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从新疆来》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内容与题目一样直抒胸臆,用平实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了100位来自新疆的人的故事,从名人到百姓,从功成名就到依然在逐梦的路上,包罗万象,展示了一个完整真实的新疆人群像。
开篇作者本人的故事就极具吸引力——从曾经的“坏孩子”到“和田卖玉人”,再到如今成功的摄影师,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也展露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魂,要知道那个在塞外边陲生长得活色生香的民族一定有它独特的地方。所以,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人讲的故事,一定是好看的。
第一位说故事的人,是央视范儿的尼格买提。实际上如果不是这本书里特意提到,我在看他节目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民族这件事儿,新疆、河南或者北京又有什么区别呢?观众在意的只是主持的水准,而区域这个问题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早已界限模糊了。尼格买提是新疆的幸运儿,疆域的问题并没有影响他在皇城脚下策马奔腾,反倒是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不断的诠释着新疆,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崭新的样貌和希望。
毫无疑问,并非每个人都有尼格买提这样的幸运,更多的人们付出了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距离梦想却总是有着一步之遥,欲拒还休,何等怅然。在成功路上最大的阻力,莫过于信仰和民族:被穆斯林的信仰影响最多的就是爱情,异教通婚无疑是不可能的,书中借助一些爱情讲述了穆斯林的教义,世上劝人向善的教义大多是相通的,也是能为人接纳的,所以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了一个家庭也走到了一个宗教,从一个侧面也向读者传达了真实的穆斯林其实并不神秘,是一种可以为寻常百姓轻易接纳的宗教。关于民族,在很多故事中都提到了7.5事件,作为普通百姓,这个事件带给他们的远非痛心和悲怆可以表达,民族仿佛成了一个敏感词,让不了解情况的人们心生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让他们租房、升迁、调职、出国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们中有一些人因此放弃了难得的机会,也有些人因此愤而回到故乡不再闯荡,但更多的人们表示理解,淡定的面对这样不公平的遭遇,这是一个大气而豪迈的民族。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对于新疆,我的印象恐怕将永远停留在又爱又怕的状态,但此时此刻,我对于这个民族有了全新的了解。有句歌唱的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在这个各民族超级融合的时代,人员的流动已经是常态,走四方又何必再问出处。
开篇作者本人的故事就极具吸引力——从曾经的“坏孩子”到“和田卖玉人”,再到如今成功的摄影师,他的经历跌宕起伏,也展露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魂,要知道那个在塞外边陲生长得活色生香的民族一定有它独特的地方。所以,这样一个有故事的人讲的故事,一定是好看的。
第一位说故事的人,是央视范儿的尼格买提。实际上如果不是这本书里特意提到,我在看他节目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民族这件事儿,新疆、河南或者北京又有什么区别呢?观众在意的只是主持的水准,而区域这个问题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早已界限模糊了。尼格买提是新疆的幸运儿,疆域的问题并没有影响他在皇城脚下策马奔腾,反倒是他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不断的诠释着新疆,让人们看到一个民族崭新的样貌和希望。
毫无疑问,并非每个人都有尼格买提这样的幸运,更多的人们付出了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距离梦想却总是有着一步之遥,欲拒还休,何等怅然。在成功路上最大的阻力,莫过于信仰和民族:被穆斯林的信仰影响最多的就是爱情,异教通婚无疑是不可能的,书中借助一些爱情讲述了穆斯林的教义,世上劝人向善的教义大多是相通的,也是能为人接纳的,所以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了一个家庭也走到了一个宗教,从一个侧面也向读者传达了真实的穆斯林其实并不神秘,是一种可以为寻常百姓轻易接纳的宗教。关于民族,在很多故事中都提到了7.5事件,作为普通百姓,这个事件带给他们的远非痛心和悲怆可以表达,民族仿佛成了一个敏感词,让不了解情况的人们心生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让他们租房、升迁、调职、出国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他们中有一些人因此放弃了难得的机会,也有些人因此愤而回到故乡不再闯荡,但更多的人们表示理解,淡定的面对这样不公平的遭遇,这是一个大气而豪迈的民族。
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对于新疆,我的印象恐怕将永远停留在又爱又怕的状态,但此时此刻,我对于这个民族有了全新的了解。有句歌唱的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在这个各民族超级融合的时代,人员的流动已经是常态,走四方又何必再问出处。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