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压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河北小珊

80后的我们的童年,完成每天的一点作业,就是疯跑,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迫进入了竞争的圈子,县级市的孩子们辅导班特长班都已经成了标配,更不用说一线城市,特别是疫情爆发以来,放假成了常态,网课占据了孩子的生活,孩子焦虑,家长比孩子更焦虑。
当然,让孩子陷入这种竞争不是家长的本意,之所以这样“逼迫”孩子,很大程度上源自家长的压力,已经基本定型的他们,在社会和工作中面临了各种压力和不快,怕孩子和自己一样,在竞争中不能胜出,怕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有了一边抱怨着现在孩子辛苦,一边又生怕孩子停下来就被淘汰。

面对压力,不要想着摒弃,和它划清界限,当今社会,一点压力没有,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如何与压力共存,更具意义。《我心态超好》中,日本超人气企业心理医生奥田弘美针对工作中的多重压力、精神紧张、底层焦虑、心理危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的压力,一般来讲,来自六个方面:一是同辈压力,“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是不是正确的,要不要因为和气而放弃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的权利,甚至为此而接受指责?二是过度紧张带来的压力,白天工作堆积如山,晚上回家夜不能寐,IT技术飞速发展,SNS广泛普及,让打工人没有了暂停键,24小时随时都可能有信息骚扰,精神疲惫不堪,即便是本该“心情好好,拥抱太阳”的清晨,也没有精气神。三是变化带来的压力,人生中的诸多大事件,即便是好事情,也会带来不同的压力。四是追求高效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来自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压力,所有人都在满负荷工作。五是人际关系的压力,除了超高的工作量带来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压力让人苦不堪言,如职权骚扰和性骚扰等等。六是远程办公的压力,疫情原因,工作地点的转移,并没有带来轻松,反而带来更多的疲惫和焦虑。

压力就在那,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那么如何和压力共存?作者在书中教会读者如何进行压力自查,通过了解与压力巧妙共存的“3R”法则,让读者能够及时恢复到良好心态,积极应对工作中的一切烦恼。身为20多家企业的员工健康管理医生,她为那些支撑国家经济、奋战在一线的员工们提供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援助。现为截至目前,已经为2万多人做过心理疏导,相信备受压力困扰的读者,一定能够从中获得帮助。