:海克特还活着吗?当年他为什么会毫无缘由地消失?齐默与那位带枪女郎之间会发生什么?他们的命运会走向何方?
创造与毁灭,存在与消失,,命运是偶然,一部扣人心弦的爱与死亡之书。
    
  
  
    幻影书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保罗·奥斯特,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市,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他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曾在法国生活数年。年轻时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不断尝试各种工作,甚至曾参加舞团的排练,只因为“观看男男女女在空间中移动让他充满了陶醉感”。
主要作品有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命运之音》、《海怪》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曾获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30种文字,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他编剧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烟》、《面有忧色》和《桥上的露露》,其中《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并受邀成为1997年戛纳影展...
保罗·奥斯特,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的纽瓦克市,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他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曾在法国生活数年。年轻时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不断尝试各种工作,甚至曾参加舞团的排练,只因为“观看男男女女在空间中移动让他充满了陶醉感”。
主要作品有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命运之音》、《海怪》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曾获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30种文字,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他编剧并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烟》、《面有忧色》和《桥上的露露》,其中《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并受邀成为1997年戛纳影展的评审委员。
目前奥斯特定居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区。
目录 · · · · · ·
保罗·奥斯特笔记簿
保罗·奥斯特访谈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的一份个人文学清单:博尔赫斯的迷宫。凯鲁亚克的旅行。海明威的伤感。村上春树的失落。雷蒙德卡佛的锋利。菲利普图森的抽象。卡尔维诺的幻想。苏珊桑塔格的只会。保罗奥斯特的奇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326-1328  - 
          
不论有时电影画面多么美轮美奂,多么引人入胜,它们都无法像文字那样让我从心底感到满足。它们提供的信息量太多了,我觉得,没有给观众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这造成了一种悖论,电影模拟现实世界模拟得越像,它表现现实世界的能力就越弱——世界不仅仅在我们周围,同时也在我们脑中。那就是为什么我总是本能地喜欢黑白照片胜过彩色照片,喜欢无声电影胜过有声电影。电影是一种视觉语言,它通过投射在二维屏幕上的图像讲故事。声音和色彩的加入增添了图像的三维感,但同时也剥落了它们的纯粹性。图像不再需要担负起所有的功能。但声音和色彩并没有把电影变成某种完美的综合媒体,变成某种反映所有可能性世界的最佳手段,它们反而减弱了图像语言本来所应具有的力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幻影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幻影书"的人也喜欢 · · · · · ·
幻影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1 条 )
直发目的地的单轨列车
保罗奥斯特:讲述巧合的作家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九州出版社 (2018)8.3分 2268人读过
 - 
        Picador (01 August, 2003)8.6分 122人读过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7)8.4分 7367人读过
 - 
        皇冠 (2005)8.2分 7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2年5.1~6.30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zs)
 - 保罗·奥斯特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的英风美雨Ⅳ (羊的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幻影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浙哲 2014-02-15 18:01:55
如默片般婉转,似交响乐复杂。
1 有用 麻麻睇 2015-05-30 22:45:53
在层层迷宫般的幻象里,最后被挖出来的真相并不那么美好。现代都市的节奏越来越快,疲于生计的人们很难挤出留给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何况妄论治愈残缺灵魂的孤独之痛。当离奇的剧本式人物与该角色创造出的剧本人物,经历、命运、心境诡异的重叠在一起之后,这部作品从此刻开始就具备了再读一遍的价值。对了,我也很喜欢默片。
1 有用 远子 2015-10-31 20:32:19
故事层面确实很精彩,尤其是海克特失踪之后的经历。里面包含的两个剧本也很精致。阿尔玛来劝主人公去见海克特和最后结局这两处感觉有些别扭。小说主人公说他之前出版过两本书,并简单介绍了书的内容(P11),那两本书其实就是《知识分子与大众》和《巴托比症候群》吧。
0 有用 卫析 2014-09-13 01:27:58
从情节的流畅度和吸引力来看,无疑是好看的,只是我一直不太待见对这种精巧的小说。太像电影了文字本身的力量就被削弱。太多的巧合让人有些腻烦。不过我也在想这么多巧合的存在是不是作者故意制造的不真实感。嗷~
0 有用 眯眼睛 2013-08-26 11:59:21
今年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